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8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66篇
林业   108篇
农学   60篇
基础科学   125篇
  102篇
综合类   294篇
农作物   32篇
水产渔业   20篇
畜牧兽医   38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圆形喷灌机条件下变量灌溉对苏丹草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苏丹草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5—8月在河北涿州中国农业大学教学实验场开展了圆形喷灌机条件下变量灌溉对苏丹草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研究。依据土壤表观电导率(ECa)差异划分出3个灌溉管理小区(1区、2区、3区),并分别对其进行变量灌溉(VRI)和均匀灌溉(URI)处理。结果表明:全生长季内,URI和VRI处理之间年产量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VRI处理比URI处理节水13.4%,灌溉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17.5%,尤其是在第二茬雨季VRI处理的灌溉水分利用效率提升了43.8%(P<0.05);第一茬,VRI处理与URI处理苏丹草粗蛋白含量与相对饲喂价值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降雨量较大的第二茬VRI处理可以显著提高苏丹草的粗蛋白含量(提高9.5%,P<0.05)和相对饲喂价值(提高3.5%,P<0.05)。  相似文献   
172.
1985—2015年中国县域芝麻生产的时空演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阐明我国芝麻生产的时空变化特征,基于1985—2015年的我国县域芝麻生产统计数据,采用集中度、重心迁移、产量贡献率、优势度等指标,对我国芝麻种植面积、产量和单产的时空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1985—2015年,我国芝麻产量和面积的分布基本一致,主要集中在大别山山脉一带和辽宁省西北部;全国芝麻单产水平不断提升,种植面积自2000年起小幅缩减,而产量变化处于明显的波动状态。2)30年间,全国芝麻产量集中度和面积集中度变化波动较小,集中地区分布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我国芝麻产量、面积重心同步向南偏西方向迁移,迁移距离分别为252和344 km。3)我国芝麻生产的主导因素一直为面积,占比为40.0%—49.9%;我国芝麻的生产优势区主要在河南、安徽、湖北、江西四省。近30年来,我国芝麻种植变化受其自身特性、病虫害、湿害以及政策等影响,芝麻生产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优化和调整我国芝麻生产的政策倾向、种植结构、良种研发以及栽培管理等方面尤显关键。  相似文献   
173.
由于新疆牧业灌区无电供应,水源无法过滤,实现滴灌工程难,目前采用地面灌溉。地形坡度大、灌水量多、大量水土流失。灌区下游排水不畅,洼地沼泽化面积剧增,地下水位上升导致土壤盐碱化,弃田面积逐渐扩大、种植面积萎缩。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充分利用地形落差,研制了自压滴灌工程过滤装置。同时渠道进水流量、调水池的调节流量、集水桶流量及系统流量之间建立了平衡关系。用实例说明不同地形落差与自压滴灌工程系统流量及过滤装置尺寸的计算过程。解决了自压滴灌工程水源的过滤、排沙、冲沙及自行冲洗等问题。为无电牧业灌区实现节水灌溉技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4.
针对煤矿区煤矸石堆积,污染环境,堵塞河道,易造成地质安全等问题,谋求将煤矸石用于栽培基质的主要物料和低产土壤的改良剂。基于煤矸石在栽培基质中应用的可行性为主要研究目标,分别以采自陕西彬县、神木煤矸石为材料,研究了煤矸石的比重、斥水特性及改良措施与效果,结果表明:彬县和神木两地的煤矸石比重分别为1.89 g·cm-3和2.06 g·cm-3;神木煤矸石具有轻微斥水性,掺混6.31%以上的农田耕层土壤就能达到消除斥水性的目的;而彬县煤矸石具有严重斥水性,需用0.2%的湿润剂溶液喷洒煤矸石,就能达到消除斥水性的障碍,且效果较为持久。由此得出结论是,就煤矸石的物理性状而言,尽管存在着不同的斥水性障碍,但通过一定的改良,就可具备在栽培基质中使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5.
1990-2018年黄河流域(河南段)土地利用格局时空演变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研究长时间序列的土地利用时空演变规律,对科学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基于1990、2000、2010和2018年土地利用遥感数据,以具有中游和下游双重属性的黄河流域(河南段)为研究对象,利用土地利用变化指数、弦图(Chord Diagram)可视化模型及重心迁移模型,探讨了近30年黄河流域(河南段)土地覆被变化的流量、流向、多样性程度及政策启示。结果表明:1)粮食保障用地(约55%)和生产生活用地(约10%)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带,生态保育用地(约35%)主要集中在海拔较高的山地。2)1990-2018年间旱地的流出和流入行为均体现出显著的主导性,水田、水域和草地以流出行为为主导,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和其他建设用地以流入行为为主导。3)中心城市的土地利用变化在整个时期内具有明显的区域带动效应。4)粮食保障用地和生态保育用地的重心均向西迁移且面积呈减少趋势,说明下游平原地带的优质耕地减少且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逐步减弱;生产生活用地面积逐年增加,城镇用地重心向东迁移表明下游各城镇的社会经济发展逐渐活跃,农村居民点和其他建设用地重心向西迁移表明中游的人口规模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76.
郑云飞 《中国稻米》2021,27(4):12-16
稻作是东亚地区文明发展的物质基础。20世纪70年代河姆渡遗址出土稻谷证明中国是稻作起源地,颠覆了稻作起源于印度学说,确立以稻作农业为特色的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近年来中国考古取得丰硕成果,良渚古城遗址、一万年以前水稻遗存、大规模的古稻田等发现填补了中国文明史的许多空白,不断更新了稻作起源的认识,稻作起源于一万年以前的长江中下游已经成为了目前国际共识。植物考古、农耕遗迹考古等多学科考古工作在阐释中华文明进程和文明社会形成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7.
单形—重心设计在作物施肥肥料配比试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形-重心设计是在0相似文献   
178.
Centrosome integrity and microtubule network are crucial to the events around fertilization, including pronuclear development, migration and fusion, and the first mitotic division. The present review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bull spermatozoal centrosomes to function as a microtubule‐organizing center for successful fertilization and the subsequent embryonic development. Spermatozoal centrosomes need to be blended with ooplasmic pericentriolar materials accurately to nucleate and organize the sperm aster. Dysfunction of the spermatozoal centrosomes is associated with fertilization failure, which has been overcome with supplemental stimuli for oocyte activation following 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in humans. Even though the spermatozoal centrosomes are functionally intact, abnormal sperm aster formation was frequently observed in vitrified‐warmed bovine oocytes, with delayed pronuclear development and migration. Treatment of the post‐warm oocytes with Rho‐associated coiled‐coil kinase inhibitor or α‐tocopherol inhibited the incidence of the abnormal aster formation, resulting in higher blastocyst yields following 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culture. Thus, understanding of centrosomal function made it possible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advanc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ies.  相似文献   
179.
180.
生物质原料的收储点选址与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生物质原料用以工业生产或者生物质发电的原料物流网络中,原料收储点的选择的优劣将直接影响整个物流网络的优劣。因此,收储点的选址问题是原料物流网络设计的重中之重,要在考虑实际情况的同时,运用科学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式进行决策和优化。本文依据实地调研和查阅相关资料得到的信息与数据,通过构建基于重心法的收储点选址模型研究了将生物质原料应用于生产的企业收储点选址问题,并通过构建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收储点优化模型对备选收储点进行数目优化,从而为该类企业的原料物流网络建设和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