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43篇
林业   24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46篇
  114篇
综合类   69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2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为快速测量红枣的体积和表面积,给红枣三维信息的分级装备开发提供依据。该文搭建图像采集装置,由工业相机连续拍摄旋转圆盘上物体的二维图像,编写图像处理软件提取图像的二维轮廓特征,再由二维图像的轮廓构建三维多轮廓模型,测量模型的体积和表面积。探讨不同轮廓间角(4°~15°),不同投影高度(0.1~0.5cm)和不同直径(24~42 mm)对多轮廓模型测量体积和表面积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多轮廓球体模型的直径为固定值,体积的相对误差随轮廓间角和投影高度的增大而增大,表面积的相对误差随轮廓间角和投影高度的增大而减小,最小相对误差分别为6.0%和1.0%;多轮廓球体模型的轮廓间角和投影高度为确定值,模型的体积和表面积的相对误差随直径的变化不明显,但直径越小误差越大,体积和表面积相对误差的均值分别为9.1%和4.34%;多轮廓红枣模型的轮廓间角和投影高度为确定值,模型体积的平均相对误差随等级的增大而增大,表面积随等级变化不明显,其中体积的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相对误差的均值为2.45 cm3和10.2%;表面积的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相对误差的均值为3.65 cm2和7.09%。红枣多轮廓模型测量方法为红枣分级装备的开发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2.
基于Van Genuchten模型的等高反坡阶下土壤水分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阐明等高反坡阶处理对土壤持水性的改善作用,选取滇中昆明市北郊松华坝迤者小流域为研究区,研究等高反坡阶对坡耕地0—100 cm土层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影响,使用vanFit软件拟合获得Van Genuchten模型参数,阐明各土层土壤持水性及其与影响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等高反坡阶对坡上部影响不显著(p>0.05),对坡中部影响显著(p<0.05),对坡下部影响极显著(p<0.01);(2)与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参数的关系中,容重和砂粒含量呈负相关,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粉粒含量呈正相关;(3)模型拟合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决定系数R2均高于0.85,可靠性较高;原状坡耕地(1.719 6)和等高反坡阶处理坡耕地(1.773 5)的n值均在10—20 cm土层最大,土壤在10—2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率变化较大,等高反坡阶处理坡耕地的土壤含水率变化大于原状坡耕地;(4)原状坡耕地和等高反坡阶处理坡耕地均在10—20 cm土层供水性好,等高反坡阶处理坡耕地在40—60 cm土层持水能力强,而原状坡耕地在20—40 cm土层持水能力强。综上,等高反坡阶处理对坡耕地土壤的保水性能具有明显的提高作用,对坡耕地地表径流拦蓄、增加水分入渗和减少土壤流失起到了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03.
通过标准地调查和生物量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对布设等高反坡阶后滇中云南松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特征进行估算,并分析了8 a后生态系统各层碳增量及分配格局。结果表明:布设等高反坡阶后云南松林乔木层、凋落物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生物量分别比对照高出9.07%,9.29%,8.17%和13.24%,各层高低依次表现为乔木层(75.65 t/hm2) > 凋落物层(23.69 t/hm2) > 灌木层(4.68 t/hm2) > 草本层(1.80 t/hm2);等高反坡阶处理下云南松林生态系统碳储量比对照高出27.10%,各层碳储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土壤层(132.09 t/hm2) > 乔木层(35.32 t/hm2) > 凋落物层(5.94 t/hm2) > 灌木层(2.11 t/hm2) > 草本层(0.74 t/hm2),分别占总碳储量的72.12%,22.26%,3.86%,1.31%和0.45%。等高反坡阶处理下云南松林生态系统的碳增量显著高于对照(29.68%),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凋落物和土壤层分别高出31.76%,28.21%,27.17%,15.54%和34.92%,说明等高反坡阶可有效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被层及土壤层碳储量积累,因此人工造林时可因地制宜适度应用一定的等高反坡阶措施,加快当地碳库及生态环境的恢复速率,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04.
为揭示不同垄沟坡度对径流中溶解态氮、磷流失的影响,采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设置4个垄沟坡度处理(0°,9°,18°和27°),研究了不同垄沟坡度对径流中速效磷(PO_4~(3-)—P)、硝态氮(NO_3~-—N)和铵态氮(NH_4~+—N)浓度和流失量的影响;并利用Inorganic—N/PO_4~(3-)—P、NO_3~-—N/PO_4~(3-)—P和NH_4~+—N/PO_4~(3-)—P 3种氮磷比,评价不同处理的富营养化风险。结果表明:(1)在降雨过程中,4个垄沟坡度处理径流中PO_4~(3-)—P、NO_3~-—N和NH_4~+—N浓度随时间均呈锯齿状变化;其流失量随时间变化均呈先增加后以锯齿状变化的趋势,且波动幅度大,最大值(16.60,1 020.73,48.35 mg)分别出现在垄沟坡度为0°,0°和9°处理。(2)4个垄沟坡度处理间相比较,径流中PO_4~(3-)—P和NH_4~+—N流失量均表现为0°9°27°18°,其浓度最大值(0.50,1.08 mg/L)和最小值(0.37,0.76 mg/L)均分别出现在垄沟坡度为9°和18°处理;而径流中NO_3~-—N浓度和流失量均在垄沟坡度0°处理时为最大值(30.68 mg/L和64.16 mg/m~2),18°处理时为最小值(21.78 mg/L和42.22 mg/m~2)。(3)Inorganic—N/PO_4~(3-)—P率和NH_4~+—N/PO_4~(3-)—P率表明4个垄沟坡度处理径流中均存在一定的富营养化风险。其中,垄沟坡度为0°处理的径流富营养化风险水平最高,27°处理的径流富营养化风险水平最低。研究结果可为横坡垄作的水土流失及养分流失评价、预测以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5.
