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6篇
林业   44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30篇
  35篇
综合类   96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为了提高臭氧催化氧化污水深度处理的效率,分别利用CeO_2和Al_2O_3作为活性组分和载体制备掺杂型CeO_2/Al_2O_3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N2吸附脱附曲线、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方法对催化剂性能进行表征,考察CeO_2/Al_2O_3催化活性的变化,分析催化臭氧化去除有机物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制备的掺杂型CeO_2/Al_2O_3催化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孔容和孔径,分别达到125 m2/g、0.242 2 cm3/g和7.777 8 nm。催化剂的活性组分主要为高度结晶化立方萤石结构的CeO_2,煅烧并未改变CeO_2的结构晶型。当进水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为70~80 mg/L,催化剂用量为110 g/L,臭氧浓度为18 g/m3,p H值为7.8时,COD去除率最高42.8%。较高的催化效率归功于活性物质CeO_2中同时具有Ce3+和Ce4+,加速了臭氧生成更多的强氧化性?OH,催化剂的多孔结构为有机物的降解提供了充足的反应空间。催化剂使用寿命长,当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后,COD去除率仍保持40%以上。  相似文献   
82.
在纳米二氧化钛(TiO2)悬浮体系中,以300 W中压紫外汞灯为照射光源,研究了反应体系pH值和载气对光催化还原Cu(Ⅱ)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TiO2在300 W紫外汞灯的照射下能有效光催化去除Cu(Ⅱ),纳米TiO2对Cu(Ⅱ)离子的吸附作用和光催化还原同时起作用,试验环境下,体系最佳pH值为5.00;往体系充氮气后Cu(Ⅱ)离子的光催化去除率达到98%,充空气则达到72%,比不充气分别提高了34%和8%。  相似文献   
83.
84.
甲烷是氢碳比最高的烃,也是一种具有较高燃烧热值的清洁能源。在生物质制备甲烷的方法中,生物质发酵法和生物质合成气发酵法因活性菌的温度敏感性而受到限制。因此,本文介绍了近年来生物质合成气催化制备甲烷的反应机理及相应的催化剂体系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合成气中CO甲烷化和CO 2甲烷化反应机理,以及催化剂中活性成分、载体、助剂对甲烷化的影响。同时,介绍了反应条件温和的生物质催化水热法,简述了反应路线及近年来的研究现状。最后,从技术的角度对该甲烷化的反应机理和高效、稳定的催化剂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5.
Indigenous grasses have been effectively used to rehabilitate degraded African drylands. Despite their success, studies examining their effects on soil bioindicators such as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C) and enzyme activities are scarce. This study elucidates the effects of drought stress and phenological stages of a typical indigenous African grass, Enteropogon macrostachyus, on microbial biomass and enzyme activities(β-glucosidase, cellobiohydrolase, and chitinase) in the rhizosphere soil. Enteropogon macrostachyus was grown under controlled conditions. Drought stress(partial watering) was simulated during the last 10 d of plant growth, and data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from optimum moisture conditions. The rhizosphere soil was sampled after 40 d(seedling stage), 70 d(elongation stage), and 80 d(simulated drought stress). A high root:shoot ratio at seedling stage compared with elongation and reproduction stages demonstrated that E. macrostachyus invested more on root biomass in early development, to maximise the uptake of nutrients and water. Microbial biomass and enzyme activities increased with root biomass during plant growth. Ten-day drought at reproduction stage increased the microbial biomass and enzyme activities, accompanying a decrease in binding affinity and catalytic efficiency. In conclusion, drought stress controls soil organic matter decomposition and nutrient mobilization, as well as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plant and microorganisms for nutrient uptake.  相似文献   
86.
采用热化学方法将秸秆类生物质裂解为生物质燃气,对该燃气进行调配试验,制备出生物质甲醇合成气.在JA五槽直流流动等温积分反应器中,保持催化剂种类、粒度、装填及活化方式、合成气组成不变的情况下,对影响生物质合成甲醇反应的反应压力、反应温度、合成气进口流量进行正交试验及进一步优化试验研究,确定了各因素对甲醇时空收率的影响顺序为:合成气进口流量>反应压力>反应温度,优选出使甲醇时空收率最大的最佳组合为:合成反应的温度230℃,压力5 MPa,进口合成气流量(标准状况)0.98 mol.h-1,最大的甲醇时空收率为0.24 kg.kg-1.h-1.  相似文献   
87.
The heterogeneous catalytic synthesis of 1 bromododecane from ROH and HBr is studied . The experiment is carried out with 717 anion exchange resin as catalyst . The factors which affected the reaction such as reacting time , ratio of ROH:HBr and the amount of catalyst applied are investigated and discussed . The appropriate reacting condition for this synthesis is put forward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88.
主要萜类化合物催化加氢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国内外主要萜类化合物催化加氢研究进展状况.主要介绍蒎烯、双戊烯、香茅醛、柠檬醛、香叶醇和橙花醇等萜类化合物的加氢催化剂种类及其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89.
为了提高芳烃的产率,提高生物油的品质,该研究采用金属改性的生物质来源的活性炭为催化剂,催化生物质热解二维气相重整制备芳烃,探讨了金属的种类(Al、Cu、Zn、Ni)以及金属的负载量(1%、5%、10%)对热解产品的产率以及选择性的影响,同时采用X-射线衍射仪、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仪、化学吸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等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金属改性有效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位点以及酸性,进而通过电子转移和电荷转移相互作用促进脱甲氧基和脱氧反应生成碳氢化合物,不同金属产生的最大碳氢化合物质量分数为:10%Ni/AC催化剂产生的最高为73.78%,其次为5%Zn/AC催化剂,达到了55.14%,10%Cu/AC和5%Al/AC催化剂产生的最少,分别为42.53%和40.75%。高Lewis酸含量的Al促进了烯烃和酚类化合物的生成,低酸性的Cu促进了焦炭含量增加,而高Bronsted酸含量的Zn和Ni促进了单环芳烃的生成,使苯及其同系物、苯酚、烷基酚的选择性增加,脱氧和脱甲氧基效果显著,当Ni的负载量达到10%时,其生成的碳氢化合物的成分占比最高为73.78%,芳烃化合物的成分占比达到67.54%,苯的选择性达到了52.15%,有效提高了生物油的品质。  相似文献   
90.
活性炭催化生物质与低密度聚乙烯共热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究生物质主要组分与聚烯烃塑料在活性炭共催化热解过程的相互作用机理,该研究采用磷酸活化法制备了活性炭催化剂,利用固定床反应器对纤维素、木聚糖、木质素、花旗松单独催化热解及其与低密度聚乙烯共催化热解产物的产率及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活性炭催化纤维素和木聚糖单独热解的主要产物为呋喃类物质,其质量分数分别为78.6%和83.2%;而活性炭催化木质素热解的主要产物为简单酚类物质(86.6%)。与理论计算值相比,四种混合物共催化热解所得液体产率降低了8.7%~11.4%,气体产率提高了22.6%~64.0%;液体产物中芳烃和轻质脂肪烃(C9~C16)的质量分数增加而氧化物的质量分数降低;气体产物中H2的体积分数有所增加而CO和CO2的体积分数明显降低。活性炭催化剂作用下,生物质三组分与低密度聚乙烯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