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9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150篇
林业   62篇
农学   128篇
基础科学   184篇
  387篇
综合类   612篇
农作物   34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105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79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分析腹腔注射苦参碱前后昆明小鼠粪便和血浆代谢物的差异,并通过与此前16S rDNA测序结果联合分析探究苦参碱发挥药理作用的可能机理。将2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是苦参碱处理组(MT)和生理盐水处理组(NC)。苦参碱处理组每天腹腔注射40 mg·kg-1的苦参碱,连续给药5 d,每天给药2次。生理盐水处理组按照同样方式和体积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给药第6天,分别收集各组小鼠的粪便和血浆,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检测,并与苦参碱处理组肠道菌群的16S rDNA测序结果进行联合分析。苦参碱处理组的粪便及血浆中均存在显著差异代谢物,粪便中共鉴定出97种,血浆中有44种。聚类分析显示,粪便中苦参碱组有35种代谢物上调,104种代谢物下调;血浆中苦参碱组有20种代谢物上调,35种代谢物下调。KEGG通路分析显示粪便及血浆差异代谢物被映射到Protein digestion and absorption等代谢途径。与16S rDNA测序分析得到的显著差异菌种嗜酸乳杆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粪便及血浆代谢物与嗜酸乳杆菌存在相关性。苦参碱可调节昆明小鼠的体内代谢,在粪便和血浆中均存在显著差异代谢物。这些差异代谢物及与菌群之间的互作可能是其发挥药理作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32.
笔者从当前我国林草(牧)之间存在的矛盾及影响其有机结合的制约因素入手,分析了林草(牧)结合的可行性,进而提出了解决林草(牧)结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3.
配比施肥对南方红豆杉幼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配比施肥对2年生红豆杉幼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肥力中下,N、P及有机质含量稍低的情况下,N、P、K适当配比施肥能显著促进南方红豆杉生长,但过量施肥,则会抑制其生长.N、P、K不同配比施肥对南方红豆杉幼林生长的影响差异显著,施肥在抽梢长度、地径年生长量、分枝数和干物质积累(株干质量)上分别比CK高33.14%~80.77%、100.00%~161.90%、11.81%~47.17%和207.42%~325.05%.试验设置的15个配比处理中,以7号处理最佳,12号处理最差,前者在上述4个生长性状上分别较后者高47.63%、61.90%、35.36%和117.63%.P素对南方红豆杉幼林生长影响最大,缺P时增施N和K效果较差.N×P互作效应显著,配比施用N、P能显著促进南方红豆杉幼林生长.  相似文献   
34.
火炬松半同胞子代配合选择的遗传增益估算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以半同胞子代为材料,开展火炬松生长性状的评价并进行配合选择,在估算3种遗传力的基础上,估算配合选择的遗传增益.子代测定林分别建于广东英德(24°15'N,113°45'E)和浙江富阳(30°15'N,119°58'E)2个地点,包含24个共同家系,均来自广东英德火炬松种子园.子代林为随机区组设计,6次重复,英德试点为6株行式小区,富阳试点为8株行式小区.以SAS(R)/STAT统计软件的VARCOMP过程用限制性最大似然法估算的方差成分进行遗传力的估算.结果表明:6年生树高单株遗传力、家系内遗传力和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161、0.129和0.579,胸径遗传力分别为0.075、0.059和0.384,单株材积遗传力分别为0.104、0.082和0.471.用3个公式估算配合选择的遗传增益.在数据严重不平衡的情况下,3个公式估算的结果非常接近,显示了简便的估算公式,即利用家系遗传力和家系内遗传力以及相应的选择差进行估算的公式,具有实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35.
