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84篇
  免费   1464篇
  国内免费   1321篇
林业   3174篇
农学   1874篇
基础科学   586篇
  3083篇
综合类   9357篇
农作物   1639篇
水产渔业   1490篇
畜牧兽医   2021篇
园艺   831篇
植物保护   1914篇
  2024年   87篇
  2023年   377篇
  2022年   632篇
  2021年   732篇
  2020年   801篇
  2019年   914篇
  2018年   636篇
  2017年   974篇
  2016年   1161篇
  2015年   845篇
  2014年   1102篇
  2013年   1571篇
  2012年   1867篇
  2011年   1605篇
  2010年   1318篇
  2009年   1398篇
  2008年   1272篇
  2007年   1371篇
  2006年   1145篇
  2005年   929篇
  2004年   795篇
  2003年   626篇
  2002年   496篇
  2001年   446篇
  2000年   377篇
  1999年   359篇
  1998年   292篇
  1997年   248篇
  1996年   199篇
  1995年   240篇
  1994年   175篇
  1993年   178篇
  1992年   153篇
  1991年   152篇
  1990年   136篇
  1989年   102篇
  1988年   81篇
  1987年   70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2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采用实地调查与文献研究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海口地区3个平原型热带高尔夫园林的空间布局、植物造景方法、景观元素搭配、人工植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3个球场的空间布局和植物造景都略显单调,隔景和列植分别为其最主要的造景方式;景观元素的搭配形式则较丰富,热带植物及色叶植物的运用使其别具风格和魅力;人工植物群落方面则多以常见园林植物和外来入侵物种为主,缺乏乡土植物的运用和搭配,人工痕迹明显。  相似文献   
92.
分析了顺昌县木本油料生产历史、现状、存在问题,产业发展优势和潜力,从组织领导、规划布局、种植规模、良种基地建设、技术推广等方面提出了促进顺昌县木本油料产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3.
针对史密斯桉造林密度与施肥模式进行了研究,对试验地设置3种造林密度作主区,4种施肥模式作副区。对17个月生史密斯桉的试验调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造林密度对树高生长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而对胸径影响差异显著,适宜密度为2000株·hm-2。施肥对史密斯桉幼树树高、胸径生长的影响极显著,不同的施肥模式对史密斯桉幼林生长的效果是:桉树专用肥>复混肥+微肥>复混肥+磷肥+微肥>复混肥+磷肥。  相似文献   
94.
为明确花生单粒精播适宜的氮肥水平和种植密度,本研究于2018年和2019年以‘花育22’为供试花生品种,设置3个氮肥水平(0 kg hm~(–2), N0; 60 kg hm~(–2), N1; 120 kg hm~(–2), N2), 3个种植密度(7.93万株hm~(–2), D1; 15.86万株hm~(–2),D2; 23.79万株hm~(–2), D3),采用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研究氮肥、密度及其互作对单粒精播花生根系形态、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氮肥对花生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干重的影响不显著,而密度的影响显著。单株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及根系干重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 D1显著高于D2和D3, D2、D3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单位面积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及根系干重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 D1显著低于D2和D3, D2、D3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氮肥和密度互作对2019年收获期单位面积根长、根表面积的影响显著,与D1相比, N1处理下D3的增幅显著高于N0和N2处理。氮肥及氮肥与密度互作对植株性状的影响存在年度和时期间的差异,主茎叶片数、侧枝数和主茎第一节间粗随密度增加有降低趋势。氮肥对荚果产量的影响不显著,荚果产量随密度的增加呈增加的趋势。产量与根体积、根干重、主茎叶片数、主茎高及侧枝长呈显著正相关。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花生单粒精播适宜的氮肥(N)水平为60 kg hm~(-2),种植密度为18.8万株hm~(-2)。  相似文献   
95.
