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934篇
  免费   4358篇
  国内免费   5202篇
林业   5598篇
农学   3957篇
基础科学   2966篇
  26847篇
综合类   25537篇
农作物   2186篇
水产渔业   928篇
畜牧兽医   4301篇
园艺   1171篇
植物保护   4003篇
  2024年   467篇
  2023年   1664篇
  2022年   2214篇
  2021年   2291篇
  2020年   2370篇
  2019年   2700篇
  2018年   2136篇
  2017年   3265篇
  2016年   3887篇
  2015年   2905篇
  2014年   3421篇
  2013年   4535篇
  2012年   5839篇
  2011年   4804篇
  2010年   3643篇
  2009年   3778篇
  2008年   3442篇
  2007年   3812篇
  2006年   3243篇
  2005年   2802篇
  2004年   2090篇
  2003年   1699篇
  2002年   1407篇
  2001年   1328篇
  2000年   1149篇
  1999年   875篇
  1998年   771篇
  1997年   749篇
  1996年   644篇
  1995年   662篇
  1994年   603篇
  1993年   468篇
  1992年   406篇
  1991年   357篇
  1990年   301篇
  1989年   265篇
  1988年   154篇
  1987年   132篇
  1986年   77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9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7篇
  1962年   8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01.
绵阳官司河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简述域地质地貌水文气象土壤,植被等地理因素的概况及其与土壤侵蚀的关系,指出本流域由于长防林的建立,发挥了保持水土作用,水土流失不严重,属轻度-中度侵蚀,最大侵蚀模数小于7400[t/(km^2.年],全区平均侵蚀模数1754.42[t/km^2.年];确定了水土流失类型,即片蚀,沟蚀,母质侵蚀三大类;分析了水土流失的原因:以泥岩和灰白砂岩,第四纪冰碛物堆积土侵蚀最高测定不同精植被类型的土壤质地  相似文献   
102.
103.
根据母猪的生长周期,改良哺乳母猪投料方式等,能充分挖掘母猪的生产潜力。加强仔猪的管理。能提高其生长速度,缩短把猪出栏时间,直接或间接的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4.
105.
对梅州市五华县几个石灰岩矿区周边土壤中铅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污染土壤的铅含量远远超出了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三级标准(对土壤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的最低浓度值),对生态产生影响。根据内梅罗污染指数评定得出,矿区土壤铅污染达到重污染的程度。提出了减轻铅污染对生态环境危害的控制污染源措施和改良对策。  相似文献   
106.
根据在北京郊区的试验,认为土壤水冻融过程可分为三阶段,其中第二阶段有聚墒现象,平均聚墒8.6mm,所聚的墒在融化过程中又逐渐消失。气温回升至-2℃左右是冻层下部由冻到融的转折温度。冬灌水保存到来年春季的数量有限,本试验中1m 土层内平均不足20mm。  相似文献   
107.
试验对5个香菇菌株进行简易开放式栽培并观察其特性,发现菌丝生长速度、锁状联合数与生物学效率相关性不密切,香菇的酶活性,子实体形成所需时间、子实体单重、菌盖重与生物学效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8.
Abstract. In Australia, stubble burning and tillage are two of the major processes responsible for the decline of soil organic carbon concentration in cropped soils, and the resulting soil degradation. However,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these two practices in influencing the soil organic carbon concentration and the long-term impact on soil quality and productivity are not clear. The effects of stubble burning as practised by farmers in southeastern Australia were evaluated in two field trials, one of 19 years duration, the other of 5 years. Conventional tillage (three tillage passes) led to greater loss of soil organic carbon than stubble burning. Loss of total soil organic carbon attributed to stubble burning in the 0–10 cm layer was estimated to be 1.75 t C ha−1 over the period of the 19-year trial, equivalent to 29% of that lost due to tillage. In the 5-year trial, no change in soil organic carbon due to stubble burning was detectable. Changes in soil quality associated with stubble burning detected in the longer trial included a reduction in macro-aggregate stability, and increases in pH and exchangeable K+. Only the latter two were detected in the shorter trial. A higher mean wheat yield (average 0.15 t ha−1) following stubble burning was observed in the 19-year trial but not in the 5-year trial. Research to monitor the longer term effects of stubble burning is needed, and to identify conditions where loss of soil organic carbon is minimized.  相似文献   
109.
黑土资源是世界的稀缺资源,黑土带的水土流失、环境污染、土地流转、土地退化问题成为黑土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障碍。根据实地调研结合资料,分析了东北黑土带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黑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策,即:加强农业发展规划;保护黑土区耕地,农耕技术上改进,加强农田基本建设等。  相似文献   
110.
选择母岩、土壤类型、土地利用和降雨量 4个生态因子 ,应用半定量化方法对其进行类目划分和权重 ,综合评价了福建省土壤对酸沉降的相对敏感性 ,并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了区划 .由于福建省风化缓慢的硅质岩所占的比例较大 ,土壤大多呈酸性至微酸性反应 ,降水丰富 ,加之针叶林面积大 ,所以全省有 60 %以上面积的土壤显示出较大的敏感性等级 (5~ 7级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