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444篇
  免费   6486篇
  国内免费   8269篇
林业   11999篇
农学   8371篇
基础科学   7145篇
  16609篇
综合类   50057篇
农作物   5176篇
水产渔业   3272篇
畜牧兽医   11221篇
园艺   2950篇
植物保护   4399篇
  2024年   585篇
  2023年   2062篇
  2022年   3352篇
  2021年   3879篇
  2020年   3706篇
  2019年   4059篇
  2018年   2403篇
  2017年   4158篇
  2016年   5149篇
  2015年   4497篇
  2014年   6079篇
  2013年   6154篇
  2012年   8597篇
  2011年   8481篇
  2010年   6722篇
  2009年   6620篇
  2008年   5827篇
  2007年   6619篇
  2006年   5482篇
  2005年   4349篇
  2004年   3448篇
  2003年   2964篇
  2002年   2192篇
  2001年   2066篇
  2000年   1789篇
  1999年   1459篇
  1998年   1234篇
  1997年   1075篇
  1996年   993篇
  1995年   974篇
  1994年   860篇
  1993年   698篇
  1992年   617篇
  1991年   500篇
  1990年   413篇
  1989年   353篇
  1988年   282篇
  1987年   168篇
  1986年   100篇
  1985年   46篇
  1984年   38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23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16篇
  1978年   14篇
  1977年   8篇
  1962年   9篇
  1956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对桂林市南溪山公园植物的科属、生活型、观赏特性、时序景观表现等多方面进行了调查,同时分析了该公园园林树木的生长环境和养护管理情况,针对桂林市南溪山公园植物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搞好园林树木种植、配置、养护的建议与对策,为桂林地区公园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2.
为探究冬小麦科学施肥技术,明确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对冬小麦产量、养分积累转运与利用的影响,于2018—2019年分别在河南省鹤壁市和新乡市以冬小麦(鹤壁、新乡试验品种分别为‘郑麦7698’和‘郑麦366’)为试验材料,设置7个处理[农民习惯施肥(FP)、当地推荐施肥(ST)、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NE)、在NE基础上配施缓控释氮肥(RNE)、在NE基础上不施氮肥(NE-N)、在NE基础上不施磷肥(NE-P)、在NE基础上不施钾肥(NE-K)],探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冬小麦氮、磷、钾养分转运分配规律和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小麦氮、磷、钾施肥量NE较FP处理分别降低16.2%、43.3%、-13.2%(鹤壁)和19.5%、48.0%、-57.9%(新乡);冬小麦产量NE与FP处理无显著性差异,RNE与FP处理存在显著性差异;NE、RNE较FP处理分别增产4.7%~6.6%、5.5%~9.6%(P0.05)。进一步研究表明,NE、RNE处理可显著增加地上部植株养分含量和积累量(P0.05),其花后干物质积累量较FP处理增加9.2%~14.0%、11.9%~18.6%;花前氮、磷素转运量和钾素转运对籽粒钾素积累贡献率均有提高,基于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的氮、磷、钾肥平均利用效率分别为42.1%、19.2%、46.6%,平均农学效率分别为11.5kg·kg~(-1)、13.2 kg·kg~(-1)、13.3 kg·kg~(-1)。综上可知,小麦养分专家系统指导优化了氮、磷、钾肥的施用量和施用方法,促进了小麦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利用,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具有良好的增产效果,可以在河南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3.
盐份浓度对油菜干物质积累分配、农艺性状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土壤盐份浓度对油菜生长的影响,2015—2016年度以‘扬油9号’和‘苏油211’为供试品种,在低盐浓度(2.978 g/kg)和高盐浓度(4.900 g/kg)试验田进行种植,于成熟期取样测定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农艺性状及籽粒品质含量。结果表明,随着盐份浓度增加,全株及不同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均显著降低,高盐与低盐处理相比,‘扬油9号’和‘苏油211’产量下降幅度分别为24.14%和27.83%,不同器官中根系干物质积累量下降幅度最大,‘扬油9号’和‘苏油211’根系干物质下降幅度分别为34.52%和39.69%,茎枝干物质积累下降幅度最小,两品种下降幅度分别为9.46%和12.93%。随着盐份浓度增加,茎枝干物质分配比例显著增加,其余器官干物质分配比例均显著降低。随着盐份浓度增加,株高和角果数显著降低,而每角粒数和千粒重在不同盐份浓度处理间无显著差异。随着盐份浓度增加,籽粒油份含量显著降低,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994.
High temperature is a major environmental factor that limits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productivity. Climate models predict greater increases in night‐time temperature than in daytime temperature.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compare the effects of high daytime and high night‐time temperatures during anthesis on physiological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chlorophyll concentration, leaf level photosynthesis, and membrane damage), biochemical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concentration and antioxidant capacity in leaves), growth and yield traits of wheat genotypes. Winter wheat genotypes (Ventnor and Karl 92) were grown at optimum temperatures (25/15 °C, maximum/minimum) until the onset of anthesis. Thereafter, plants were exposed to high night‐time (HN, 25/24 °C), high daytime (HD, 35/15 °C), high daytime and night‐time (HDN, 35/24 °C) or optimum temperatures for 7 days. Compared with optimum temperature, HN, HD and HDN increased ROS concentration and membrane damage and decreased antioxidant capacity, photochemical efficiency, leaf level photosynthesis, seed set, grain number and grain yield per spike. Impact of HN and HD was similar on all traits. Greater impact on seed set, grain number and grain yield per spike was observed at HDN compared with HN and HD.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HN and HD during anthesis cause damage of a similar magnitude to winter wheat.  相似文献   
995.
