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4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21篇
林业   228篇
农学   58篇
基础科学   267篇
  210篇
综合类   598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48篇
园艺   43篇
植物保护   6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91.
浅论商洛山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正确把握合理利用土地的含义、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性及土地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出发,客观地分析了商洛山区土地资源特点及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地区实际提出通过科学规化、强化管理,以经济手段调控土地利用,实行建设用地有偿使用,充分利用存量土地等措施,以期获得土地利用的最佳综合效益,进而促进商洛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2.
灌区水情无线数传实时监控的内容与方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实现灌区的现代化运行管理,对灌区水情自动监测的内容和方法作了研究。利用现代传感、计算机、通信及网络技术,可有效可靠地实现灌区水情数据和运行的自动监控。利用软件技术可方便地满足各种用水管理要求。  相似文献   
93.
报道了以观测记录和拍照方式研究多功能高分子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生长和繁殖的影响结果,分别用玉米生长、结实和产量指标、玉米品质指标以及经济效益指标与对照比较以评定试验效果。结果显示,施用试剂有利于玉米的营养和结实生长,使玉米产量增加11.06%、品质有所改善(试验组玉米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有所提升),经济效益有所提高,仅仅考虑增产就净增产值607.95元/hm2。  相似文献   
94.
为了降低井灌区的运行管理费用,提高区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井灌区运行的科学管理水平,利用计算机技术、单片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结合地下水位预报模型,开发研制了井灌区井群无线自动控制系统。系统可根据区域水资源状况、机井工程布局及灌溉配水计划,设定系统运行参数,自动对井群系统运行进行控制、监视、计时计费和事故处理。  相似文献   
95.
SIDD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我国现阶段灌区管理现状,介绍了国外代表性的灌区管理模式,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种较为先进的农业灌溉管理模式,即体现经济自立,视水为商品的SIDD模式,并根据国内几个灌区SIDD的实践,评价了SIDD试点的成效,探索了存在的典型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96.
对南岳不同类型的林地的水文———物理特性 ,即土壤团聚体含量、水稳性指数、土壤入渗特性、土壤贮水特性的测定来反映不同类型林地土壤的抗冲抗蚀能力、土壤渗透能力及涵养水源能力 ,从而揭示不同植被———土壤系统对生态环境因子———水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
通过对黑河流域大满灌区灌溉试验,测定了不同生育年龄甘农3号苜蓿Medecago sativacv.GannongNo.3地上生物量,经统计分析建立了苜蓿地上生物量年际动态和不同生育年内各茬间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年际间各茬产量在不同水分处理下水分利用效率存在明显差异。不同水分处理下产量的变化呈高-低-高的“S”型变化,确定了苜蓿地的高效灌溉时期为现蕾-开花期,优化灌溉定额为520 mm,为苜蓿高产节水灌溉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8.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通过改变土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影响地区生态系统的安全与健康程度。基于甘州区2001-2008年的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建立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指标,结合马尔可夫概率转移矩阵,对该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效益风险及其社会影响进行综合评价。同时,借助GIS技术与相关统计分析方法,对甘州区2008年土地利用/覆被现状存在的生态风险进行空间量化分析。研究表明:① 2008年,甘州区土地利用/覆被存在的生态风险集中在耕地和未利用地,两者的比例占全区总面积的87.32%;② 甘州区土地利用类型研究期内发生了复杂的相互转换,地类交错地带生态风险尤为显著;③ 土地利用程度指数的上升,反映出土地利用的广度、深度不断增加,土地利用处于发展期;④ 甘州区2008年较2001年的土地综合风险指数有所上升,人类活动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区域潜在的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99.
为给植被生态保护和植物群落后期的结构调整提供理论依据,选择贵州茅台水源功能区典型植物群落样方57个,采用TWINSPAN分类和DCA排序对茅台水源区植物群落分类、植物群落、物种与环境间的生态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TWINSPAN分类将57个样方划分为11个群丛,并在样方DCA二维排序图上得到了很好的印证。2)群落样方DCA排序表明,土壤水分和坡向是贵州茅台水源功能区植物群落分布的主导因子。3)物种DCA排序表明,土壤水分和光照对植物分布起关键作用,排序轴对角线反映群落中物种在各群落类型中的替代关系。群落样方、物种DCA的排序结果揭示了物种的分布格局和群落的分布格局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00.
湖北省夷陵区新农村建设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问卷调查与实地调研,对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夷陵区新农村建设中经济发展水平总体较高,但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失衡现象,农业生存结构亟待调整;乡风、村容建设及农村文化软实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农业技术的缺乏和农民知识文化水平较低是制约经济发展和乡风、村容建设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