发动机悬置软垫初始断裂位置及断裂面预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发动机前后悬置软垫进行结构分析,得到橡胶体应力云图,据此初步判定悬置软垫断裂时初始裂纹的位置,并指出其可能的断裂面,从而为进行断裂分析及裂纹扩展跟踪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6.
针对黄土高原丘陵山区坡地等高线旋耕作业时土壤耕作侵蚀(土壤由坡高侧向坡低侧迁移)严重及其机理不明等问题,通过理论分析、仿真试验、土槽及实地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开展山地拖拉机坡地旋耕侵蚀规律研究。首先,构建了H245标准型常用旋耕刀在坡地工况下的扰土体积参数方程,完成了旋耕刀坡地扰土过程的经典力学分析,确定了导致坡地旋耕土壤侵蚀的主要影响因素:坡地角、耕作深度、刀轴转速以及旋耕作业速度;然后,基于EDEM离散元仿真软件研究了单把旋耕刀和旋耕机整机的坡地扰土规律,得出土壤颗粒在旋耕刀侧切刃的动态滑切作用下有水平向后运动的行为,浅层土壤颗粒位移最大,深层土壤颗粒位移最小,并且深层靠近旋耕刀回转中心的土壤颗粒位移最大;土壤的侧向位移方向受旋耕刀正切刃朝向的影响;随着旋耕刀的入土,土壤颗粒在垂直方向的位置呈先变深后变浅的趋势。最后,选取旋耕刀轴转速、旋耕作业速度和坡地角作为试验因素,进行了实地旋耕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单因素试验得到土壤水平、侧向位移随着上述3个因素变化的规律;正交试验方差分析得到影响土壤侧向位移的主次因素为坡地角、旋耕刀轴转速、旋耕作业速度,影响土壤水平位移的主次因素为旋耕作业速...  相似文献   
107.
绘制等值线是对各类环境要素进行可视化表达的重要方式之一。根据海渔况预报过程中海水表层温度等海洋环境要素数据多规则网格分布的特点,介绍了四边形进行三角网格化并插值生成原始等值线的过程步骤,并利用Visual C 成功开发了渔场环境要素等值线的绘制模块。同时,针对所生成的原始等值线尖锐角过多、不够光滑的特点,给出了一种在保留原始等值点的基础上,补充等值线顶点个数以消除等值线上尖锐角的新的平滑算法,对其平滑过程进行了理论证明并给出了等温线绘制实例。最后,分析讨论了与商业化软件ArcView中的等值线绘制效果差异及其优点。  相似文献   
108.
养殖池内蟹苗的数量估计在蟹苗养殖中有着重要意义。但现有的数量估计方法操作复杂且实用性不强,因此提出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和非参数估计的蟹苗数量估算方法。首先在养殖池内分水层采集视频,通过背景建模得到前景图像,并使用分水岭算法和轮廓提取得到视频中的蟹苗数量,并作为样本数据,然后通过核密度估计得出概率密度函数,最后结合该函数和样本数据估算出池内蟹苗数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容积约为1 000 L、蟹苗密度100~160只/L的小型蟹苗养殖池,估算蟹苗数量的平均正确率为82.14%。研究表明,采用该方法不仅可以解决采集视频过程的操作繁琐、幼苗转移的问题,而且能够避免图像处理过程中部分背景杂质的干扰。该方法还可以推广到虾苗和鱼苗等生物的幼苗估计,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9.
针对目前数据质量控制和处理方法的问题,采用拉依达准则剔除异常数据,卡尔曼滤波处理同一水层的数据,平滑滤波处理剖面上的数据,Akima插值计算缺测层的数据。通过实验检验,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110.
利用我国非寿险公司2001~2007年的财务数据,采用分位数回归方法探讨非寿险公司赔款准备金调整的动机,并比较非寿险业务准备金评估方法改变前后公司实现盈余管理动机的差异。研究发现,非寿险公司存在实现盈余管理的现象,相比规避递延税收的目的而言,管理层故意调整公司当年赔款准备金数字进行盈余平滑的动机更为显著。当公司当期盈余表现差于前一期时,管理者倾向于低估当期赔款准备金提升账面盈余;若当期盈余表现优于前一期时,则高估准备金平滑盈余。在当年承保业务不佳,赔付率较高时,非寿险公司具有低估准备金掩饰承保质量的动机。2005年非寿险业务赔款准备金评估方法的改变,显著增强了非寿险公司利用赔款准备金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