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5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2篇
  52篇
综合类   31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为了研究成渝城市群建设和发展对川东北地区人口分布的影响,基于川东北地区2000—2014年人口数据,利用空间自相关和人口重心迁移模型对川东北地区人口分布时空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从人口总量变化来看,2000—2014年川东北地区人口数量增加了195.1万人,年均增长率达5.56‰;(2)川东北地区的人口主要集中在南充市、广安市和达州市西南方向的部分县域,即川东北地区的东南方向;(3)全局空间自相关结果表明,川东北地区的人口在空间上呈正相关,空间集聚性显著;从局部来看,2000—2014年,人口空间聚集的局部特征逐渐减弱。2014年,局部聚类不显著;(4)2000—2014年,川东北地区人口重心总体上表现为由西北方向向东南方向迁移的趋势。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索重庆市农产品产地大气降尘时空变异。[方法]采用地统计学方法和地理信息系统,研究重庆市农产品产地大气降尘的时空变异特征。[结果]大气降尘季节均值符合高斯模型,具有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4个季节降尘量符合高斯或球状模型,具有中等空间相关性。通过普通克里格插值研究发现,重庆西南部江津区大气降尘量最高,向北、东方向逐步降低。同时,大气降尘量呈现夏季最高,春季次之,秋冬季最低的规律。以江津区为中心的渝西地区应作为大气降尘污染的重点控制区。[结论]该研究可为农田重金属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3.
广东荔枝园土壤养分肥力时空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集广东省荔枝主产区果园土壤样本208个,评价土壤养分肥力现状,并与项目组2004年荔枝园土壤调查结果相比,探讨养分肥力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荔枝果园土壤整体肥力较低且不平衡;不同荔枝主产区土壤养分肥力状况差别很大,镁是荔枝园土壤最普遍缺乏的元素,钙次之;与2004年调查结果相比,荔枝园土壤养分肥力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主要表现为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效钙、有效镁、有效锌明显下降,有效硫、有效硼有所提高,有机质变化不大,从化肥投入量、中微量元素投入意识和荔枝种植模式三方面探讨了时空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4.
对黄土丘陵区退耕地景观不同尺度的植被特征中的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物种均匀度,土壤特征中的有机质、全N和全P含量的相关关系和时空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尺度退耕地的植被指数小于流域尺度,但具有更大的变异性。两种尺度上物种丰富度与物种均匀度之间、物种多样性与物种均匀度之间均存在接近显著或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有机质含量与全N含量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区域尺度和流域尺度退耕地的植被特征与土壤养分含量具有不同的时空格局,但并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说明黄土丘陵区退耕地植被特征和土壤养分含量可能受控于别的环境因素或干扰过程,导致了其植被特征与土壤养分特征的时空差异性。  相似文献   
95.
香蕉园土壤养分肥力时空变化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香蕉园土壤养分肥力的研究是制定香蕉养分管理策略的基础。本研究采集了广东省香蕉主产区果园土壤样本110个,评价土壤养分肥力现状,并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相比,探讨养分肥力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香蕉园土壤养分肥力整体上较高,缺素少,而硼是普遍缺乏的元素;与20世纪80年代初相比,香蕉园土壤养分肥力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主要表现为有机质明显下降、有效磷和速效钾的显著提高。从化肥消耗量变化、施肥结构及香蕉种植模式三方面探讨了时空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6.
Landscape genetics is an emerging interdisciplinary field that combines methods and concepts from population genetics, landscape ecology, and spatial statistics. The interest in landscape genetics is steadily increasing, and the field is evolving rapidly. We here outline four major challenges for future landscape genetic research that were identified during an international landscape genetics workshop. These challenges include (1) the identification of appropriate spatial and temporal scales; (2) current analytical limitations; (3) the expansion of the current focus in landscape genetics; and (4) interdisciplinary communication and education. Addressing these research challenges will greatly improve landscape genetic applications, and positively contribute to the future growth of this promising field. Participants of the Landscape Genetics Research Agenda Workshop, held at the 2007 World 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Landscape Ecologists (IALE), in Wageningen, The Netherlands: Paul Arens, Pascal Campagne, Virginia H. Dale, Alfredo G. Nicieza, Marinus J. M. Smulders, Edoardo Tedesco, Hongfang Wang, Tzeidle Wasserman.  相似文献   
97.