配方施肥对毛竹林新竹生长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3414"施肥试验,研究了不同N、P、K配方施肥对福建三明毛竹林新竹生长及竹林经济产出的影响。结果表明,N、P、K不同配方对新竹的成竹率、新竹胸径与新竹产量以及对竹林经济产出的影响差异显著。14个配方处理中,N2P3K2的新竹数最高,为对照的1.69倍;N2P2K2的新竹胸径和产量均为最大,分别为对照的1.09和1.91倍,且新竹叶片的N、P、K、Mg浓度最为均衡。该试验条件下,施尿素540 kg/hm2、硫酸钾135 kg/hm2、过磷酸钙450~675 kg/hm2,能较为有效地促进新竹生长与产量持续。各配方施肥对毛竹林的增产幅度为18.1%~192.4%,增产效益明显,N2P2K2的竹林产值最高,是对照的2.92倍,资金产出率(产投比)前3位为N2P2K2、N2P3K2和N2P2K3,分别是3.83,3.43和3.26,N素对新竹生长的影响最大,缺N素、P素试验的资金产出率低于无施肥处理。  相似文献   
36.
运用实地调查的方法,对藏北草原牧业户和兼业户进行比较分析和回归分析,以期提高人们对藏北草原牧民生计状况的认识,并对藏北草原牧民生活水平提升和收入增长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班戈县牧业户呈现"低质化"特征;兼业户的资本禀赋要好于牧业户;拥有较多自然资本和经济资本的牧户习惯于以单纯依靠牧业收入作为其生计策略;拥有较多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的牧户更愿意选择多种经营方式来获取更多收入;物质资本对牧户生计策略的影响最为显著,社会资本显著程度不高,而人力资本存量偏低。总体来说,牧民生计在提升藏北草原牧民生活水平和促进牧民收入提高过程中显得更加急迫和重要。  相似文献   
37.
分形理论在土壤肥力研究中的应用与前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蒋先军  李航  谢德体  魏朝富  熊海灵 《土壤》2007,39(5):677-683
分形理论的提出对于定量描述复杂的、高度不规则的系统特征与机理提供了方法.本文从土壤腐殖质、土壤微生物、土壤团聚体等方面回顾了分形理论在土壤肥力研究中的主要结果:土壤腐殖质胶体在不同条件下形成不同分形特征的聚合物;同一种微生物可能形成具有不同分形特征的结构;土壤中的有机无机胶体在不同条件下凝聚成不同的团聚体,从而形成不同的土壤结构并对其肥力功能产生影响.我们认为分形理论在探索土壤的形成过程和肥力功能上将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如团粒结构体的形成可能是由土壤胶体分形凝聚而成;土壤中的活性有机质有逐渐老化的现象,可能和腐殖质胶体由结构疏松的分形结构向普通团聚体过渡的过程有关;土壤微生物在不同微环境下具有不同的分形特征,可以推测在各种土壤过程(包括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化学过程)中它们的功能也可能是不一样的.此外,土壤结构的开放程度决定孔隙、水分以及空气的分布,从而决定了微生物的生存空间.所以土壤结构体对微生物空间分布的影响也是将来该领域值得研究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38.
水资源联合调度模型在额济纳绿洲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日趋缺水的额济纳绿洲,进行河水与地下水进行联合运用的目的是:减少水资源浪费,恢复生态水位,保护绿洲。按照国家水利部(1997)496号文件:《现状工程条件下黑河干流水量分配方案》(简称“97甘蒙分水方案),不同保证率下分配给内蒙古的水量。根据狼心山水文断面入境水量丰枯变化的分析结果,建立水资源联合调度模型,对四种不同来水方案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执行“甘蒙分水”,采用内蒙长衬砌渠道输水,当保证率P=50%时,入境狼心山水量为7.527×108m3,到2020年地下水位埋深回升到2.35m,相应绿洲面积将扩大到5005.01km2,绿洲植被总盖度可达到58%。基本满足天然非灌溉林草的需水,逐步回补到生态要求的限定水位,使绿洲逐步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39.
