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9篇
林业   7篇
农学   36篇
基础科学   4篇
  155篇
综合类   125篇
农作物   34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27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61.
[目的]研究磷酸二氢钠对盆栽雪菊(Coreopsis tinctoria)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方法]设置6个不同NaH_2PO_4处理水平,分别为0、0.1、0.2、0.3、0.4、0.5 g/kg,分析不同施磷条件下雪菊的植株性状、产量。[结果]施用0.3 g/kg NaH_2PO_4,盆栽雪菊植株生理性状最佳;施用0.5 g/kg NaH_2PO_4,植株性状最差。施用0.3 g/kg NaH_2PO_4,7—9月盆栽雪菊总鲜花产量和总干花产量最高。特别9月表现最突出,8月次之,7月最低。[结论]施用磷肥可以显著影响盆栽雪菊的生长和产量,该研究可为盆栽雪菊的磷肥施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2.
一株溶磷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溶磷能力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有机磷液体培养基进行生物富集,无机磷固体培养基平板稀释法进行分离筛选,分离到一株具有溶磷能力的菌株PSFM,经过形态观察和核糖体间隔区ITS扩增序列分析,确定该菌株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以Ca3(PO4)2为唯一磷源的液体培养基接种参试菌株PSFM,在28℃,180r/min条件下通过不同时间取样测定培养液的pH、速效磷含量,同时研究溶磷真菌PSFM的生长动态及在固体平板上的溶磷能力。结果表明,PSFM菌株具有高效溶磷能力,培养144 h溶磷量达到511.28 mg/L,继续培养菌株溶磷能力降低;溶磷菌株的培养液中pH值随溶磷量的增大而下降,在144 h时该培养液的pH值降到2.03,以后仍继续保持在低pH值水平。对供试菌株PSFM的生长曲线研究发现其在第6天时菌丝体重量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63.
溶磷菌分泌有机酸与溶磷能力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英  芦光新  谢永丽  姚拓  荣良燕  朱颖 《草地学报》2015,23(5):1033-1038
为了研究溶磷菌的溶磷机理,探究溶磷菌分泌有机酸的种类和数量与溶磷能力的相关性。利用PKO无机磷液体培养基对筛选自兰州周边的苜蓿(Medicago sativa)、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和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根际的6株溶磷菌进行液体培养,采用钼蓝比色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溶磷量及分泌有机酸的种类和数量。结果表明,各菌株溶磷量差异显著(P<0.01),有效磷增量在106.53~373.44 mg·L-1之间。供试菌株分泌有机酸的种类主要有草酸、酒石酸、苹果酸、乳酸、乙酸、柠檬酸和丁二酸等,但分泌有机酸的种类和数量差异较大。溶磷菌的溶磷量与总有机酸量间存在一定相关性,但有效磷增量并不完全由总有机酸量来决定,有机酸的种类和数量对溶磷量也有一定的影响,各种有机酸对溶磷量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4.
万大群 《农技服务》2010,27(11):1411-1412
利用"3414"试验设计,研究了施用氮、磷、钾肥对中浙优1号水稻叶瘟病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中浙优1号叶瘟病情指数与氮、磷肥施用量呈正相关,与钾肥施用量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165.
不同叶用芥菜品种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5个叶用芥菜品种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3种类型的15个叶用芥菜品种均含有16种氨基酸,其中7种为人体必需氨基酸,氨基酸总量较高的品种其必需氨基酸、甜味氨基酸、苦味氨基酸含量也相应较高。同时,15个叶用芥菜品种VC、Ca、P、Fe等营养成分含量也较高,其中VC含量为1 362~2 428 mg·kg-1(FW),Ca含量为1 002.9~1 872.9 mg·kg-1(FW),P含量为250.7~656.9 mg·kg-1(FW),Fe含量为17.4~32.4 mg·kg-1(FW)。  相似文献   
166.
试验以黑河36、克山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磷肥用量对大豆的影响。结果表明,黑河36、克山1号施纯磷80kg/hm2时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67.