为研究氯吡脲对葛根Ptexp1基因表达影响及其与产量和品质的相互关系,揭示氯吡脲对葛根产量和品质影响的分子机制,本研究以‘桂葛1号’粉葛幼叶为材料,采用PCR同源克隆和RACE技术,克隆得到葛根expansin基因,命名为Ptexp1(GenBank登录号:MK169414)。该基因cDNA全长1063 bp,开放阅读框为91~846 bp,编码251个氨基酸,预测其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26.78 kD和8.37,在64~149 aa和160~237 aa有DPBB_1和Pollen_allerg_1两个保守的蛋白质结构域。该基因与其他植物的expansin-A8基因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高度同源,其中与大豆、绿豆和豇豆expansin-A8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高达94%、92%和91%,与鸡血藤、大豆、豇豆和相思子expansin-A8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高达97%、95%、94%和93%。以葛根18S作为内参基因,Ptexp1基因在葛根膨大期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为块根>根蔸>叶>茎,与不同部位发育表型吻合。1 mg/L氯吡脲处理显著提高该基因在块根、根蔸和茎的表达,但对叶片表达的影响不显著,与其处理显著提高块根、根蔸和茎的形态指标相吻合。本研究为氯吡脲调控葛根膨大的作用机理、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分子机制及其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
何飞  吴鸿华  李江南  肖依林  吴林  何启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775-1779,1781
运用距平、线性回归、最小二乘法和趋势分析等方法,对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4个气象站1970-2009年月平均气温和降水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70-2009年贺州市气温呈现统计意义上的变暖趋势,其中20世纪70和80年代气温相对较低,90年代和21世纪前9年则较高,21世纪前9年年均气温比多年平均值高0.36℃。1970-2009年,贺州市年、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气温每10年分别升高0.23、0.30、0.08、0.28、0.30℃,升温幅度东北高中西部低,春季升温幅度最大,秋季次之。贺州市年降水20世纪70、90年代相对偏高,在80年代和21世纪前9年偏低,其中80年代比多年平均值少117.80mm,90年代比多年平均值高119.35mm。1970-2009年贺州市年、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降水量每10年分别为减少35.88、34.32、-31.51、15.30、8.97mm,1970-2009年贺州市降水量没有显著的长期变化异常,夏季降水量表现出非统计意义的上升趋势,其他季节均表现出非统计意义的下降趋势;贺州市降水量的减少速率表现为从南向北依次递减。  相似文献   
99.
李宇  杨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4):2339-2341,2382
利用重庆市主城区1988、2000、2007年3期TM影像,通过监督分类和目视解译相结合获取3期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基于地学信息图谱分析方法,合成了一系列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图谱及转移矩阵,定量分析了重庆市主城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和变化过程。结果表明,重庆主城区在1988~2007年20a间土地利用格局发生显著变化。在1988~2000年间,灌木林大幅度减少,减少面积达760.59 km2,旱地增长幅度达829.31 km2。在2000~2007年间,旱地大幅度减少达428.80 km2,而灌木林增长了206.03 km2。1988~2007年,水体整体变化不大,有林地开始呈现增长趋势,城市建设用地一直呈增长趋势并且在2000~2007年的增长速度明显大于1988~2000年,表明重庆市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速。  相似文献   
100.
为提高枣棉间作系统内肥料管理水平,在棉花不同物候期,测定系统内土壤养分的空间差异性。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随棉花生育进程基本呈增加的趋势,且枣树西侧的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高于东侧,并且0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