【目的】气候变化导致全球变暖,高温、干旱等极端天气频发,且生产中高温干旱时常相伴发生。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生育时期高温干旱复合胁迫影响夏玉米产量和光合特性的生理机制。【方法】选用DH605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生育时期高温(T)、干旱(D)以及高温干旱复合(T-D)处理。2019年于三叶期(V3)、拔节期(V6)和抽雄期(VT)进行,2020年于三叶期(V3)、大喇叭口期(V12)和抽雄期(VT)进行,以自然温度和正常水分处理为对照(CK)。研究不同生育时期高温干旱复合处理对夏玉米产量、光合特性以及干物质的积累与分配的影响。【结果】不同生育时期高温干旱复合胁迫处理后,夏玉米LAI和SPAD值均显著降低,光合性能下降,净光合速率(Pn)显著降低。其中VT时期复合胁迫对Pn影响最显著,VT时期的T-D处理的Pn较CK平均下降39.0%,且高温干旱复合处理后夏玉米净光合速率的下降幅度大于高温、干旱等单一胁迫。高温干旱复合处理引发夏玉米光合性能降低,导致夏玉米干物质积累能力及向籽粒分配比例的下降,进而导致产量显著降低。2019年V3、V6、VT时期的T-D处理的产量较CK分别降低27.4%、18.3%和66.5%;2020年V3、V12、VT时期的T-D处理的产量较CK分别降低14.5%、14.6%和68.7%。【结论】不同生育时期的高温干旱复合胁迫导致夏玉米叶面积指数和叶绿素含量降低,气体交换受抑制,光合性能下降,导致光合同化物的积累与分配受阻,产量显著降低。其中,抽雄期遭受高温干旱复合胁迫后对夏玉米产量和光合特性的影响最大,且复合胁迫对其影响大于单一胁迫。  相似文献   
40.
【目的】针对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稻麦轮作区常年浅耕与不合理施肥导致的土壤犁底层增厚与土壤板结的问题,研究深耕(打破部分犁底层)与施肥方式对稻田土壤容重、土壤紧实度、土壤水分渗漏量、氮素淋溶量及氮素形态的影响,阐明稻田氮素淋溶量与耕作、施肥方式的响应机制,为稻田合理耕层构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基于2015年安徽省舒城县设置两种耕作方式(旋耕12 cm、深翻20 cm)、3种等氮量施肥方式(仅施化肥处理T1、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处理T2、有机与无机肥配施处理T3)的田间定位试验,2019—2020年监测土壤容重与紧实度以及稻季水分渗漏与氮素淋溶量。(2)通过原状土柱模拟试验,研究深翻30 cm(打破犁底层)对稻田水分渗漏量的影响。【结果】(1)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深翻20 cm较旋耕12 cm降低了耕层土壤容重与紧实度,但没有显著增加水稻生育期的水分渗漏量,仅在分蘖期增加7.4%,孕穗期之后无显著影响。(2)土柱试验结果显示,深翻30 cm(打破犁底层)水分渗漏量较旋耕12 cm和深翻20 cm显著增加,淹水时分别增加19.0%与11.0%,非淹水时分别增加23.0%与21.5%。(3)田间试验水分渗漏液中的氮素主要以硝态氮的形式存在,T3较T1和T2处理在水稻进入孕穗期后显著降低渗漏液中硝态氮的浓度;各施肥处理间铵态氮浓度差异不显著。(4)从整个水稻生育期看,两种耕作方式对氮素淋溶量影响不显著,而3种施肥方式下氮素淋溶量存在明显差异,T3处理降低了氮素淋溶量。深翻条件下T1、T2与T3处理氮素淋溶量分别为10.69、11.74和9.14 kg N·hm-2,旋耕条件下分别为9.83、11.21和8.58 kg N·hm-2。【结论】深翻20 cm可以改善土壤物理性状,但不会增加土壤水分渗漏及氮素淋溶;相同耕作方式下,有机与无机肥配施不会增加土壤水分渗漏与氮素淋溶。因此,在长江中下游黏质且犁底层厚(如红黄壤型)的水稻土区,部分打破犁底层,有机与无机肥配施,可构建深厚肥沃的耕作层,且不会增加水分渗漏和氮素的淋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