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9篇
  免费   288篇
  国内免费   224篇
林业   1266篇
农学   219篇
基础科学   57篇
  622篇
综合类   1612篇
农作物   148篇
水产渔业   44篇
畜牧兽医   225篇
园艺   81篇
植物保护   8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136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152篇
  2016年   180篇
  2015年   171篇
  2014年   205篇
  2013年   223篇
  2012年   307篇
  2011年   277篇
  2010年   235篇
  2009年   237篇
  2008年   230篇
  2007年   227篇
  2006年   168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91.
不同家系枫香种子活力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直立板发芽、电导率测定、酸性磷酸酶活性测定等方法对75个枫香优树种子活力进行研究。壮苗率、活力指数、发芽指数等指标均能较好地反映不同家系枫香种子的活力差异。电导率与种子的活力呈负相关。酸性磷酸酶与壮苗率及发芽指数两指标间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92.
在中国南部开展对荒山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养分循环受人类活动影响的调查.位于江西省兴国县研究地点的一些农民从森林生态系统中收取有机物作为燃料,这引起养分循环的断裂和植被恢复的延误以及土壤侵蚀的发生.收取的量估算为相当于5.92t/hm2有机物和21.4kg/hm2氮.如果收取停止,10年之后,有机物在森林地表枯枝落叶层的积累将可恢复.  相似文献   
993.
从林分生长、生物量、空间分布格局及土壤养分等方面 ,对营造于福建邵武的 5年生杉木与马褂木、檫树不同模式混交林及其纯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杉木与马褂木、檫树混交林及马褂木、檫树纯林具有较高的林分生产力 ,马褂木纯林 (91.932 t· hm-2 )和杉 2∶马 1(4 5 .2 32 t·hm-2 )混交林生物量 (烘干 )分别是杉木纯林的 4 .5 5倍、2 .2 4倍 ;杉 3∶马 1(36.12 0 t· hm-2 )和杉5∶马 1(34 .2 92 t· hm-2 )混交林生物量 ,分别比杉木纯林大 78.96%和 69.90 % ;檫树纯林生物量(60 .10 5 t· hm-2 )是杉木纯林的 3.31倍 ,杉 2∶檫 1(32 .4 2 6t· hm-2 )、杉 3∶檫 1(2 8.635 t·hm-2 )和杉 5∶檫 1(2 5 .82 3t· hm-2 )混交林 ,分别比杉木纯林大 78.5 4 %、5 7.67%和 4 2 .18%。杉木与马褂木、檫树混交林不仅有利于维护地力 ,促进杉木生长 ,而且可形成较好的林分结构 ,杉 2∶马 (檫 ) 1带状混交模式是值得推广的杉阔造林模式。  相似文献   
994.
巨龙竹的变异类型及其引种区划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巨龙竹(Dendrocalamus sinicus Chia et J.L.Su)分布于云南南部,其直径粗近30cm,竹高近30m,是世界上已知最粗大的巨型丛生竹种,具有极大的开发利用价值。本文指出巨龙竹存在2个明显不同的变异类型,即竹秆弯曲、歪扭,竹节变形、缩短、斜交的“歪脚龙竹”和节间正常、节部平滑、竹秆通直、分枝高而少的通直巨龙竹。经初步分析后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遗传因素,因此发展巨龙竹时一定要选择优良种源,以免给生产造成损失。通过对巨龙竹在原产区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尤其是越冬情况的观察分析,并结合已有的引种资料,将巨龙竹在我国的气候适宜性分为最适宜区、适宜区和不适宜区。其主要气象指标是:最适宜区最冷月平均气温大于13℃,全年日最低气温小于0℃的日数不超过1天,全年无霜,巨龙竹冬季无低温危害,直径最粗可达到25cm以上;适宜区最冷月平均气温大于10℃,全年日最低气温小于0℃的日数不超过5天,年平均有霜日数小于12天,巨龙竹冬季一般无低温危害,极端年分有一定程度的冻害发生,但对生产没有太大的影响,巨龙竹直径可达到20-22cm左右;不适宜区最冷月平均气温小于10℃,年平均有霜日数大于12天,全年日最低气温小于0℃的日数超过5天,巨龙竹在该区即使越冬不死,也是生长不良,失去生产价值。  相似文献   
995.