通过温室控制试验,探讨生境变化对豚草生长的影响,以及与豚草入侵能力的关系;使用智能光照培养箱模拟不同海拔梯度的温度条件,探讨低温对豚草幼苗生长的影响;通过人工去叶的方式模拟天敌昆虫采食对豚草的生物控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豚草与丛枝菌根真菌共生增强了其适应不同土壤环境的能力。丛枝菌根真菌通过增加豚草的比叶面积,提高了豚草的资源获取能力,此作用在土壤有效氮含量低时更加明显,丛枝菌根真菌对豚草适应低氮生境有着重要意义。由于海拔升高导致环境温度降低,豚草幼苗的株高显著减少(P0.01),生物量在22.5~15.1℃差异显著(P0.01),15.1~9.4℃差异不显著,低温导致豚草幼苗生长缓慢,可能是限制豚草向北京周边高海拔地区扩散的重要环境因子之一。去叶处理对豚草的分枝数没有显著影响。去叶显著降低了豚草的生物量(P0.05),而在对照和碳素添加(1650 g·m-2)处理中对生物量没有显著影响。去叶后,剩余叶片的叶绿素测定值升高,豚草通过补偿生长增加了剩余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以维持必需的光合作用。据此推测,由于豚草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8月份之前如果天敌采食没有达到一定强度,则不会形成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96.
Soybean has been considered a cold intolerant species; based largely upon seed germination and soil emergent evaluations. This study reports a distinct acquisition of cold tolerance, in seedlings, following short acclimation periods. Diversity in cold responses was assessed in eight cultivars of Glycine max and six accessions of G. soja. All varieties of soybean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freezing tolerance following acclimation. This study indicates soybean seedlings are indeed capable of sensing cold and acquiring cold tolerance. Germination rates after cold imbibition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maturity group, but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cold acclimation potential in G. soja. Seed fatty acid composition was varied between the species, with Glycine soja accessions containing about 2‐times more linolenic acid (18:3) than G. max. Furthermore, high levels of linoleic acid (18:2) in seeds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germination rates following cold imbibition in G. soja only. We suggest that domestication has not impacted the overall ability of soybean to cold acclimate at the seedling stage and that there is little variation within the domesticated species for ability to cold acclimate. Thus, this brief comparative study reduces the enthusiasm for the “wild” species as an additional source of genetic diversity for cold tolerance.  相似文献   
97.
本文介绍了干旱对植物伤害及表现,根据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对叶绿素荧光法和电阻抗图谱法两种测定植物抗旱性方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98.
脱落酸(ABA)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调节多种植物生理过程,并在植物应答逆境胁迫的信号转导中起重要作用。结构分子生物学分析发现,PYL蛋白具有结合ABA的活性中心。在非胁迫条件下,ABA水平较低,2C型蛋白磷酸酶(PP2C)与蔗糖非酵解型蛋白激酶2(SnRK2)结合,催化其去磷酸化而抑制其活性;在胁迫条件下,ABA水平升高,促进PYL与PP2C结合而抑制其磷酸酶活性,SnRK2靠自身磷酸化激活,又催化碱性亮氨酸拉链(b ZIP)、碱性螺旋-环-螺旋(b HLH)等类型转录因子,调控下游抗性相关基因的表达,也可由SnRK2直接催化下游抗性相关蛋白磷酸化。本文概述了在ABA胁迫下,PYL,PP2C和Sn PK2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并建议将PYL、PP2C和SnRK2分别称做ABA信号转导途径的直接受体、第二信使和第三信使,建立玉米中复杂的脱落酸信号上淳传递网络。  相似文献   
99.
The cultivation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proportions of peat soil, perlite, vermiculite and yellow mud on growth of Gesneriaceae species(Chirita gueilinensis, Sinningia speciosa, Lysionotus pauciflorus, Hemiboea henryi, Aeschynanthus acuminatus, Saintpaulia ionantha). The growth traits of each plant growing in 7 different matrix materials were investigated.The plant height, crown width and chlorophyll content of each plant were measur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est substrate ratio was peat soil∶vermiculite=2∶1for C. gueilinensis, L. pauciflorus and H. henryi; peat soil∶perlite∶vermiculite = 2∶1∶1for S. ionantha; peat soil∶vermiculite∶yellow mud=2∶1∶1 for S. speciosa; peat soil∶perlite∶vermiculite∶yellow mud=2∶1∶1∶1 for A. acuminatus.  相似文献   
100.
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源,运用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对2005年—2009年国内城市美化植物研究专题文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这些文献的文献学特征(年代、期刊源和学科方向分布,研究机构特征,科学基金资助,以及合作度与合作率状况)用以明确城市美化植物科研领域的研究能力及今后的研究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