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9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50篇
林业   2篇
农学   115篇
基础科学   17篇
  80篇
综合类   170篇
农作物   41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177篇
植物保护   7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71.
为探究燕麦(Avena sativa L.)在不同盐胁迫处理下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群落多样性及变化特征,选取领袖(Souris,S)和爱沃(Everleaf,E)2个燕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分别设置0(Y0)、3(Y1)、6(Y2)和9(Y3) g·kg-1NaCl胁迫处理。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盐胁迫处理下燕麦根际土壤微生物进行测序,分析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其与土壤盐胁迫的相关性。结果表明,2个燕麦品种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在4种盐胁迫处理下存在差异,其中S-Y2的群落丰度最高,S-Y3的多样性最丰富。在不同分类水平上,细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纲(Actinobacteria)、根瘤菌目(Rhizobiales)、norank_c_Subgroup_6科和norank_c_Subgroup_6属的相对丰度较高。盐胁迫影响燕麦根际微生物的群落组成,随着盐胁迫程度的增加,其菌落组成的相对丰度发生显著变化。通过对操作分类单元(OTU)丰度的16S功能预测和COG、KEGG代谢通路数据库对比发现,燕麦根际微生物的功能富集于新陈代谢、遗传信息处理、环境信息处理、细胞过程和...  相似文献   
672.
以燕麦加工产品的剩余滤渣为原料,研究酶-碱结合法制备燕麦麸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提取燕麦麸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水比1∶10,α-淀粉酶添加量1.5%,溶液pH 6.5,65℃条件下酶解30 min,酶解液加3%浓度为1 mol/L的NaOH溶液,60℃条件下碱解40 min。制得的燕麦麸膳食纤维的提取率可达56.43%,持水力为3.414 9 g/g,溶胀性为3.13 mL/g。  相似文献   
673.
赵桂琴  琚泽亮  柴继宽 《草业学报》2022,31(11):147-157
Oat crops are a major animal feed source in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and nearby areas. Typically,the crops are used for making silage rather than hay because of frequent rain at harvest in autumn. However,there is little data on how the yield,forage quality and levels of epiphytes that may affect silage quality of different oat varieties are affected by altitude. Therefore,four oat varieties(Longyan No. 3,Longyan No. 5,Baiyan No. 2 and Bayou No. 3) were planted in 8 localities forming an altitude gradient: Huangzhong (2295 m),Tianzhu (2797 m),Shandan (2860 m),Hezuo (2957 m),Haiyan (3052 m),Maqu (3474 m),Maqin (3765 m)and Chengduo (4217 m). Measurements included crop yield and dry matter (DM),water soluble carbohydrate (WSC),crude protein (CP),neutral detergent fiber (NDF)and acid detergent fiber (ADF)contents,and counts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LAB),molds,yeasts and aerobic bacteria. It was foun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altitude and variety effects on fresh yield,nutritional quality and microbial epiphyte counts. With increase in altitude,fresh yield,WSC,NDF and LAB counts increased(P<0.05),as much as 284. 00%,15. 49%,10.81% and 11.60% increment were observed at Chengduo site than that at Huangzhong,respectively;meanwhile DM,CP and yeast and mold counts were reduced by 15. 67%,36.27%,23.53% and 7.75% at Chengduo compared with Huangzhong site,respectively. Among the four tested varieties,Longyan No. 5 had the highest fresh yield (75605 kg·ha−1),WSC (201.4 g·kg-1 DM) and NDF (604. 2 g·kg-1 DM) at the Chengduo site,followed by Longyan No. 3. The highest CP (119.7 g· kg-1 DM) and mold counts (4.12 lg cfu·g-1 FM) were observed in Baiyan No. 2 at the Huangzhong site. Bayou No. 3 produced the highest LAB and yeast counts at Maqin and Chengduo sites. In general,Longyan No. 3 and Longyan No. 5 gave better performance at sites above 3000 m altitude;for sites below 3000 m,the four tested varieties were all found to be suitable for silage production. © 2022 Editorial Office of Acta Prataculturae Sinica.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674.
