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3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6篇
  20篇
综合类   23篇
农作物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以黄土高原苹果园果树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集水阻渗技术调控下土壤水分、矿质氮含量的变化,探索适宜旱区果园可持续发展的防渗聚水技术。结果表明:起垄覆膜处理(Ⅰ)、防渗层处理(Ⅱ)和起垄覆膜加防渗层处理(Ⅲ)均能增加0~3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减少土壤硝态氮含量。处理Ⅲ总体效果最好,能够增加9.60%土壤含水量,减少57.15%土壤硝态氮含量;处理Ⅰ使0~2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均匀增加7.73%,硝态氮含量均匀减少60.08%;处理Ⅱ能够增加0~40 cm表层土壤7.37%的土壤含水量,减少40~200 cm中层土壤74.38%的硝态氮含量。研究表明,不同集水阻渗技术通过改变水分的时空分布、减少硝铵态氮的淋溶从而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其中起垄覆膜加防渗层处理结合了起垄覆膜与人工防渗层两种技术的优点,能够有效调控土壤水分运动,减少硝态氮深层淋溶,是黄土高原改善土壤水肥状况、增加果园产量、使果业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2.
针对我国雪茄烟叶种植苗床整理阶段工序繁琐、农艺要求高、工作量大、效率低且缺乏专用机具,现有其他作物的苗床整理机具主要适用沙壤土的作业环境且多采用被动起垄,在我国雪茄烟叶种植区域偏黏性土质工况下起垄效果差的问题,结合雪茄烟叶根系生长特点与苗床农艺要求,设计了雪茄烟叶可调式苗床起垄铺膜机,可实现旋耕、深施肥、起垄、铺膜和膜边覆土的一体化作业。根据起垄成形原理及垄形要求,确定了旋耕集土作业参数,对整形镇压辊进行了结构设计及力学分析,阐述了苗床高度调节原理,匹配了机具前进速度、旋耕集土起垄装置转速与整形镇压辊转速之间的速度关系,并结合地膜破损条件和膜边覆土影响因素,分析确定了压边轮和覆土圆盘的结构及工作参数。田间试验表明,作业后垄体的平均垄高为277.4 mm、垄基宽为701.8 mm、垄距为1 230.2 mm、垄沟宽为514.4 mm,垄高、垄基宽、垄距及垄沟宽的稳定性系数均大于94%;两种工况下的平均膜边覆土宽度分别为71.7、75.6 mm,稳定性系数分别为88.87%、87.00%,各项试验指标均满足雪茄烟叶种植要求。  相似文献   
63.
为了改善烟株大田生长状况,于2014年4月在云南省砚山县研究了起垄高度(20、30、40 cm)和施肥方式(单层条施、"101"施肥、环状穴施)对云烟87各生育期农艺性状和烤后烟叶(C3F)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并测定了10、20 cm垄体土层的温度和含水率。结果表明:垄体温度有随垄高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这种变化随时间变化而逐渐减小;土壤含水率有随垄高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垄体土壤越深,含水率越低;起垄高度30 cm各处理的株高、最大叶长、最大叶宽高于其它起垄高度处理;而施肥方式以"101"施肥和环状穴施为优。烤后烟叶产量各处理差异不大,产值以30 cm×"101"施肥处理最高。  相似文献   
64.
为研究间作对土壤侵蚀的调控机制,采用人工模拟降雨方法分析了生育期内玉米马铃薯间作及起垄在不同降雨强度(40,80 mm/h)和坡度(10°,15°)下的降雨入渗规律。结果表明:(1)生育期内同一坡度同一降雨条件下玉米马铃薯间作的降雨入渗结束时间比单作玉米推迟,入渗开始时间差别不明显;玉米马铃薯间作的入渗量高于单作玉米(P<0.01),而与单作马铃薯差异不显著(P>0.05)。生育期内40,80 mm/h雨强下间作的入渗量比单作玉米分别增加了25.75%~69.07%和21.76%~50.95%。同一雨强下间作的入渗速率高于单作玉米,但与单作马铃薯差别不明显。(2)生育期内间作高垄的入渗量高于间作低垄(P>0.05)、单作玉米高垄(P<0.01)和单作玉米低垄(P<0.01)。生育期内40 mm/h雨强下间作高垄、间作低垄、单作玉米高垄的入渗量分别比单作玉米低垄增加了10.10%~28.14%,25.75%~65.96%,41.59%~75.46%;80 mm/h雨强下间作高垄、间作低垄、单作玉米高垄的入渗量分别比单作玉米低垄增加了9.12%~18.03%,21.76%~44.34%,36.45%~57.05%。间作增加了降雨过程中水分的渗入,减少地表径流的发生,为深入认识作物栽培控制土壤侵蚀的机理提供参考依据。此外,间作条件下起垄能有效增加降雨入渗量,这对于区域水资源管理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5.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地膜覆盖、不同追钾时间及揭膜后不同培土次数对烤烟光合特性、钾含量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较其他处理,黑白配色膜覆盖+移栽后30 d追钾+揭膜后培土2次处理显著增强烟叶光合性能,助于烤烟干物质的积累,且其烟叶钾含量及积累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常规化学成分最协调,产量产值最高。就追钾时间而言,普通白膜覆盖在移栽后45 d追钾比移栽后30 d追钾效果更佳,而黑白配色膜覆盖在烟苗移栽后30 d追钾肥却比移栽后45 d追钾效果要佳。较揭膜后培土1次处理,揭膜培土2次的处理更有利于烟株的生长发育。综合分析可得,对砂质壤土而言,黑白配色膜覆盖+30 d追钾+揭膜后培土2次的栽培方式能有效增强烟株光合性能,提高烟叶钾含量及产质量。  相似文献   
66.
