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76篇
  免费   325篇
  国内免费   718篇
林业   150篇
农学   589篇
基础科学   123篇
  1511篇
综合类   2670篇
农作物   587篇
水产渔业   186篇
畜牧兽医   285篇
园艺   155篇
植物保护   163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50篇
  2022年   237篇
  2021年   288篇
  2020年   245篇
  2019年   300篇
  2018年   275篇
  2017年   357篇
  2016年   377篇
  2015年   268篇
  2014年   283篇
  2013年   452篇
  2012年   433篇
  2011年   374篇
  2010年   322篇
  2009年   316篇
  2008年   243篇
  2007年   259篇
  2006年   226篇
  2005年   185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采用干灰化消解技术处理样品,用等离子光谱法(ICP—AES法)同时测定了大米中的铜和镉。实验结果表明:该法测定大米中的铜和镉与用国家标准方法测定结果基本一致,且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的优点。  相似文献   
92.
为研究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中Fe2+、Cd2+的交互作用机制,以周麦18为材料,利用营养液培养,采用不同的Fe2+浓度(2.5、25、250 μmol/L)和Cd2+浓度(0、5、50、200 μmol/L)处理,观测小麦幼苗期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不添加Cd2+的处理,Fe2+浓度不同对小麦苗期根系及地上部生长的影响不同.低Fe2+时根系干物质积累随着处理时间增加而不断增加,浓度升高后根系干物质先增加后降低,根长随着Fe2上浓度升高而有所降低,少量Cd2+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高Fe2+对小麦根系生长的抑制作用.叶绿素含量变化与根长变化表现基本一致.不同Fe2+浓度对小麦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的影响与根长和叶绿素变化相反.Fe2+浓度较低时,小麦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对Cd2+较为敏感,且Cd2+的存在抑制了小麦地上部的生长,降低了干物质的积累;Fe2+浓度增大,少量Cd2+的存在更有利于地上部的生长,但Cd2+浓度较高时又会抑制小麦地上部的生长.  相似文献   
93.
腐殖酸和水旱轮作对镉污染土壤种植的稻糙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腐殖酸和水旱轮作共同作用对镉污染土壤中种植的水稻稻糙米品质的影响,采用随机组合设计进行了土壤盆栽试验,在水旱轮作的两种土壤(稻田土和菜田土)中添加0、0.1、1.0和10.0 g/m2的腐殖酸,测定糙米中重金属镉元素以及微量营养元素铁、锌、镁和钙的含量。结果表明,在稻田土和菜田土中分别添加10.0和1.0 g/m2腐殖酸时,糙米中镉含量分别比空白对照降低了40%和14.8%;添加腐殖酸处理的水稻,其糙米中必需元素Fe、Zn、Mg和Ca的含量均比未添加腐植酸处理的高,且差异显著;尤其是当腐殖酸添加量为1.0 g/m2时,糙米中Mg含量增加了50.42~72.60 mg/kg;另外,水旱轮作降低了糙米中的镉元素含量,也提高了微量营养元素的含量。这说明腐殖酸和水旱轮作共同作用有利于提高水稻糙米的品质。  相似文献   
94.
湖南耕地镉铅等重金属污染比较严重,研究有效治理耕地重金属污染方式和替代产业调整模式,已成为湖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系统安全的关键。该项实验在岳阳市某工矿区选择典型的镉铅超标农田栽桑养蚕,桑树生长发育良好。结果表明,通过镉铅超标农田养蚕的经济性状及效益比较,在工矿区镉铅超标农田以栽植农桑14号品种较好,密度为每667m2栽植1 000~2 000株;并证实了镉铅污染农田栽桑养蚕的可行性,为镉铅等重金属污染耕地安全、经济、高效生态利用和污染区产业结构调整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95.
溴化钠对鲤生长、甲状腺激素的影响及其在体内的蓄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永 《水产学报》2004,28(5):499-504
水体中添加不同浓度的溴化钠(NaBr)对鲤进行试验,分别在15、30和45d进行生长速度测定和组织蓄积研究,并在45d对甲状腺激素进行测定。研究发现,NaBr对鲤生长有促进作用,其中浓度为15mg·L-1的NaBr试验组促进作用最显著(P<0.05);NaBr影响甲状腺激素水平,浓度为15mg·L-1的NaBr试验组含量最高(P<0.01);鲤各组织中肝和皮的溴蓄积量较高,而肾在各浓度试验组均保持较高水平,浓度为25mg·L-1NaBr时肌肉中溴蓄积量为72.40mg·L-1;添加NaCl对鲤组织的溴蓄积量影响显著(P<0.01)。水体中NaBr含量低于25mg·L-1时,对淡水水生生物是安全的,所养殖生物中溴蓄积量符合食品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96.
