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0篇
  免费   162篇
  国内免费   1693篇
林业   228篇
农学   140篇
基础科学   153篇
  2031篇
综合类   600篇
农作物   70篇
水产渔业   216篇
畜牧兽医   194篇
园艺   66篇
植物保护   97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123篇
  2020年   137篇
  2019年   180篇
  2018年   175篇
  2017年   207篇
  2016年   263篇
  2015年   204篇
  2014年   158篇
  2013年   253篇
  2012年   275篇
  2011年   228篇
  2010年   210篇
  2009年   177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用冠层叶色偏态分布模式RGB模型预测大豆产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加色混色(Red-Green-Bule,RGB)模型偏态分布模式在大豆产量预测上的可行性,并验证其在不同肥料运筹、不同品种上的通用性,该研究选用曲茎和徐豆18两个大豆品种,设计了不同种植密度和氮肥水平的大田裂区试验,以无人机搭载数码摄像机,在花期及以后的2个重要生殖生长期采集大豆冠层数据。研究证实了大豆冠层数码图像的光学三原色RGB模型色阶遵循偏态分布,并利用偏态分析得到5类共20个叶色偏态参数。花期、荚期和鼓粒期的冠层叶色偏态参数普遍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表征叶色深浅的均值、中位数、众数从花期至鼓粒期呈现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而表征叶色偏向性的偏度和表征叶色集中度的峰度则普遍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基于偏态参数构建的大豆产量预测模型的预测准确度平均达91.30%(建模组),对氮肥运筹验证组的预测准确度平均为87.33%,对不同品种验证组的预估准确度虽然低于建模组和氮肥运筹验证组,但也接近80%。这说明RGB模型偏态参数可准确地描述不同生育期大豆冠层叶色状况,基于偏态参数构建的产量预测模型有了更多的冠层颜色信息输入,对选用同品种但采用不同氮肥运筹措施和选用不同品种下的产量预测准确率均较高,可广泛用于不同生产条件的大豆产量预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与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92.
董秀茹  王迪  刘强 《农业工程学报》2023,39(12):226-235
恢复非耕农用地耕种功能是落实耕地“进出平衡”政策的基础和保障耕地动态平衡的重要内容。科学确定非耕农用地耕种功能恢复适宜性等级是合理安排恢复工作进行的依据。该研究运用文献借鉴法、熵权法、限制性因子评价法、加权指数和法等方法,从生产、生态、经济3个维度构建了包含12项评价指标的非耕农用地耕种功能恢复适宜性评价模型,并选取沈阳市康平县借助ArcGIS软件完成对非耕农用地耕种功能恢复适宜性的评价过程。结果表明:康平县内生产、生态、经济3个方面的恢复适宜性情况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非耕农用地耕种功能恢复适宜区域综合评价分值较为集聚,范围为[1.951,3.201],不适宜区域赋值为0;康平县非耕农用地耕种功能恢复适宜性等级划分为高度适宜、中度适宜、低度适宜、勉强适宜及不适宜;各个行政区非耕农用地耕种功能恢复适宜性平均水平都达到了低度适宜及以上等级;低度适宜及以上等级的非耕农用地面积占比为67.68%,大多为其他林地与乔木林地,恢复难度较小;在所有等级中,勉强适宜的非耕农用地面积占比最多,为32.30%,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其他林地、乔木林地与果园,恢复难度较大;不适宜这一等级最少,全部为坡度大于25°的其他林地。研究结果可为未来非耕农用地耕种功能的实际恢复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3.
Townsend's shearwater (Puffinus auricularis auricularis) is an endangered seabird endemic to the Revillagigedo Archipelago. It nested on Socorro, Clarion, and San Benedicto Islands. It was extirpated by the Barcena volcano on San Benedicto in 1952, and there are no recent indications of nesting. Introduced mammals—pigs and rabbits—preyed on them and destroyed habitat at Clarion; shearwaters were extirpated by 1988, and no breeding attempts have been reported since. Our results confirm that Socorro holds the last breeding grounds. We found breeding colonies above 800 m and a minimum population of 1100 individuals. This represents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distribution and population size. Intensive cat predation at Socorro could potentially kill ca. 350 females per season, and sheep progressively destroy nesting areas. Population projections suggest that demographic instability could occur in less than 100 years under severe predation and habitat degradation. Only low predation rates would allow population persistence for more than 150 years in spite of a declining population. Thus, the immediate eradication of all introduced mammals is necessary to prevent the extinction of this seabird.  相似文献   
994.
