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7篇
  免费   140篇
  国内免费   64篇
林业   270篇
农学   69篇
基础科学   53篇
  603篇
综合类   568篇
农作物   28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95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5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通过为期3年的试验,对所栽培的银合欢Leucaena leucocephala、任豆树Zenia insignis、木豆Cajanus cauan和桂牧1号Pennisetum purpureum cv.Guimu-1 4种植物的营养价值及饲喂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银合欢粗蛋白含量最高,适口性优,补饲效果显著,再生能力强;任豆树粗脂肪含量最高,木豆粗蛋白含量较高。任豆树和木豆的适口性中等,补饲效果明显,再生能力较强;桂牧1号粗纤维含量最高,适口性优,补饲效果显著,再生能力强。4种植物的营养价值高,补饲效果理想,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是适宜在我国南方岩溶峰丛山地推广种植的优良牧草品种。  相似文献   
982.
为研究西藏"一江两河"流域高山草甸和灌丛草场的时空变化特征,在牧草发青季(2017年7月份)、丰草季(2017年9月份)和枯草季(2018年3月份),对不同海拔梯度林周河谷南山阴坡和北山阳坡草地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林周河谷南山阴坡低海拔处以白草为优势种,海拔升高100 m左右时出现灌丛植被类型;山坡中段为草甸草场,主要以高山嵩草和苔草为主。总盖度最高月份为7—9月,随海拔升高,盖度相应增加,不同季节同一海拔高度总盖度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而不同海拔高度、同一季节中总盖度差异极显著(P<0.01)。(2)季节显著影响牧草含水率(P<0.01),可饲用牧草含水率7—9月份最高,10月份后随牧草枯萎而下降,进入冬季降至0%;同一季节不同海拔梯度中,低海拔和中段海拔可饲用牧草中含水率较高。(3)不同季节可饲用牧草的产草量间差异极显著(P<0.01),单位面积总可饲用牧草产草量10月末最高,夏秋季最低;随海拔高度升高,可饲用牧草的产草量显著增高(P<0.05)。(4)经三维响应曲线拟合,总盖度y、海拔梯度x_1、月份x_2之间的关系为:y=a_1+a_2×x_2~2+a_3×x_1+a_4×x_2(a_1,a_2,a_3,a_4分别为-657.137 4、-0.882 8、0.167 1、12.507 0);含水率y、海拔梯度x1、月份x2的关系为:y=a_1+a_2×x_2~2+a_3×x_1+a_4×x_2(a_1,a_2,a_3,a_4分别为-146.147 1、-3.883 9、-0.010 0、62.100 6);产草量y、海拔梯度x1、月份x2的关系为:y=a_1+a_2×x_2~2+a_3×x_1+a_4×x_2(a_1,a_2,a_3,a_4分别为-131.065 5、2.977 2、0.069 0、-36.511 1)。结论:通过研究,建立了林周河谷南山阴坡主要高山草甸放牧草场的总盖度、含水率与产草量的立体时空变化特征;北山阳坡主要为高山灌丛,非天然放牧场所,作为饲用牧场,研究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983.
选择云南石林喀斯特景区地带性植被(原始林)及受人为干扰形成的次生林、灌丛、草地、云南松林5种生境,进行雨季、旱季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密度、生物量及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大型土壤动物种类、生物量、多样性指数与干扰状态具有明显关系。景区内土壤动物优势类群为腹足纲、倍足纲、膜翅目和正蚓目,而正蚓目仅在原始林和次生林中出现,且数量较多,为生态环境优劣的重要指示物种;无论旱季或雨季,大型土壤动物的类群数、密度、生物量和多样性指数均以原始林最高,而受人为干扰最重的灌丛和草地则最低;该区大型土壤动物的分布有明显的表聚现象;5种生境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相似性均较低,而受人为保护的次生林与原始林土壤动物类群的相似性最高。  相似文献   
984.
干热河谷阴坡和阳坡土壤水分动态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采用对比法,分析了干热河谷阴坡和阳坡土壤水分动态特征.结果表明:旱季干旱指数大、持续时间长是干旱河谷土壤水分严重亏损及植被恢复困难的直接原因;旱季阳坡水面蒸发总量较阴坡高18.04%;地表30cm土层的水分变化最剧烈,变异系数超过0.6,该层次的土壤水分含量阳坡和阴坡差异不明显;但随土层厚度的增加,两者差异逐渐增大,至60 cm土层达3.84%;在70 cm土层内,阳坡无水分调节层,而阴坡水分调节层厚度达30 cm.  相似文献   
985.
微灌沉沙池在新疆兵团节水灌溉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灌沉沙池是为了直接利用地表水资源作为微灌系统灌溉水源而提出的一种新型泥沙处理技术,在进水口加设调流墙、在溢流堰上沿水流方向设置溢流槽两个方面对传统沉沙池进行了改进。通过对微灌沉沙池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展开了研究,并在几个方面与传统沉沙池做了比较,结果表明,微灌沉沙池可以大大提高泥砂的沉淀效率,出池水流平均含砂量最大降幅可达95%,特别是对细颗粒泥沙的沉降具有很好的效果,使出池水流含沙量更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值得在更大范围内推广。  相似文献   
986.
运用野外实测资料,分析研究了子午岭林区植被破坏与恢复对坡面浅沟侵蚀的影响。所得结论为:一旦植被恢复,坡面浅沟沟槽部位发生泥沙淤积,其淤积速度为0.5cm/a;浅沟沟槽部位淤积,坡面横向起伏减少,坡面向平直方向发展。人为破坏植被后的开垦地,坡面浅沟侵蚀急剧发展,浅沟侵蚀量为4400~7600t/(km2·a),占坡面侵蚀量的47%以上;当年新冲刷的浅沟沟槽宽为20~80cm,深度为10~30cm;开垦3年裸露地与林地相比,浅沟沟槽深度增加40~60cm;浅沟沟头前进速度为3~5m/a,浅沟深、宽、长的逐年发展,坡面横向起伏加大,片蚀和细沟侵蚀随之加大,又促使了浅沟侵蚀的加剧。  相似文献   
987.
介绍了黄山市屯溪区东关村的自然环境。总结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与旅游生态村建设的实施情况,并对投入与产出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88.
阐述了安庆市大别山区的自然状况,介绍了10余年来小流域治理取得的成效,并对小流域治理中的经济开发模式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989.
黄河流域大中型水库水面蒸发对水资源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流域干支流已陆续修建了许多水库,水库的修建淹没了部分陆地面积,使陆地蒸发变成水面蒸发,因而加大了河川径流量损失。据估算,黄河流域大中型水库新增水面蒸发损失约7.7×108m3。  相似文献   
990.
竹类在水土保持中的作用——以小蓬竹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小蓬竹的水土保持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典型的喀斯特灌木群落和草地,小蓬竹群落下土壤的固土、保水、保肥效果更显著。小蓬竹群落林冠层、枯枝落叶层能够截留更多的降水;小蓬竹群落能够有效增加土壤入渗性能;明显增强土壤的抗蚀性和抗冲性;加快土壤的熟化程度,增加土壤肥力,可为喀斯特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