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62篇
  免费   349篇
  国内免费   805篇
林业   306篇
农学   403篇
基础科学   1572篇
  1653篇
综合类   1447篇
农作物   104篇
水产渔业   255篇
畜牧兽医   366篇
园艺   73篇
植物保护   237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198篇
  2021年   223篇
  2020年   209篇
  2019年   244篇
  2018年   174篇
  2017年   261篇
  2016年   326篇
  2015年   229篇
  2014年   282篇
  2013年   328篇
  2012年   393篇
  2011年   379篇
  2010年   319篇
  2009年   291篇
  2008年   285篇
  2007年   300篇
  2006年   279篇
  2005年   208篇
  2004年   197篇
  2003年   157篇
  2002年   140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In this paper,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of vortex flow-stream function in boundary fitted coordinates and related ADI equations were listed. The flow around a cylinder in quadrilateral area by auto control boundary was computed. The diagram of distribution of speed arrow, constant lines of flow-stream function, vortex, two speed parts and pressure were studied.  相似文献   
63.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study on a great number of experiments and data analyses, the sedimentation rule of solid particles in debris flow is set up. Three main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particle sedimentation in debris flow were studied; the basic reasons to influence the particle sedimentation were analyzed. The particle sedimentation in debris flow could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i, e. the starting stage, the quick sedimentation stage and the accumulation stage,and detailed analysis on the sedimentation process each stage was made. The liquid viscosity, particle quality and additional water pressure have an important role on the sedimentation rule of the particle in debris flow.  相似文献   
64.
以某钢厂四流中间包为研究对象,根据相似原理建立了1∶3的物理模型。模型研究了不同结构的挡墙、导流孔和湍流抑制器对中间包内流动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Y”型挡墙和梯形湍流抑制器(方案F)组合的控流装置能获得相对较优的实验结果。采用方案F的控流装置后,总体的死区比例从原型的23.69%降为8.02%,钢液能得到更为充分的混匀;各流平均停留时间的标准差从原型方案的23.56降低到7.34,各流一致性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65.
切线泵流动特征的整流场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单级切线泵在设计工况进行了定常流动数值模拟,分析了叶轮流道及蜗壳内的液体流动情况。结果表明,切线泵内流场非常复杂,叶轮进口有明显冲击,叶轮各流道的速度、压力差异很大,环形蜗壳内流动呈现旋涡推进特征,上、下游流动有强烈的相互作用,整机流场不具有对称性;环形蜗壳的几何结构以及流场上、下游的相互作用是导致整机流场非对称特性的主要原因。计算结果为进一步改进结构、提高性能、减小水力损失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6.
网格生成是三维紊流数值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网格质量对数值求解的稳定性及精度至关重要。结构化网格具有节省内存和便于节点编号等优点被广泛使用。对于几何形状复杂的离心泵叶轮通道,用单块结构化网格难以很好地进行描述。采用多块网格技术,根据各块和流场的特点,探讨了离心泵叶轮通道结构化网格划分中的一些处理方法,同时对离心泵叶轮三维紊流场进行了雷诺平均N-S方程的数值模拟,检验了所提的方法。  相似文献   
67.
180°对称分布的双蜗壳结构在大型离心泵中应用广泛,但目前对双蜗壳内部流动规律的数值研究还相对较少。为了探究双蜗壳流道内部流动规律,利用CFD软件,基于雷诺时均N-S方程和k-ε紊流模型,通过SIMPLE算法进行压力速度耦合,对双吸式HD型石油化工流程泵蜗壳流道内部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蜗壳内的速度场以及压力场的分布规律,并重点分析了隔舌和扩散段内的流动。数值结果表明,蜗壳内的速度场以及压力场分布相对比较均匀,在隔舌和扩散段内存在一定的回流和涡流,但并不影响泵的良好性能和高效率。  相似文献   
68.
随着静电喷雾技术的发展,对荷电多相湍流的研究也不断深入,由于这一流动现场极其复杂,模型构建的难度增大.在多相湍流模型建立的理论基础上,采用双流体模型,考虑湍流脉动与电场耦合作用,引入“体平均”概念,构建了荷电多相湍流数学模型.“双流体”多相湍流模型在工业领域模拟复杂湍流中的成功应用和不断发展,为荷电多相湍流提供了新的工程模拟模型和方法.在单相荷电流体湍流模型方程建立的基础上,根据“双流体”多相湍流模型建立的理论基础,把荷电颗粒当作拟流体处理,借用拟流体多相湍流描述方程建立的方法,推导了荷电颗粒拟流体多相湍流的描述方程,为进一步获得荷电颗粒拟流体多相湍流模型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69.
滴灌灌水器流道设计理论研究若干问题的综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灌水器是滴灌系统最关键的部件之一,其结构与水力性能的优劣对滴灌系统的灌水均匀性、抗堵塞能力以及寿命影响很大。在简要论述国内外滴灌灌水器流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灌水器流量压力关系、流道内流体流动机理、流道堵塞与防治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灌水器流道设计理论的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了滴灌灌水器流道的发展趋势以及国内在灌水器流道设计理论研究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0.
竖井贯流泵能量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江苏某竖井贯流式泵站,对两种不同转轮在相同进、出水流道情况下进行了能量特性试验研究.试验研究表明,竖井贯流式水泵在超低扬程(1—2m)的调水工程中具有很好的水力性能,其模型泵装置的最高效率达69%左右,该项试验研究为今后竖井贯流泵的进一步开发研究获得了良好的开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