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67篇
  免费   763篇
  国内免费   902篇
林业   983篇
农学   1123篇
基础科学   438篇
  1737篇
综合类   5895篇
农作物   675篇
水产渔业   605篇
畜牧兽医   1541篇
园艺   413篇
植物保护   722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280篇
  2022年   461篇
  2021年   517篇
  2020年   552篇
  2019年   540篇
  2018年   371篇
  2017年   585篇
  2016年   715篇
  2015年   697篇
  2014年   792篇
  2013年   769篇
  2012年   1018篇
  2011年   981篇
  2010年   775篇
  2009年   769篇
  2008年   606篇
  2007年   669篇
  2006年   525篇
  2005年   451篇
  2004年   321篇
  2003年   265篇
  2002年   194篇
  2001年   179篇
  2000年   135篇
  1999年   141篇
  1998年   98篇
  1997年   99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94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分析澜沧江下游流域景观生态安全时空变化规律和驱动机制,为该流域及流经国家的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2005,2010,2015和2018年4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通过景观指数和GIS空间分析方法评价流域景观生态安全,采用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方法明确城市、道路、河流、高程、坡度、气温和降水等因素对景观生态安全的驱动作用。[结果] ①2005—2018年,澜沧江下游流域的整体景观生态安全度呈先升后降的变化特征。其中,北部和中西部景观生态安全较差,东部、南部和东南部较好,但也有恶化趋势;②各景观类型中,景观生态安全度从大到小为:水域 > 林地 > 草地 > 耕地 > 建设用地 > 裸地。其中,林地和草地的景观生态安全度存在波动,耕地和水域的景观生态安全度一直上升,而建设用地和裸地的景观生态安全度持续下降;③距城市距离、距道路距离、气温和降水等社会和气象因素对景观生态安全时空变化的驱动作用最强,距河流距离也对景观生态安全的时空变化有一定解释作用,而高程和坡度等地形因素并非澜沧江下游流域景观生态安全时空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结论] 应尽量降低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生态环境负荷,积极发挥气象因素对生态安全的正向效应,促进澜沧江下游流域的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2.
以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分析西伯利亚冰草种子发芽率、发芽势、胚根和胚芽长及三叶期幼苗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高渗透势PEG溶液(-0.2,-0.4 MPa)能够促进种子萌发,在-0.4 MPa时,发芽率和发芽势均达到峰值.2)高渗透势PEG溶液(-0.2,-0.4,-0.6 MPa)对胚根伸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0.4 MPa最大,但对胚芽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3)随着渗透势的降低,发芽率、发芽势、胚根长和胚芽长不断下降,胚根/胚芽的比值持续上升.4)3叶期幼苗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随胁迫强度的增加,胁迫时间的延长持续增加,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除了-0.4 MPa,1d处理外,其他处理均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脯氨酸含量各处理均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和脯氨酸这3个指标均可作为抗旱性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索太白山锐齿槲栎林林下草本植物组成和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为该区域森林保护、经营管理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基于太白山锐齿槲栎林林下草本植物野外调查及室内试验数据,采用CCA和偏CCA排序法分析环境因子对太白山锐齿槲栎林林下草本植物组成的影响,采用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探索环境因子对其草本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环境因子能显著解释太白山锐齿槲栎林林下草本植物组成变异,海拔、坡向、坡度、pH、枯落物厚度和有机质、碱解N、有效P、有效K含量及郁闭度、灌木盖度11个环境因子共解释了物种组成变异的39.05%。其中,郁闭度、土壤有效P含量、pH值和海拔是影响林下草本植物组成的主要环境因子。海拔、郁闭度、有效P和有效K含量能够显著影响太白山锐齿槲栎林林下草本植物的多样性,海拔较高、郁闭度较大、土壤有效P和有效K含量较高的生境具有较好的草本植物多样性。【结论】在太白山锐齿槲栎林经营管理中,可通过适量施用P肥和K肥来促进林下草本植物发育,提高物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54.
【目的】研究不同叶位黄精叶片的光合生理指标日变化规律及环境因子的影响,揭示叶片光合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其与叶位之间的关系,为黄精光合生产潜力的挖掘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黄精为研究对象,采用LI-6400光合仪测定不同叶位叶片的光合日变化,采用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及通径分析,研究影响不同叶位叶片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①黄精不同叶位间的净光合速率差异显著,表现为中位叶上位叶下位叶,即随叶位升高表现出"低-高-低"的规律。②黄精不同叶位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型"曲线,且有较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③气孔因素为影响不同时段光合作用的主要限制因素,非气孔因素为影响不同叶位叶片光合作用的主要限制因子。④由相关分析与偏相关分析可知,黄精Pn、Tr、Gs与不同环境因子(RH、VPD、Tl、PAR、Ca)之间均存在相关性。⑤由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可知,影响黄精Pn、Gs、Tr的主要环境因子为RH和PAR,其中RH为Pn、Gs、Tr变化的主要决策因子,且环境因子对不同叶位叶片的影响有异。【结论】测定黄精植株光合指标时应选第10节位左右的中位叶。黄精栽培过程中应及时去顶,在炎热的正午,可适当提高大气相对湿度以提高净光合效率。  相似文献   
55.