许海娟  王锐  魏世勇  方敦  杨小洪 《土壤学报》2019,56(6):1381-1389
制备了蒙脱石-针铁矿复合体(Mt-Goe)和蒙脱石-非/弱晶质氧化铁复合体(Mt-HFO),研究了它们的结构、表面性质及其对无机磷酸盐(Pi)和植酸(IHP)的吸附特性。结果显示,Mt-Goe中少量羟基铁离子进入了蒙脱石晶层间导致其层间距增大,针铁矿颗粒较好地包被在蒙脱石外表面;Mt-HFO中蒙脱石层间则发生了Fe~(3+)水解,生成了(羟基)铁氧化物,并在蒙脱石表面形成非晶质氧化铁颗粒。蒙脱石、Mt-Goe和Mt-HFO的比表面积分别为258.7、185.4和226.4 m~2·g~(–1),其表面分形度、等电点和表面羟基含量均依次升高,pH5.5时的表面Zeta电位分别为–46.1、–13.6和–19.4 mV。3种样品对Pi和IHP的吸附模式以匀质性表面单层吸附为主,Langmuir饱和吸附量(qmax)和吸附亲和力均表现为由大到小依次为Mt-HFO、Mt-Goe、蒙脱石。3种样品对Pi和IHP的动力学吸附过程适合用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描述,其速率常数由小到大依次为Mt-HFO、Mt-Goe、蒙脱石。与吸附Pi相比,3种样品吸附IHP的动力学速率常数明显减小,吸附量明显增大;Mt-HFO对IHP的吸附速率尤其缓慢,而吸附量远大于对Pi的吸附量。  相似文献   
168.
马垒  郭志彬  王道中  赵炳梓 《土壤学报》2019,56(6):1459-1470
磷素缺乏是砂姜黑土区作物生产的重要限制因子,然而不同磷肥施用量如何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尚不清楚。以安徽蒙城氮磷钾肥肥效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选取P0(不施磷肥)、P1(P2O545 kg·hm~(–2))和P2(P2O590kg·hm~(–2))三个磷肥施用梯度,明确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及细菌群落结构之间关系。研究表明长期施用磷肥显著提升土壤肥力:与P0相比,P2处理土壤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全磷、有效磷和铵态氮分别增长10.33%、31.36%、40.00%、384.19%和79.49%。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是砂姜黑土中的优势菌,相对丰度分别为40.16%、19.75%和14.91%。长期施用磷肥可显著提高细菌多样性,改变细菌群落结构:P1和P2处理中的香农指数分别较P0处理提高2.49%和4.52%;具有溶磷作用的3个门(放线菌门、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3个属(Terracoccus、Flavisolibacter和Arthrobacter)相对丰度随磷肥施入而显著升高,而一些寡营养型细菌(绿弯菌门(Chloroflexi)和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具有反硝化作用(Kaistobacter和Rhodanobacter)和固氮作用(Bradyrhizobium和Burkholderia)的细菌相对丰度则在P2处理中显著降低。主坐标和多元回归树分析表明可溶性有机碳和全磷是导致不同磷肥处理中细菌群落结构差异的主要因素。b-葡糖苷酶、蛋白酶和脱氢酶等活性均随磷肥施入量增加而显著升高,酸性磷酸酶活性则没有显著变化。上述四种酶活性均与拟杆菌门、Flavisolibacter属等在施磷处理中富集的微生物成显著正相关。以上结果表明长期施用磷肥导致的土壤理化性质变化驱动土壤细菌群落变化,从而提高与碳氮循环转化相关微生物活性,其中可溶性有机碳和全磷是导致细菌群落结构改变的关键理化因子。  相似文献   
169.
In this study,10 bacterial strain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rhizosphere of coniferous trees on Mount Tla′loc in Mexico.The strains were characterized by their capacity to produce auxins,solubilize phosphates and stimulate mycelial growth of the ectomycorrhizal fungus Suillus sp.All isolates were identified at the molecular level.Moreover,an experiment was established to evaluate the response of Pinus pseudostrobus seedlings to inoculation with the rhizobacteria strains.The isolated strains belonged to the species Cupriavidus basilensis,Rhodococcus qingshengii,R.erythropolis,Pseudomonas spp.,P.gessardii,Stenotrophomonas rhizophila and Cohnella sp.All of the strains produced auxins;the best producer was R.erythropolis CPT9(76.4 lg mL^-1).P.gessardii CPT6 solubilized phosphate at a significant level(443 lg mL^-1).The strain S.rhizophila CPT8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radial growth of the ectomycorrhizal fungus Suillus sp.by 18.8%.Five strains increased the dry mass of the shoots;R.qingshengii CPT4 and R.erythropolis CPT9 increased growth the most,by more than 20%.Inoculation with plant-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 can be a very useful practice in a forest nursery to produce healthy,vigorous plants.  相似文献   
170.
磷饥饿响应(Phosphate starvation response PHR2)家族基因在植物磷(Pi)信号调节网络中发挥重要指示作用.为了解该基因在逆境胁迫中的反应机制,本研究从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中克隆了PHR2基因,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和基因表达模式分析,并分析P H R2基因在草地早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