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63篇
  免费   872篇
  国内免费   1281篇
林业   2113篇
农学   877篇
基础科学   960篇
  3509篇
综合类   6577篇
农作物   570篇
水产渔业   419篇
畜牧兽医   843篇
园艺   354篇
植物保护   894篇
  2024年   91篇
  2023年   304篇
  2022年   471篇
  2021年   507篇
  2020年   481篇
  2019年   613篇
  2018年   337篇
  2017年   630篇
  2016年   777篇
  2015年   645篇
  2014年   826篇
  2013年   952篇
  2012年   1275篇
  2011年   1265篇
  2010年   1041篇
  2009年   1017篇
  2008年   901篇
  2007年   978篇
  2006年   795篇
  2005年   616篇
  2004年   454篇
  2003年   347篇
  2002年   282篇
  2001年   253篇
  2000年   224篇
  1999年   145篇
  1998年   114篇
  1997年   116篇
  1996年   109篇
  1995年   112篇
  1994年   108篇
  1993年   90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77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11.
Milk produced by the grazing system, referred to as “grazing milk” contains many components required for human health. The milk fatty acid (FA) profile is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the diet on the farms. In the present study, based on the FA profile of farmer's bulk milk, we determined how to discriminate between milk produced on grazing and on a confinement system. A field survey was conducted four times (grazing and confinement season) in the Konsen (29 farms) and Okhotsk (25 farms) area in Hokkaido. Farmer's bulk milk samples and details of feeding management were collected and the FA profile of milk was measured. Milk produced during the grazing season contained less C16:0 and cis‐9 C16:0, and more C18:0, cis‐9 C18:1, trans‐11 C18:1, cis‐9,12 C18:2, cis‐9,trans‐11 C18:2 and cis‐9,12,15 C18:3 than milk produced during the confinement season. Discrimination analysis using 16 FA revealed that almost all milk samples were discriminated correctly (confinement season: 90% correct and 10% borderline, grazing season: 88% correct, 9% borderline and 3% incorrect). For farmers that were categorized incorrectly and were considered borderline in the grazing season, the dependency on pasture was low compared with that for farmers correctly discriminated. Therefore, to claim “grazing milk”, a high dependency on pasture is required for grazing dairy farmers.  相似文献   
112.
黄土高原旱地苹果园生草对土壤贮水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通过田间定位观测,研究了生草对黄土高原旱地苹果园0~100 cm土层土壤贮水的影响.结果表明:生草能提高0~60 cm土层土壤贮水能力,扩大土壤贮水库容;生草种类及年限不同,土壤贮水特征存在差异;在苹果生长期,生草对土壤贮水增减量产生影响,其影响主要发生在春季与秋季;不同降水年型生草对果园土壤贮水量影响差异较大,丰水年种植白三叶能提高土壤贮水量,欠水年生草会加剧干旱对果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3.
南疆农区鼠害严重,但基础资料不足。为摸清当地鼠害发生特点,提供有效治理依据,本研究于2018年-2019年在南疆5地州39乡64村开展实地与问卷调查,并采用夹捕法调查害鼠种群构成。结果表明,南疆5地州农村普遍遭受鼠害影响,喀什与和田地区农田受害比例达89.4%,问卷结果表明农户和农田鼠害发生率均大于75%,且西部地区重于东部,约一半受访农户估计每年因鼠害损失超过500元。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是农户主要害鼠,占比超过70%;农田则以小家鼠Mus musculus和乌拉尔姬鼠Apodemus uralensis为主。这些结果表明,南疆农区鼠害处于重发态势,褐家鼠是主要鼠害来源,并有外来入侵风险。下一步应聚焦于监测主要害鼠种群动态规律,阐明褐家鼠来源和侵入机制,并探索建立适于当地的害鼠防治模式。  相似文献   
114.
为了解CO2浓度升高条件下马铃薯生长动态及其产量、品质的变化特征,在典型半干旱区(甘肃定西)利用开顶式气室(OTC)试验平台,以马铃薯‘新大坪’为供试品种,设对照(390 μmol·mol-1)和590 μmol·mol-1共2个CO2浓度梯度,开展CO2浓度增加模拟试验。结果表明:CO2浓度增加至590 μmol·mol-1时,马铃薯发育加快,生育期提前,全生育期天数缩短3 d;CO2浓度升高对马铃薯株高、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和叶片水势有明显促进作用。随着生育进程的推移,马铃薯地上部干物质生产对CO2浓度的响应值呈现先变大再变小的趋势。CO2浓度增加促进了马铃薯块茎产量的提高,单株结薯数和单株薯块质量也有所增加。与对照相比,590 μmol·mol-1CO2处理马铃薯块茎水分、蛋白质、维生素C含量以及铁、锌、铜元素含量分别下降3.43%、11.78%、13.09%、25.58%、31.94%和9.76%,而粗淀粉、粗脂肪、粗纤维和还原糖含量分别增加10.56%、240.00%、14.28%、106.38%。  相似文献   
115.