在对长安区滑坡崩塌地质灾害发育现状及形成条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评价方法,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长安区滑坡崩塌地质灾害进行了易发性区划评价。结果表明,长安区滑坡崩塌易发性分区分为6个高易发区域、3个中易发区、1个低易发区(C)和1个不易发区(D),高易发区总面积为190.94 km2,中易发区为382.93 km2,低易发区为299.21 km2,不易发区为707.56km2。  相似文献   
996.
文章简述了国家技术发明奖概念,结合农业科技实际,分析了农业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的概况及其特点,并对农业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为组织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获得国际先进水平科技成果提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997.
[Objective] In order to guarantee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cotton products and to explore the feasibility of alternative planting, the contamination condition of the heavy metals in cotton seeds in Hunan province was investigated and evaluated. [Method] Fifty-six cotton seed samples, collected in 6 counties of Hunan province, were collected to determine 6 indicators including cadmium, lead, copper, chromium, mercury and inorganic arsenic contents. This was followed by pollution index calculation,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cluster analysis. [Results] The range of comprehensive pollution indexes of Junshan district, Anxiang county, Nanxian county, Wangcheng and Dingcheng districts varied between 0.366 5–0.577 0, which belonged to a secure level. However, the single pollution indexes of Hengyang county are relatively high. The comprehensive pollution index of Hengyang county was 0.801 6, meaning a mild pollution level. [Conclusion] The pollution status of cadmium, lead, copper, chromium, mercury and arsenic in Hunan cottonseed samples are generally acceptable. Cotton could be a substitute for rice on contaminated soil.  相似文献   
998.
为高效利用水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荐的参考作物蒸散计算方法和相关作物系数法,利用河北省马铃薯主要种植区域(冀北地区)23个地面气象站的资料,计算了冀北地区近50a(1969—2018年)马铃薯生育期内的需水量和缺水量,并分析了马铃薯生育期内降水量、有效降水量、需水量、缺水量变化趋势,以及不同区域不同生育期马铃薯需水量、缺水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近50 a冀北地区马铃薯生育期内降水量、有效降水量年际变化可分为2个阶段:1969—2003年呈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分别为–15.68 mm·(10a)~(–1)、–6.61 mm·(10a)~(–1);而2004—2018年呈显著增加趋势,气候倾向率分别为60.07 mm·(10a)~(–1)、9.68 mm·(10a)~(–1)。近50 a平均降水量、有效降水量分别为356.5 mm和148.6 mm;空间上均呈自西向东逐渐递减的带状特征。2)近50a马铃薯生育期需水量和缺水量年际变化也表现出1969—2003年减少、2004—2018年增多的趋势,且需水量多的年份缺水量也多,近50 a平均需水量和缺水量分别为497.8 mm、349.1 mm;空间分布上均呈自坝上高原向坝下山地增多特点,且需水量大的地区缺水量也多。3)马铃薯块茎膨大期需水量最多,期间也是缺水量最多的时期。研究结果显示1969—2018年冀北地区马铃薯生育期内水资源一直处于严重亏缺状态,在生产中需充分考虑马铃薯需水量对气象要素变化的响应,加强水分管理,确保水资源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综合考虑“水—土—能—碳”相互关系,研究产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及贡献,为天津市减排决策制定提供一定依据。[方法] 对天津市产业碳排放进行测算,将水土资源因素引入Kaya恒等式,运用LMDI模型计算产业碳排放各影响因素的贡献。[结果] 2004—2018年天津市各产业碳排放均呈现上升趋势;整体来看,水资源经济产出、人口数量促进天津市各产业碳排放,且前者为主要促进因素,水土资源因素抑制各产业碳排放,碳排放强度促进农业碳排放,而抑制其他产业碳排放,人均用地面积抑制农业碳排放,而促进其他产业碳排放;水土资源因素对各产业碳排放影响的变化与水土资源匹配度变化有较好的一致性,单位用地面积用水量越多,其对碳排放的促进作用越大。[结论] 为实现节能减排,应发展节水产业,优化城市水土资源开发利用,发挥水土资源因素对碳排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为了解烟草试验站土壤中微量元素的空间变异性,进而为大田试验布局提供依据。[方法]用地统计学方法,分析彭水试验站的耕层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该站内土壤有效铁、有效铜、有效钙的含量丰富;有效锌和有效锰为中等含量水平,有效硫和有效镁含量从低至高均有分布。各中微量元素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所有元素均可用指数模型和球状模型进行较好拟合;有效锌、有效镁和有效硫由于受结构性因素影响而呈现强空间自相关性;其余元素的空间自相关性由结构性因素和随机因素共同作用而呈现中等空间相关性。Kriging插值显示,东部及东北部较高,中部和西南部区域含量较低;有效铁、有效钙和有效硫的空间分布的规律性差。[结论]该试验站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存在较大的空间变异性。在安排大田试验时,要充分认识这种变异性,合理布局大田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