探讨不同N、P、K、Ca配施处理对望天树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并根据其生长及生理表现筛选适宜的配施处理,旨在为望天树壮苗培育提供参考依据。以1年生望天树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L16(44)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结果表明,不同配施处理对望天树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影响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生长表现最优处理是N2P2K4Ca1和N3P4K2Ca1,生理指标表现最优处理是N3P2K1Ca2和N3P4K2Ca1。相关性分析表明望天树苗高与叶片叶绿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等生理指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丙二醛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地径仅与叶绿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处理7(100 mg N+20 mg P+80 mg K)、处理12(200 mg N+40 mg P+20 mg K)对望天树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大,处理11(200 mg N+20 mg P+50 mg Ca)和处理12(200 mg N+40 mg P+20 mg K)配施下生理特性指标表现最好;N是望天树幼苗生长的必须因子,P和K对促进苗木地径生长作用显著,适量Ca有助于提高望天树幼苗生理活性,超过100 mg则导致生理胁迫。  相似文献   
56.
为探讨低温胁迫下降香黄檀的生理变化,筛选降香黄檀耐寒产地和向北引种栽培推广提供依据。通过来自8个不同产地的降香黄檀幼苗进行人工模拟先降温再复温处理,测定分析降香黄檀幼苗叶片的细胞膜透性、保护酶活性和激素等10个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并通过方差分析、多重比较、主成分分析等方法筛选抗寒性能力强的产地降香黄檀。结果表明,8个产地降香黄檀叶片的REC、MDA含量和POD、SOD和CAT活性随着胁迫温度的降低而升高。低温胁迫下ABA显著>对照,GA3、IAA和ZR减少。运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结果表明,8个不同产地降香黄檀抗寒能力大小依次为四川乐山、浙江温州、贵州罗甸、广东怀集、广东韶关、广西崇左、广东高要、海南尖峰。通过低温驯化,可以适当增强降香黄檀幼苗的耐寒能力。  相似文献   
57.
58.
2000-2010年锡林郭勒草原NPP时空变化及其气候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海江  尹思阳  孙聪  彭福利  周澎 《草业科学》2015,(11):1709-1720
利用MODIS MOD17A3植被初级生产力数据产品及地面气象观测数据,研究分析了2000-2010年锡林郭勒盟草原NPP的时空变化特征、各气候因子的年际变化特征及NPP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锡林郭勒盟草原NPP的分布由东向西逐渐减小,值大多分布在0~0.5 kg C·m-2;2001-2010年NPP呈现波动变化,整体呈增加趋势,空间分布上更加趋于均匀分布;2000-2010年,研究区内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各气候因子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4-9月累计平均气温、平均相对湿度和累计日照时数呈减小趋势,平均风速呈增加趋势,累计降水量典型草原呈轻微减少趋势,荒漠草原呈增加趋势,趋势斜率分别为-0.026和1.044 5,典型草原大部分气候因子的波动程度大于荒漠草原;研究区内两种类型的草原的NPP均与4-9月累计平均气温、平均日最低气温有较强的负相关关系(显著水平分别为P0.001和P0.01),与累计降水量、平均相对湿度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显著水平为P0.01),与4-9月累计日照时数、平均风速呈负相关关系但相关关系较弱,荒漠草原对气候因子变化的响应总体不如典型草原敏感。  相似文献   
59.
张瑜  严琳玲  罗小燕  白昌军 《种子》2017,(11):44-48
以自然高温胁迫下的11份蝴蝶豆为材料,研究叶片厚度、叶绿素值、叶片含水量、电导率值和丙二醛(MDA)含量等外观和生理指标与对照的差异,隶属函数分析结果表明:在高温胁迫下,材料C4、C6、C11的生长表现较好,在叶绿素含量、质膜透性、叶片含水量、MDA含量中的综合反应均较好,相比其它8个材料具有较好的相对耐高温特性,C1和C5的综合反应较弱,为热敏材料.  相似文献   
60.
7个红掌品种产生愈伤组织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正交试验,探讨在不同光照条件下MS大量元素、6-BA、2,4-D、NAA对7个红掌品种愈伤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散射光照对红掌愈伤诱导有促进作用;时红掌愈伤诱导影响排序为:Ms大量元素>NAA>6-BA>2,4-D,大量元素的影响效果最明显,6-BA和2,4-D的影响效果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