关于做好农业和农村节水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王韩民 《节水灌溉》2002,(1):5-6,14
农业用水占我国用水总量的 70 % ,开展和推进农业节水 ,是建立节水型社会的关键 ,也是实现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在要求。要做好农业和农村节水工作 ,应当十分重视“预测预报、水资源保障、城乡供水、水污染防治、防洪减灾、计量监测、技术推广、投融资、抗旱服务、政策法规”等十大体系的建立和建设  相似文献   
116.
巢湖流域沿岸分布着很多圩区,人们在圩内进行各种农业活动,圩区营养盐的输出是造成巢湖流域非点源污染的重要因素。为了解圩区农业非点源营养盐的输出特征,笔者通过在巢湖流域河网地区选择比较典型的圩区,于2014年水稻生长期进行了较系统的野外调查观测、取样和室内水质分析,探讨在自然降雨-径流的条件下圩区各类营养盐的浓度变化及输出特征。2014年稻季共进行了9次排水,排水量总计73.09 mm,径流系数为0.37,9次排水事件总氮(TN)和总磷(TP)的平均浓度分别是3.42、0.22 mg/L,圩区水体处于富营养化水平。降雨-径流强度是影响营养盐浓度变化的重要因素,稻季生长期内TN和TP的输出量是0.28、0.017 kg/hm2,占稻季施肥总量的1.7%和0.16%。径流量是影响营养盐输出总量的关键因素,同时施肥量和施肥至排水事件的间隔天数也是是影响营养盐输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7.
在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采用单一传感器的遥感影像提取土地利用信息,存在着识别的土地利用类别少、某些类别混分现象较严重、分类结果的精度较低等问题。以TM多光谱数据和SPOT全色光谱数据的融合为例,提出了适宜于该地区的两种影像融合方法:主成分变换法和乘积运算法,并从影像的光谱质量、纹理信息和目视效果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对比与评价。结果显示,主成分变换法为较理想的融合方法。以陕北无定河流域为实验样区的土地利用自动分类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应用使土地利用各类别的提取精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水体、水田和城镇用地等面积较小的类别分类正确率提高达到10%以上;坡耕地与林草地的混分明显减少,分类精度均提高了5%以上;分类总精度从82.0%提高到89.2%,取得了良好的分类效果。此研究对于遥感影像融合技术的评价与应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同时为该地区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提供了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18.
通过研究不同浓度的GA3和PP333及两激素不同浓度的互作对萝卜叶面积、叶重量、叶子叶绿素含量及根冠比的影响。结果表明,两者对叶子叶绿素含量没明显影响,但GA3在促进叶子的生长,叶面积的增大上以10~30ppm效果最好,而PP333虽然能抑制叶子的生长,但在肉质根生长中后期试用50ppm浓度的PP333,抑制了叶子的生长,反而促进了光合产物输送到肉质根,起到增产的作用。适当浓度的GA3和PP333及两者结合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9.
对宁南旱区不同生长年限紫花苜蓿草地土壤水分消耗及粮草轮作水分恢复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苜蓿生长年限延长,在1 ̄6年内苜蓿草地土壤湿度下降迅速,产草量逐年上升,7年后土壤湿度下降趋于平缓,但苜蓿产草量下降迅速,表明苜蓿生长强烈耗水引起深层土壤干燥化,导致苜蓿生长逐渐衰败,苜蓿平均降水生产效率逐年下降;(2)苜蓿草地土壤垂直剖面可分为降水入渗恢复层(0 ̄200cm)、根系发达枯竭层(200 ̄500cm)和根系衰老缓耗层(500cm以下)三个层次。随苜蓿生长年限延长,苜蓿剖面的主要土壤干层逐渐上移,并且干层厚度呈现减小趋势;(3)耕翻的苜蓿茬后轮作粮食作物的年份越长,土壤水分恢复越好,实行草粮轮作的苜蓿最迟不超过生长的第10年。  相似文献   
120.
(1甘肃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兰州 730070;2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兰州 7300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