草莓产业已成为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然而草莓生产的大部分环节仍然以人工为主,尤其是起垄环节。本研究针对京郊缺乏草莓专用高效起垄机的问题,开展对比试验,从作业效率、作业效果和作业成本等方面测试3台不同类型的起垄机。试验表明:3台机器中,日本生产的K802P型草莓开沟起垄机所起的土垄高度达33.9cm,且土垄紧实未出现塌陷现象,能够满足京郊草莓的农艺种植要求,相较于传统人工作业,作业效率提高10倍以上,生产成本减少3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67.
在半干旱区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模式下,以马铃薯品种新大坪为试验材料,通过在幼苗生长期揭膜(T1),现蕾期揭膜培土(T2)和不培土(T3)、盛花期揭膜培土(T4)和不培土(T5)、块茎增长期揭膜(T6)、全程不揭膜(CK)7个管理模式,对耕层土壤酶活性的动态影响、土壤酶活性及产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揭膜时期的选择对土壤酶活性的变化影响较大。在马铃薯苗期开始揭膜会使过氧化氢酶活性总体上保持一个较高的水平,现蕾期揭膜能够显著增加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转化酶活性均以马铃薯生长中后期高于生长前期;在现蕾期进行揭膜及培土能增加土壤转化酶、磷酸酶活性,但会降低脲酶活性;在盛花期揭膜及培土有助于增加土壤脲酶活性。在马铃薯整个生育期,过氧化氢酶活性与脲酶、磷酸酶活性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脲酶和磷酸酶活性达到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在各生育期各处理土壤酶活性与产量之间均未达到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8.
通过对麻栎平床垄播育苗密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播种量的大小对麻栎苗高生长影响不大,对地径生长量影响较大,最终对Ⅰ级苗率的影响最大;选取播种量900.9~1 201.2kg?hm-2较为科学合理;麻栎育苗前期要注重氮、磷、钾肥的配合使用,中期需要增加氮肥的施用量,后期要注重磷、钾肥的施用量,以增加苗木木质化,立秋后做好防止徒长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69.
起垄方式和种植密度对浓香型有机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浓香型有机烟叶适宜的栽培方法,在河南省叶县浓香型有机烟叶种植基地,通过田间小区随机试验,以纯施化肥处理为对照(CK),研究了起垄方式(一垄单行和一垄双行)和种植密度(16500株/hm2和20000株/hm2)对有机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纯化肥处理相比,有机烟叶处理产量显著降低,上等烟比例、中上等烟比例和均价显著提高;4个有机烟处理间上等烟比例、中上等烟比例、均价无显著差异,产量和产值以一垄双行+20000株/hm2处理最高(分别为2351.45 kg/hm2和58621.65元/hm2),显著高于其他3个处理。与纯化肥处理相比,有机烟叶外观质量、常规化学成分、感官质量显著改善;但4个有机烟处理之间外观质量、常规化学成分无显著差异,烟感官质量方面以一垄双行+20000株/hm2处理最好,一垄单行+20000株/hm2处理最差。综合考虑烟农经济效益和烟叶品质,在河南浓香型烟区,有机烟叶栽培以一垄双行+种植密度20000株/hm2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70.
为了给优质高香气烟叶生产提供技术支撑,以河南南阳烤烟为试材,共设5个处理:①常规栽培方式(CK);②平栽二次培土成垄,钾肥作基肥1次施入;③平栽二次培土成垄,钾肥分次施用(钾肥60%作基肥,20%于团棵期追施,20%于园顶期追施);④低起垄二次培土成垄,钾肥作基肥1次施入;⑤低起垄二次培土成垄,钾肥分次施用(钾肥60%作基肥,20%于团棵期追施,20%于园顶期追施),研究起垄方式和钾肥使用方法对烟叶内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培土成垄和钾肥分次施用可以使烟叶中性致香物质总量增加,各处理烟叶中类胡萝卜素类、苯丙氨酸类、棕色化产物、新植二烯等致香物质含量均较对照有很大提高,其中以处理⑤最高,其致香物质总量达到了2 042.25μg/g。(2)钾肥施用方法相同,低起垄培土成垄处理的烟叶中性致香物质总量高于平栽培土成垄处理;起垄方式相同,钾肥分次施用对致香物质总量的影响大于钾肥作基肥1次施入。综合分析认为,各处理对烤烟烟叶内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处理⑤>处理③>处理④>处理②>处理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