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6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71篇
林业   35篇
农学   48篇
基础科学   72篇
  111篇
综合类   202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3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471.
曾凡惠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942-17943,17947
选取1978~2008年河南省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和消费的数据,运用协整理论对二者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居民的收入与消费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该模型不仅描述了收入与消费的长期均衡关系,而且也描述了收入与消费的短期波动调整关系。  相似文献   
472.
张蕾  刘晓  马占山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6):3055-3057
用基于温度梯度修正的气温内插方法对山东省气温数据进行内插试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原理简单,计算过程简洁,插值效果良好,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73.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协整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1952-2008年我国宏观农村居民消费和GDP数据.通过协整模型分析方法针对农民消费对6DP增长的促进作用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民消费与GDP增长在长期内稳定地存在着协同互动的均衡关系,并且二者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通过协整模型发现,长期内,农村居民消费增长1%,我国GDP就会增长1.7483%,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474.
广东省城乡居民收入-消费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衡昌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409-17410
采用广东省1978~2007年数据,在对城乡居民消费-收入关系进行协整检验的基础上,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进而从长期均衡和短期动态调整的角度分析了城乡居民消费行为的特征,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75.
郑州白糖期货价格对南宁糖业股价的动态影响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协整一体化方法,截取2007-04-05-2008-12-29南宁糖业股价和郑州白糖连续期货价格的日收盘价数据,研究郑州白糖期货价格对南宁糖业股价的动态影响机制。结果显示:南宁糖业股价与郑州白糖期货价格之间存在协整关系;郑州白糖期货价格是南宁糖业股价的Granger原因,但南宁糖业股价不是郑州白糖期货价格的Granger原因;短期,南宁糖业股价与郑州白糖期货价格变化都主要受自身影响。研究结论如下:1)在一定程度上,郑州白糖期货市场对白糖类股票市场具备套期保值和价格发现功能;2)郑州白糖期货市场套期保值与价格发现两大功能的发挥具有一定的时滞性。建议加快发展和完善中国白糖期货市场的制度建设,通过金融市场的发展加速解决中国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476.
采用2×2列联表,对衡阳盆地自然恢复灌丛阶段植物群落中20个主要种的种间联结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自然恢复灌丛阶段群落优势种多物种间显著负关联;群落中重要值较高的20个种群组成的190种对中;有58对呈显著正联结,有34对呈显著负联结;以X2为基础,结合联结系数和种间关联度的3个指标较好地测定了20个主要植物种群的联结性.  相似文献   
477.
融合激光三维探测与IMU姿态角实时矫正的喷雾靶标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慧  李宁  沈跃  徐慧 《农业工程学报》2017,33(15):88-97
基于高精度激光传感器的喷雾靶标特征检测是精准施药变量决策的重要依据。为了改善复杂地形条件对车载激光靶标检测的影响,进行了车载激光喷雾靶标检测与矫正研究。该文基于惯性测量单元(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IMU)与UTM-30LX型激光传感器搭建靶标检测试验车,IMU实时获取车体姿态角的偏航角、俯仰角及侧倾角信息,车载激光传感器实时获取目标切面轮廓的极坐标数据。将获取的目标切面轮廓的极坐标数据与试验车姿态角信息相匹配,通过矫正算法获取精确的目标外形尺寸信息并重构目标三维图像。试验设计首先对长方体柜子与仿真树进行车体单一动态俯仰角的检测试验,然后以仿真树为试验目标,进行车体存在复合动态俯仰角与侧倾角的检测试验,最后在未知地形条件下对长方体柜子以及仿真树进行动态姿态角检测与矫正试验。利用MATLAB软件对数据矫正分析,对矫正后的目标尺寸信息进行误差分析并重构目标三维图像。试验结果显示矫正后长方体柜子的高度、宽度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8.89%和8.00%,仿真树的高度、宽度以及树冠高度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5.63%、10.00%和5.00%,矫正效果良好,验证了矫正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78.
刺槐是黄土丘陵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乔木树种之一,而地形阴影是影响刺槐林遥感提取精度的重要因素。为研究不同地形校正方法对刺槐林分布信息提取的影响,以黄土丘陵区安塞县的刺槐人工林为例, 使用Cosine、SCS、Minnaert、C、SCS+C 5种校正方法对该地区2015年7月份的Landsat8 OLI影像进行地形校正,并采用基于样本、面向对象提取的方法对人工刺槐林的分布信息进行提取。最后对地形校正前后的影像进行视觉比较和回归分析,并对提取结果进行精度评估,从而比较不同地形校正方法对刺槐人工林分布信息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1) 5种地形校正方法削弱了遥感影像上地形阴影的视觉效果, 其中Cosine、SCS校正存在过度校正的现象。2) 5种地形校正方法使得各波段辐射亮度值的均值和方差较之前发生变化,且SCS+C校正符合预期效果。3) Minnaert、SCS+C及C校正降低了太阳入射角的余弦值cosi与影像各波段的辐射亮度值间的回归直线斜率m的绝对值及相关系数r的绝对值, Cosine、SCS校正使两参数在部分波段上变大。4) 5种地形校正方法都不同程度地降低刺槐提取的漏分误差,但Cosine校正后用户精度降低了2.47%;Minnaert、SCS+C及C校正均提高了用户者精度和生产者精度,以C校正的精度最高, 生产者精度提高了16.66%,用户精度提高了2.82%。5) 5种地形校正方法均提高了Kappa系数值,以C校正最高,Kappa系数值为0.76。本研究说明刺槐林遥感提取有必要进行地形校正,且应结合研究区的情况选择地形校正方法,这为黄土丘陵区刺槐信息提取时合适地形校正方法的选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479.
针对使用智能手机野外测量叶面积时很难保证主光轴与叶平面垂直导致测量精度下降的问题,采用针孔相机模型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叶片平面和手机平面存在夹角时的叶面积测量建立误差校正模型并进行研究。1)以10片不同大小的椭圆形模拟叶片对开发的android App进行仿真测试,结果显示,叶面积测量值与理论值之间的决策系数高于97%,并且随着叶片与手机平面夹角的增大而减小,校正后的相对误差为-6%~8%,未校正的高达41.4%。2)以向日葵、番茄、辣椒和茄子等植物叶片对误差校正公式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当夹角15°,拍照高度为30~65cm时,叶面积测量的相对误差为-6%~6%,未校正的为-27.5%~25%。  相似文献   
480.
在新疆天山山区,利用重建时间序列后的NDVI和DEM数据,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对TRMM3B43月降水数据进行了校正。并采用研究区25个站点实测降水数据对仅考虑地理因子校正后的TRMM值与同时考虑地理因子和NDVI进行校正后的TRMM值分别进行精度检验,结果表明:仅考虑地理因子校正后的TRMM数据的校正效果明显,同时考虑地理因子与NDVI进行校正后的TRMM数据效果更好,R2显著提高,δ和RMSE明显降低。对于单个站点而言,仅考虑地理因子校正后的TRMM数据和综合考虑地理因子和NDVI校正后的TRMM数据精度大部分有所提高,个别站点与实测值之间有一定差异,降水量相对较小的站点差异较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