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53篇
  免费   495篇
  国内免费   1246篇
林业   467篇
农学   1046篇
基础科学   402篇
  1679篇
综合类   3034篇
农作物   633篇
水产渔业   236篇
畜牧兽医   855篇
园艺   247篇
植物保护   295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65篇
  2022年   271篇
  2021年   334篇
  2020年   307篇
  2019年   369篇
  2018年   324篇
  2017年   451篇
  2016年   494篇
  2015年   348篇
  2014年   434篇
  2013年   538篇
  2012年   553篇
  2011年   572篇
  2010年   432篇
  2009年   414篇
  2008年   344篇
  2007年   342篇
  2006年   355篇
  2005年   268篇
  2004年   187篇
  2003年   181篇
  2002年   135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130篇
  1999年   117篇
  1998年   86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0 毫秒
121.
苗期调亏处理对玉米根系生长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为试验材料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调亏灌溉对苗期根系形态、活力和干物质累积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调亏灌溉减少根系干物质累积 ,根冠比、平均根长和根系活力 ( TTC还原量 )提高 ;单株根系条数下降 ;根系活力在复水后仍保持较高水平。表明调亏在量上抑制根系生长 ,但在形态和吸收功能上表现出一定的补偿效应。  相似文献   
122.
干燥技术的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热泵应用于农产品干燥节能中,易于控制干燥工质的温度和湿度,从而保证产品质量。为此,利用火用分析法分析了热泵干燥系统中各装置的火用损失和减少火用损失的途径,以便能更准确地了解能源利用情况,并针对不同的干燥形式采用火用分析法分析能源利用状况以便改进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123.
热泵干燥种子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白菜种子为例.研究了热泵干燥过程中干燥温度、干燥空气相对湿度、干燥空气流速以及种子初含水率对干燥过程及种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泵干燥是一种良好的种子干燥技术,合理调节运行参数.完全可以保证种子的干燥质量。  相似文献   
124.
为解析春限一水条件下盐碱地改良措施对小麦耗水和产量调控作用,于2015—2018年连续3个冬小麦生长季,设置耕层掺黄河泥沙(SS)、配施生物有机肥(FF)和掺黄河泥沙配施生物有机肥(SF) 3个处理,以不作处理为对照(CK),研究不同处理下农田土壤水分变化和冬小麦干物质积累规律。结果表明:连续3年产量水平为3 317. 77~5 449. 52 kg/hm~2,各处理间以SF处理的籽粒产量最高,该处理与CK相比,籽粒产量提高35%~51%;总耗水量变幅为352. 85~394. 89 mm,不同处理间总耗水量均以CK最低,以SF处理最高(361. 81~394. 89 mm);农田水分利用效率变幅为9. 01~13. 96 kg/(hm~2·mm),以SF处理最高(12. 02~13. 96 kg/(hm~2·mm)),比CK高33%~48%,其次为FF处理和SS处理,分别比CK高9%~32%、9%~18%。SS或FF处理可增加冬小麦拔节前0~200 cm土层贮水量,增大拔节至成熟阶段的耗水量及其占总耗水量的比例,促进冬小麦对土壤贮水和深层土壤水分的利用,最终提高冬小麦的生物量和籽粒产量。冬小麦籽粒产量与干物质积累量、总穗粒数呈显著正相关;水分利用效率与冬小麦耗水量、产量呈二次曲线关系。在本研究条件下,随着籽粒产量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快速增加;而随耗水量增加,各处理间水分利用效率增减表现不同。综合考虑产量、收获指数和水分利用效率,确定掺黄河泥沙配施生物有机肥处理(SF)是本研究条件下的最佳处理。  相似文献   
125.
薛枫 《排灌机械》2001,19(4):23-27
充水式潜水电机的热传导和散热方式比较复杂,一般在计算潜水电机温升时,多采用类比法来计算,而类比法计算精度较低,本文采用简化热器法计算潜水电机的温升,经试验证明了该方法较为精确,它可以替代原精度较差的类比法。  相似文献   
126.
为克服普通冷库保鲜果蔬时半冷时间长和冷却排管结霜等缺点,采用湿冷系统保鲜果蔬。探讨了湿冷保鲜系统中湿冷换热器的设计计算方法。试验表明,设计方法合理.系统运行正常,适合预冷,保鲜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7.
微咸水灌溉与土壤水盐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随着淡水资源短缺的日益加剧,合理开发利用微咸水已成为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由于微咸水中含有大量盐分,用其灌溉必然增加土壤盐分,影响作物生长和土地质量。因此,采取有效措施调控土壤水盐状况成为微咸水安全利用的基础。本文较详细地回顾了微咸水灌溉条件下土壤水盐运移特征、微咸水入渗模型和水盐运移模型、微咸水灌溉方法、微咸水灌溉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土壤水盐调控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结合目前研究中关注的核心问题,提出了微咸水安全利用方面需要重点研究的科学和技术问题,为进一步研究微咸水灌溉对土壤和作物生长的影响和其内在机制,以及构建合理利用微咸水灌溉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8.
基于不同有效积温的玉米干物质累积量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获得研究区适宜的玉米干物质累积量(DM)估算模型,通过2017—2019年在吉林省长春地区开展的3年农田试验,观测玉米生育期内作物根区20 cm地温、40 cm地温、农田气温、作物冠层温度以及玉米地上部干物质累积量等数据,建立基于不同有效积温的Logistic模型及其归一化模型,并用实测数据进行模型验证。结果表明,基于有效积温建立的Logistic模型可以模拟单株玉米干物质累积量生长,但不同地点、不同年份所建立的模型参数差异较大; Logistic归一化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区域玉米干物质增长,在利用实测数据进行模型验证中,基于作物根区20 cm地温、40 cm地温、农田气温和作物冠层温度4种类型有效积温的Logistic归一化模型,其均方根误差、相对误差、决定系数和模型一致性系数都能达到较优值;以2019年数据建立的Logistic归一化模型对玉米干物质累积量模拟效果最优;基于有效冠层积温的Logistic归一化模型模拟效果较优。本研究结果可为灌区精量灌溉决策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9.
日光温室内置式太阳能集热调温装置试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了提高冬季日光温室内的温度,研究开发了贮蓄太阳热能用于夜间温室内加温的太阳能集热调温试验装置.该装置垂直固定在日光温室内靠近北墙的钢筋拱架上,利用冬季晴天时北墙部位的太阳辐射热量使水增温,并把水储存在蓄热水箱内;夜间温室内温度降到一定程度时,利用所贮蓄的热量再给温室加温.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白昼贮热与夜间加温效果明显,白昼集热可使水温提高20℃以上,夜间用蓄积的热量加温,可以使室内气温平均提高约1.7℃以上.  相似文献   
130.
温室地下贮热系统设计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了降低温室环境调控能耗。根据育苗不同阶段对气温与土壤温度的要求,设计了温室地下贮热系统,并阐述了系统的组成和贮热原理;同时,分析了各设计参数对系统贮热性能的影响。这样不仅为系统设计与理论分析奠定了基础,对其它类似地下贮热系统的设计、研究也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