The simple principle of Contact Image Sensor (CIS) and the noise types existed in CIS are introduced. The theory of suppressing these noise types for CIS by using Correlated Double Sampling(CDS) is described,and the tim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driving signals CP/SP that CIS required and sampling-holding signals SH1/SH2 are also analyzed,these signals are produced by using 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 CDS circuit principle is analyzed,and experiment of suppressing noise for CIS based on CDS is made. The experiment shows that satisfying results are obtained by using the technique of suppressing noise for CIS based on CDS.  相似文献   
996.
Zenith luminance converting factor is the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 of sky luminance distribution,which is not related to regions.The fractal dimension value of the change process of zenith luminance converting factor shows that the sky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types as CIE standard clear sky,pseudo- clear sky,pseudo- overcast sky and CIEstandard overcast sky.This is more suitable for the study of sky lumimance distribution with the exception of a few particular weather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997.
小麦主要抗旱性状及杂交类型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6个典型水、旱地小麦品种、三种杂交类型6个组合、5个性状F2世代的遗传研究表明:旱地条件下,单株产量,穗节长分别表现完全显性和超亲优势,且遗传传递力强,变异系数大,是F2重点选择性状;穗粒数也具有超亲优势,但遗传力弱,变异系数小,株高表现完全显性,遗传力较强,但变异系数甚小。此二性状应在F2后进行较大量地连续选择;旗叶长的3个遗传值均最小,应在高代再行选择。旱/旱、旱/水、水/水3种杂交类型中,  相似文献   
998.
张伟  吕新  朱芸  曹连莆 《华北农学报》2005,20(5):105-110
讨论了北疆棉区推广棉种新陆早12号与新陆早13号在不同灌水量条件下冠层结构特征的差异,得出新陆早12号对限量滴灌反应不敏感,而新陆早13号对限量滴灌反应较敏感。因此在限量滴灌条件下选择新陆早12号、适量滴灌条件下选择新陆早13号栽培种植较为适宜。由此得出了不同品种对灌水量的反应表现及理想群体冠层结构的合理指标,为增加棉花产量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9.
辽河源典型森林类型的土壤水文效应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研究辽河源地区典型森林类型林下土壤的水文效应,为辽河源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的监测和评价提供理论佐证。[方法]选取典型森林类型,采用不同入渗模型拟合各森林类型土壤的入渗过程。[结果](1)土壤容重变化范围为1.21~1.56g/cm3,油松中龄林最大,山杨成熟林最小;土壤总孔隙度变化范围为41.26%~54.38%,山杨成熟林最大,油松中龄林最小;(2)山杨成熟林土壤蓄水能力最强,为1 087.56t/hm2;油松中龄林土壤蓄水能力最小,为825.17t/hm2;(3)山杨成熟林稳渗速率最大,为1.33mm/min;(4)霍顿(Horton)入渗模型和菲利普(Philip)入渗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各森林群落土壤入渗过程,但通用幂函数模型拟合结果较差。[结论]不同森林类型土壤均表现出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容重逐渐增加的现象,阔叶林林下土壤蓄水能力要强于针叶林,通过比较认为可以利用霍顿(Horton)模型作为研究该区森林土壤水文功能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00.
五台山华北落叶松水源涵养林密度结构与生长动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索华北落叶松水源涵养林的立地适应性和密度合理性,在山西省五台山水源涵养林区,利用标准木树干解析法,对10年生华北落叶松2种密度(2600和3500株.hm-2)的人工林生长过程和直径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种林分树高生长量基本相同,几乎不受密度变化的影响;林木直径和立木材积生长过程差别较大;低密度林分的生长状况和密度结构优于高密度林分。2)2种林分直径分布的偏度系数(Sk)差别较大;低密度林分Sk=0.01,接近正态分布,密度结构基本合理;高密度林分Sk=0.45,偏离正态分布,林木密度偏大。2种林分直径分布的峰度系数(K)相差不大(分别为-0.64和-0.74),密度因素对林木分化的作用较小。3)低密度林分的林木胸径、单株材积和干材蓄积生长量逐年增加,没有受到密度的影响;高密度林分的林木胸径、单株材积和干材蓄积生长量从6年生开始明显下降。4)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林龄为10年生时,合理密度约2600株.hm-2;若不考虑10年生之前的间伐利用,可以作为人工造林合理的初植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