为揭示影响燕麦籽粒镉(Cd)含量的关键因素,以18个燕麦品种为研究对象,分别于2020年和2021年开展连续2期大田试验,研究燕麦不同器官间Cd富集转运对籽粒Cd含量的影响,并通过聚类分析、THQ值进行低Cd积累品种筛选和安全风险评价;通过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评估影响籽粒Cd含量的关键器官和关键过程。结果表明:坝燕7号、201229-1-1、200919-7-1、坝莜14号、坝燕6号、白燕9号等13个品种为籽粒Cd低积累型品种,坝燕4号、燕科2号、蒙燕2号、白燕17号为籽粒Cd高积累型品种,分别占供试品种的72.22%和22.22%;燕麦籽粒Cd含量与茎中Cd富集系数及Cd从根到籽粒、茎到籽粒、叶到籽粒的转运系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在主成分分析中,茎中Cd的富集系数及Cd从根到籽粒、茎到籽粒、叶到籽粒的转运系数对区分高、低Cd积累燕麦品种贡献较大。因此,茎是影响燕麦籽粒Cd含量差异的关键器官,Cd从根到籽粒、茎到籽粒、叶到籽粒的转运过程是造成燕麦籽粒Cd含量差异的关键转运过程。  相似文献   
675.
为探明河南省秋播燕麦的越冬情况和生产性能,本试验秋播21个燕麦品种,对其越冬率、分蘖情况等农艺性状及干草产量、抗倒伏性、营养品质进行测定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各秋播燕麦品种越冬率为33%~86%,其中有13个品种越冬率在60%以上。秋播的燕麦分蘖能力较强,越冬前和越冬后为2次分蘖高峰期,且越冬前分蘖为有效分蘖。各品种株高为1.04~1.42 m,‘太阳神’的株高最高;干草产量为9.95~18.69 t·hm-2,‘贝勒’最高。相关分析表明,干草产量与株高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干草产量与分蘖等指标无显著相关性关系。对各品种营养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表明,可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营养品质进行量化评分。综合抗倒伏性、干草产量和营养品质综合评价表明,‘贝勒’‘牧王’和‘贝勒2’得分较高,适宜在河南省及黄淮海平原进行秋播推广。  相似文献   
676.
为探究燕麦幼苗遭受干旱胁迫后叶片光合特性及活性氧清除系统的响应机制,本试验选用青海本地推广品种‘青燕1号’为研究对象,以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环境,在不同干旱浓度(CK、P10和P20)和不同干旱持续时间(4、7、10 d)处理下,研究燕麦幼苗干旱胁迫后对光合作用参数、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超氧阴离子含量、过氧化氢含量及酶类抗氧化剂和非酶抗氧化剂含量的影响,为青藏高原地区抗旱燕麦品种评价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1)随着胁迫程度增加叶绿素含量(Chl)显著下降,超氧阴离子(O2-)、过氧化氢(H2O2)含量明显增加,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Gs)、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明显下降,而初始荧光(Fo)和非光化学淬灭(NPQ)显著增加。干旱胁迫能引起植株短时间内水分利用效率增加,但气孔关闭及光反应中心遭到破坏是光合性能减弱的主要原因。2)随胁迫浓度与胁迫时间增加酶类抗氧化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谷胱甘肽还原酶(GR)、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先升高后降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持续增加,而非酶类抗氧化剂在干旱胁迫下均显著高于对照。轻度胁迫下,‘青燕1号’燕麦主要通过酶类抗氧化剂清除活性氧毒害物质,而在重度胁迫下主要以非酶类抗氧化剂清除系统为主。  相似文献   
677.
为提高曲奇产品的营养功能性,改善膳食结构及风味,以燕麦粉及红茶等为原辅料,制备红茶燕麦曲奇饼干。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红茶燕麦曲奇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产品最佳制备工艺为:小麦粉与燕麦粉质量比为5.5∶1,红茶粉添加量4.6%(以小麦粉与燕麦粉总质量计,以下同),木糖醇添加量15%,黄油添加量36%,脱脂乳粉添加量12%,面火温度180℃,底火温度160℃,烘烤时间22 min。质构分析结果表明,添加燕麦粉及红茶粉后,曲奇饼干的硬度、咀嚼性及脆性增加,黏着性和弹性降低。按照最佳工艺制作的曲奇口感酥脆,具有燕麦香气及红茶香,研究结果可为该产品市场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78.
为探究内蒙古田间影响燕麦叶斑病的因素,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燕麦品种、播期、种植密度、施氮量、施磷量和灌水量6个因素及其组合于2009—2011年进行连续3年的重复试验,运用逐步回归法对3年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不同因素及其组合对燕麦叶斑病的影响。正交方差和分析表明,播期和品种是影响燕麦叶斑病的主要因素,方差贡献率分别为78.69%和12.20%;而施氮量、施磷量和灌水量对燕麦叶斑病发生程度均无显著影响。拟合分析获得燕麦叶斑病发生程度与播期(x2)、品种(x1)和种植密度(x3)之间的非线性回归方程为y=51.99-6.45x2-0.39x1x3,表明适当推迟播期、选择抗性较高的燕麦品种且相对密植可减轻燕麦叶斑病的发生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