栉孔扇贝对铜、铅、镉的累积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当常规理化指标一致时,随着Cu、Pb、Cd质量浓度的升高,栉孔扇贝各组织的蓄积量明显升高;Cu、Cd在扇贝组织中蓄积量是内脏团>鳃>肌肉,Pb在扇贝组织中的蓄积量是鳃>内脏团>肌肉;当Cu、Pb、Cd质量浓度(0.1 mg/L)相同时,其鳃、内脏团、肌肉中重金属蓄积量的上升速率是Cu>Cd>Pb。  相似文献   
97.
为探讨高寒地区燕麦花后籽粒中糖降解和淀粉积累特点,分析了2个品种花后籽粒中糖降解和淀粉积累动态。结果表明籽粒中淀粉均呈"S"型曲线增长,花后6~15d可溶性糖转化速率较高,淀粉积累速率较快,其后可溶性糖转化速率和淀粉积累速率较低,可溶性糖处于动态平衡中。  相似文献   
98.
为了减少普通地膜和氮肥的投入,实现该地区农业生态良性循环和土壤的可持续利用,在甘肃武威试验站采用完全随机裂区设计,研究了不同种植模式(玉米单作、玉米//毛苕子和玉米//箭筈豌豆)和覆盖方式(普通地膜覆盖、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和无覆盖)对玉米和绿肥作物氮素吸收以及土壤硝态氮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和间作对作物的氮素吸收利用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玉米收获期,与无覆盖相比,普通地膜覆盖、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的玉米植株吸氮量分别增加21.46%,11.22%和34.63%,与玉米单作相比,玉米//毛苕子和玉米//箭筈豌豆的玉米吸氮量分别增加6.94%和6.26%。玉米收获期,秸秆覆盖的牧草植株吸氮量较普通地膜覆盖、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和无覆盖分别增加46.75%,72.31%和21.76%,间作毛苕子的吸氮量较间作箭筈豌豆增加25.26%。玉米收获期,各处理玉米带、牧草(裸露)带0~140cm土壤硝态氮累积量均低于牧草收获期,无论牧草收获期还是玉米收获期,单作玉米的玉米带、裸露带土壤硝态氮累积量均低于间作玉米。玉米收获期,普通地膜覆盖和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的玉米带0~140cm土壤硝态氮累积量较无覆盖分别显著增加32.87%和27.82%,普通地膜覆盖的牧草(裸露)带0~140cm土壤硝态氮累积量较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和无覆盖分别增加9.17%、6.07%和35.45%。  相似文献   
99.
戴全裕  张玉书 《水产学报》1988,12(2):135-144
通过苏州东郊城河试验:凤眼莲对城河污水及其重金属具有很强的吸收积累和净化能力。经凤眼莲净化后,其污水中酚浓度从0.005~0.023毫克/升降到检不出来,总氮从5.330毫克/升降至2.330毫克/升,总磷从0.840毫克/升降至0.183毫克/升,COD从54.8毫克/升降至29.36毫克/升,水质透明度也有很大改善,从36.7厘米提高到90厘米左右。对重金属铜从0.57ppb降至0.32ppb,Pb0.14ppb降至0.06ppb,锌65.6ppb降至23.6ppb,镉0.14ppb降至O.03ppb等,从而使河水达到了渔业用水标准。根据实验结果,凤眼莲喂鱼后鱼类对重金属没有明显的二次富集现象,在鱼肉中重金属含量均在食品卫生标准(汞0.3毫克/公斤,铅2毫克/公斤、砷1毫克/公斤)以下。  相似文献   
100.
海湾扇贝对海水中镉的富集规律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季相山 《水产学报》2006,30(6):801-805
本文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研究镉暴露实验中海湾扇贝不同器官组织富集、排放镉的过程及影响因素。水体中镉通过被动扩散进入海湾扇贝鳃,根据吸附等温线并结合直线拟合结果得海湾扇贝鳃对镉的单层饱和结合量为2.12 μmol·g-1 干重。鳃对镉的富集量和富集速率与水相中镉浓度成正相关关系,最高浓度组(2 μmol·L-)的镉富集量和富集速率分别为(1.5±0.52) μmol·g-1 干重和(0.375±0.13) μmol·(g·d)-1。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海湾扇贝鳃、内脏和肌肉镉富集量逐渐增加,14 d(336 h)后,内脏和鳃中镉富集达到平衡,但肌肉中镉富集是否达到平衡,尚需进一步研究。盐度对海湾扇贝鳃、内脏和肌肉镉富集速率无显著影响(P>0.05)。富集在海湾扇贝体内的镉不断被排出,其中鳃的排放率最大,达到了38.3%,其次是内脏、肌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