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34篇
  免费   378篇
  国内免费   416篇
林业   506篇
农学   277篇
基础科学   224篇
  1143篇
综合类   1710篇
农作物   139篇
水产渔业   562篇
畜牧兽医   2459篇
园艺   78篇
植物保护   430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21篇
  2022年   218篇
  2021年   271篇
  2020年   221篇
  2019年   287篇
  2018年   174篇
  2017年   249篇
  2016年   323篇
  2015年   224篇
  2014年   272篇
  2013年   285篇
  2012年   428篇
  2011年   480篇
  2010年   380篇
  2009年   357篇
  2008年   372篇
  2007年   406篇
  2006年   357篇
  2005年   335篇
  2004年   267篇
  2003年   232篇
  2002年   174篇
  2001年   184篇
  2000年   146篇
  1999年   123篇
  1998年   105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内蒙古草原植被是一个极脆弱的生态系统,易受干旱等自然灾害影响。自1999年以来,全区大部分地区连续三年干旱和虫害(蝗灾),造成严重的草原退化和沙化。2002年后,内蒙古天然植被整体上有不同程度好转,草原生态环境有所改善。本文以锡林郭勒1999至2004年MODIS和TM影象数据和地面样点数据为依据,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揭示了锡林郭勒草地植被动态规律和变化趋势,并系统分析了草地植被发生的变化原因、驱动因素和机理,阐明了锡林郭勒盟典型区草地所面临的问题,以期为我区草原植被恢复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2.
A 2-year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relationship of plant yield responses to artificial infestations of the false chinch bug (FCB)Nysius raphanus (Howard) on spring canola in Colorado, USA. Yield losses were greater when infestation occurred at the early flowering stage (EFS) than at the early pod stage (EPS), in both 2001 and 2002. In the first trial in 2001, with infestations of 10, 20 and 40 FCB/head, the respective average yield losses over all cultivars were 43%, 68% and 69%,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the non-infested control at the EFS, but 11%, 26% and 23% at the EPS. In the second trial in 2001, with infestations of 10, 20 and 40 FCB/head, the respective average yield losses over all cultivars were 26%, 58% and 55% at the early EFS, but 35%, 20% and 35% at the EPS. Yield reductions from FCB infestation were lower in 2002 than in 2001. In the first trial in 2002, with infestations of 10, 20 and 40 FCB/head, the respective average yield losses of all cultivars combined were 31%, 51% and 68% at the EFS, and 13%, 32% and 18% at the EPS. However, in the second trial in 2002, with the same numbers of FCB per head, no yield reductions were observed at either EFS or EPS. The number of FCB causing 10% yield loss in the four trials ranged from 6.1 to 39.4 FCB/head (avg. 14.8) following infestation at the EFS and 15.4–109.8 (avg. 41.8) following infestation at the EPS. Cultivar responses to FCB may also influence FCB yield reductions. However, in these studies all eight tested cultivars sustained yield loss in at least one trial at some FCB infestation level. Variation between trials was substantial but a significant level of resistance to FCB injury did not occur among the tested cultivars. http://www.phytoparasitica.org posting Sept. 18, 2006.  相似文献   
143.
山地夏季人工草场山羊放牧适口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福州北峰的夏季人工草场,通过划区轮牧试验对山羊的适口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对杂交狼尾草、甘薯、百喜草等7种牧草进行的适口性评价,甘薯对山羊的适口性最好,表现为嗜食;对杂交狼尾草表现为喜食;羽叶决明、南非马唐、俯仰马唐对山羊的适口性较差.同样,山羊对百喜草、印度豇豆等牧草的不同生育期,其适口性系数也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44.
在重庆市万州区研制、改造楼式羊舍,推广退耕还林地种草和舍养羊综合技术.并测定羊舍的小气候环境,舍养羊的草料消耗量、粪污排放量,比较研究山羊舍养羊与放牧饲养的生长、繁殖、疫病、养殖效益和对生态的影响,为三峡库区等地推广示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5.
豪猪的人工繁殖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豪猪的自然资源,作者于1999年3月~2004年12月对豪猪的人工繁殖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雌豪猪的性成熟年龄为10~12月龄,雄豪猪的性成熟年龄为12~14月龄;豪猪全年均可发情交配,但以春秋两季为旺;豪猪的怀孕期为85~95 d;豪猪年产1~2胎,每胎1~4只。豪猪的繁殖率和幼仔的成活率都高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46.
对科尔沁地区碱化草甸草地翻耙补播沙打旺后的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生物活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翻耙补播改良后草地综合生产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土壤容重、pH、含盐量和碱化度降低,土壤含水量和孔隙度增加,土壤有机质和N、P、K等养分含量增加;同时,土壤微生物C、N的含量以及土壤酶的活性也得到较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47.
天峻县北部地区因受气候干旱、鼠虫危害等因素的影响,畜牧业生产逐年下降,通过对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北部地区今后走退牧还草或休牧育草路子的设想。  相似文献   
148.
都耀庭  张东杰 《青海草业》2006,15(4):35-37,28
通过调查资料分析,玉树县现有退化草地597533.3hm2,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43.56%。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是:超载过牧,鼠虫危害以及滥采乱挖等人为因素。并提出了加强草地建设,实施退耕还林(草),退牧还草和三江源生态保护治理等项目工程以及逐步完善和实行以法治草,建立人工草地等措施。  相似文献   
149.
高山草甸垂穗披碱草人工草地群落特征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江河源区人工草地建成后植被恢复效果、生长动态、植物群落特征、环境因子及其演替的分析表明:植物生长季节,垂穗披碱草人工、半人工草地地上生物量和高度的增长趋势符合“慢(初期)-快(中期)-慢(后期)”的S型规律,植被盖度的增长趋势符合“快(初期)-慢(中期)-慢(后期)”的规律。人工草地建植后第二年,物种多样性指数、生物量、优势种群特征、草场质量和土壤特征因不同草地类型而有所变化。人工草地在建成后4年内植物群落由“生产稳定性”急剧向“生态稳定性”转化,呈现出明显的退化态势,退化原因与毒杂草侵入和有效养分逐步匮缺有关。加强高寒地区人工草地建成以后的后期管理如灭杂、灭鼠、施肥和禁止放牧等,对防止人工草地退化,提高利用效率,保证垂穗披碱草人工草地生产稳定性与生态稳定性之间的平衡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0.
滩羊尿对典型草原三种草地植物生长的短期作用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不同尿液浓度和土壤含水量下,羊尿对典型草原植物茵陈蒿、委陵菜和狗尾草生长的短期作用特性。结果表明,不同施尿量施尿后1个月,狗尾草对羊尿沉积的响应为高尿液浓度负效应,低尿液浓度正效应;茵陈蒿和委陵菜为负效应。土壤含水量越高,羊尿对其分蘖(枝)的负效应越低。不同尿液浓度下,三种植物对羊尿响应的负效应顺序为茵陈蒿〉委陵菜〉狗尾草;且其分蘖(枝)对羊尿和土壤水分互作反应的正效应顺序为狗尾草〉委陵菜〉茵陈蒿。具体放牧过程中,可通过家畜适时饮水降低尿液浓度,以降低畜尿对草地的负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