土壤属性空间预测中变异函数套合模型的表达与参数估计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针对当前地统计学方法中理论变异函数的参数估计多集中于对单一理论模型的参数估计,而缺乏对多尺度套合模型参数估计的研究现状,该文首先根据多尺度套合模型的特征,提出其在计算机中的统一叠加表达形式,从经验半方差散点图判断模型类型及参数取值范围,然后用遗传算法进行参数估计,并用Matlab R2010a开发了应用程序,最后以土壤养分(有机质和全钾)为例,与当前流行的地统计软件对比,证实了所提方法不仅在理论模型参数估计精度上优于传统估值方法(对比R2,分别提高6.32%和83.47%),而且后期的Kriging插值结果的精度上更是大大优于传统方法的插值精度,证明该文所提方法在精度和套合结构支持方面均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995.
基于CFD的下沉式日光温室保温性能分析   总被引:10,自引:9,他引:1  
为了深入了解下沉式日光温室的保温性能,该文基于非稳态传热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软件模拟盖帘状态下下沉式日光温室的温度场,并采用试验对CFD模拟温室内的温度场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CFD对下沉式日光温室盖帘状态下温度场的模拟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为了提高下沉式日光温室的保温效率,使用CFD软件对不同盖帘时间的下沉式日光温室的温度场进行模拟,并分析其对热能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盖帘时刻对下沉式日光温室夜间温度的影响差异显著;在午后弱光、室内外温差较大条件下,提前盖帘可以显著提高日光温室内夜间温度.该研究为CFD在下沉式日光温室研究中的应用及下沉式日光温室盖帘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6.
夏玉米茎流速率和茎直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为了揭示夏玉米茎流速率和茎直径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该研究对夏玉米生育中期的茎流变化和茎直径微变化过程进行监测,分析了二者的日变化过程及相关关系、茎流速率与环境因子之间关系、茎直径随土壤含水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茎流速率日变化过程呈单峰曲线型,其变化受太阳辐射、饱和水气压差、风速等气象因子的影响显著,通过对实测数据的分析得到了茎流速率与上述气象因子的线性回归方程,为今后利用气象因子预测夏玉米的叶面蒸腾量提供了基础;茎直径微变化的日变化过程也呈现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白天收缩,夜晚复原,每日茎直径最大值随土壤含水率的降低而减小,二者之间呈线性相关关系,依据这一关系可利用茎直径微变化诊断作物缺水状况。  相似文献   
997.
上层土壤厚度对模拟指流水分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细下粗”的层状土壤中有可能产生指流,在有指流产生条件下,上层土壤的厚度是影响指流发展特征的主要因素之一。该试验通过在下层砂中模拟指流来研究上层土壤厚度对层状土壤中水分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指流域内的湿润锋到达一定深度的时间随着上层土壤厚度的增大而增加;稳定入渗率随着上层土壤厚度的增大而减小;并得出稳渗率和上层土的厚度呈线性关系;分别用经验函数模型和连续函数模型来模拟层状结构土壤水分的入渗,发现2种模型有各自的优缺点:经验函数模型虽然计算得到的整体误差较小,但在理论上不能很好的解释层状土壤水分入渗过程;连续函数模型相比较经验函数模型的缺点在试验初期误差较大,但该模型属于连续函数模型,符合实际的层状水分入渗过程。  相似文献   
998.
为提高分插机构的设计效率,缩短设计开发周期,该文以偏心齿轮-非圆齿轮后插旋转式分插机构为基础,并以三维软件UG6.0为设计平台,利用可视化编程语言VB.NET定制用户界面,采用NX Open for.NET的UG二次开发技术,建立该分插机构的三维参数化设计系统.利用该系统,通过用户界面输入主要设计参数,即可快速生成偏心...  相似文献   
999.
需水模拟是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的重要基础。采用Cholesky因子分解与Box-Cox数据变换及Monte-Carlo随机模拟等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考虑月需水量相关性的区域需水量长系列多维随机模拟模型,并将模型应用于汉江中下游地区,结果表明,模拟需水序列的均值、方差等统计参数相对误差小,同时能表达各月需水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所建立的模型为需水模拟提供了新思路,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00.
联合收割机喂入量与收获过程损失模型   总被引:10,自引:9,他引:1  
为了研究联合收割机喂入量与收获过程损失率之间的关系,该文对联合收割机喂入量和收获损失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采用3种模型试验研究了喂入量与收获过程损失的关系,基于新疆-2A型联合收割机的试验样本建立了基于幂函数、指数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关系模型,其中二次函数模型具有较高准确性,其决定系数R2=0.826,并利用喂入量控制试验装置进行验证。试验表明,当喂入量在0.3~4.1?kg/s的范围内时,收获过程损失率实测值与二次函数模型计算值的绝对偏差范围为0.04%~0.91%,吻合较好,说明所建立的二次函数模型具有良好的准确性。该模型可作为预测试验用样机收获过程损失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