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0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31篇
林业   36篇
农学   50篇
基础科学   19篇
  254篇
综合类   383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 毫秒
111.
通过对南京市2010以来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建设工作进行实地考察及专题调研,以高淳区、江宁区工作内容为重点,探讨两地各有特色的建设模式,总结了目前南京市农村环境整治方面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和共同经验,提出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的建议,为其它地区更好的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2.
东莞市耕地环境质量的压力-状态-响应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建立了耕地环境质量评价框架及其指标体系。以东莞市为研究样区,采集182个耕地土壤样品,测定其重金属含量,结合东莞统计年鉴中的社会经济数据,对东莞市耕地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并通过协调度模型对其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东莞市28.2%的耕地处于良好和较好水平,主要分布在北部河网平原区,该区作为供水工程水源地,环境受到严格保护;56.1%的耕地处于警戒水平,处于较差水平的耕地占总面积的15.7%,没有耕地处于极差水平。主要影响因素为经济发展和工业"三废"排放压力、耕地自然性状及其耕作管理状态、农药化肥过量施用等不合理的农户响应措施。压力、状态、响应指数协调度较低的乡镇有南城、望牛墩、沙田、长安,其耕地环境质量不稳定,是耕地环境质量管控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13.
土壤污染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也是中国环境危害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本文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 (WOS)数据库,利用CiteSpace软件对2011—2020年土壤修复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探讨了土壤修复相关研究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表明:土壤修复领域的研究(1)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中国、美国、西班牙、印度、澳大利亚是英文发文量位居前5的国家;中国以科学院为主要发文机构;(2)从关键词的中心性和文献被引频次分析得到重金属污染土壤及修复是目前主要的研究内容,而生物修复及生物炭是土壤修复领域的研究热点(3)农药污染土壤修复、生态修复、修复材料及修复技术的研发是未来土壤修复研究领域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14.
简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及我国当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形势与现状.与传统、物理化学技术相比,生物修复技术具有简单、高效的优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与研究价值.生物修复包括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动物修复以及联合修复,目前该技术尚处于研究与发展阶段,在实际大规模重金属修复应用中仍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从植物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动物修复技术及其联合修复技术4个方面简述了生物修复技术在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中的研究进展与其各自的优点和缺点,最后探讨了生物修复技术现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5.
土壤铅、镉污染及其微生物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地区越来越多,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特别是铅、镉等常见的重金属元素,对土地造成的污染尤为严重.与微生物修复技术相比,常见的物理化学修复技术易造成二次污染.而微生物修复以污染小、成本低等特点成为热门的重金属土地污染修复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研究综述了铅、镉污染现状及其微生物修复技术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包括微生物修复的机理、优缺点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6.
【目的】 根据农用地分等成果,开展耕地质量提升潜力测算和整治分区研究,探索提升耕地质量建设效益的有效途径。【方法】 文章以河北省唐山市四区为研究区,基于2017年农用地分等成果数据,构建国家自然质量等与利用等别可提升潜力模型,而后进行可实现潜力分析与整治分区。【结果】 研究区内国家自然等和利用等的现实等别较低,提升潜力较大;通过将表层土壤质地、灌溉保证率、土壤有机质含量、排水条件、盐渍化程度和剖面构型等6项分等因素提升至理论最高值,国家自然质量等别提高的总面积为80 330.04 hm2。其中,国家自然质量等别提高4等的总面积为3 371.04 hm2,全部集中在古冶区;提高1~3等的总面积为76 959.00 hm2,集中在丰南区和丰润区。通过将表层土壤质地等6项分等因素提升至理论最高值,国家利用等别提高的总面积为84 361.18 hm2。依据排列组合原理和国家利用等别可实现潜力提升区叠加分析,研究区内耕地质量限制组合因素为灌溉保证率+土壤有机质型、剖面构型+表层土壤质地型、剖面构型+灌溉保证率型、盐渍化程度+排水条件型、灌溉保证率型。【结论】 可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选址布局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7.
固定/稳定化土壤修复技术的应用与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甜甜  陈剑雄  陈晨  张海林  毛旭辉 《土壤》2014,46(3):407-412
固定/稳定化技术是污染土壤修复的常用方法之一,具有费用低、无毒、综合效益好等优点,非常适合我国典型土壤污染区的修复。本文介绍了固定/稳定化方法的作用原理与修复材料,分析了此技术的适用范围及优缺点。文章归纳了近年来固定/稳定化技术在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成功案例,并结合我国土壤污染的实际状况和修复需求,从加强工程技术与装备研发、优化费用结构和发展环境友好型固定/稳定化技术等角度,提出了固定/稳定化技术应用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18.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水分管理和钝化剂处理对红壤性水稻土重金属镉的钝化效应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土壤镉含量为0.75mg·kg。下,添加海泡石复配磷肥可以显著提高土壤pH值,长期淹水、常规管理水分条件下,土壤交换态cd分别降低了20.4%和15.7%,碳酸盐结合态cd分别下降了15.5%和14.1%,糙米cd分别降低了52.3%和46.O%。未添加钝化剂条件下,长期淹水处理的根表Fe(Ⅱ)含量比常规处理增加了1.2倍,根表cd含量则是常规处理的82.6%。土壤经钝化处理后,长期淹水和常规管理水分条件下,根表Fe(Ⅱ)分别增加了40.1%和70.0%,而根表cd分别降低了35.3%和42.4%。糙米cd含量与根表Fe(Ⅱ)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根表cd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土壤Fe“和cd“对水稻根表吸附点位的竞争以及土壤镉较低的生物有效性是钝化处理组糙米镉含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9.
利用生物活性污染物剥离技术修复Hg污染的工业土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method to remove bioavailable amounts of heavy metals from a contaminated soil by using plants is defined as bioavailable contaminant stripping (BCS) and could safely be applied if the soil’s long-term ability to replenish the bioavailable pool is known.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ability of three common plant species selected, Brassica juncea, Poa annua, and Helianthus annus, to remove bioavailable amounts of mercury (Hg) from a contaminated industrial soil containing 15.1 mg kg-1 Hg. Trials were carried out under greenhouse conditions using pots (mesocosms). According to the precautionary principle, we modified the BCS remediation approach by adding a new step, in which mercury bioavailability was increased by the addition of a strong mobilizing agent, ammonium thiosulphate, (NH 4 ) 2 S 2 O 3 , to obtain an estimate of the likely long-term bioavailable Hg pool. The modified BCS remediation approach was called enhanced bioavailable contaminant stripping (EBCS). After one growth cycle, nearly all the bioavailable mercury (95.7%) was removed and the metal remaining in the soil was considered inert since it was neither extractable by (NH 4 ) 2 S 2 O 3 nor taken up by plants during a second growth cycle.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EBCS appeared promising since it removed the most dangerous metal forms while substantially shortening the cleanup time.  相似文献   
120.
为探究定期添加有效微生物菌群(EM)对蟹鲈混养养殖水质和菌群结构的影响,实验对混养水体进行了Ⅰ期(4月10号)、Ⅱ期(4月20号)、Ⅲ期(4月30号)和Ⅳ期(5月10号)的监测,并通过水质理化指标、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每个时期的水质和菌群结构.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实验期间水体主要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