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1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39篇
林业   732篇
农学   26篇
  43篇
综合类   470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The variation of tensile strength parallel to grain in Chinese fir and 1-214 poplar wood from plantations was studied in this paper. A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standards The Testing Methods for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Wood (GB 1927 to 1943 -- 1991), the small clear wood samples were cut and tested, which represent the south and north of trees with heights of 1.3, 3.3, 5.3 and 7.3 m. The results showed: the tensile strength parallel to grain of the north wood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south wood. ANOVA shows that the tensile strength parallel to the grain with height is of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t 0.05 level).  相似文献   
42.
对20个杉木不同家系的苗木进行磷素营养要求试验,1年生苗木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杉木不同家系苗木对磷素营养反应敏感,2g磷处理使苗高、地径分别增益3.7%—96.5%、7.4%—61.1%,4g磷处理使苗高、地径分别增益2.1%—83.1%、3.7%—57.9%,杉木苗期需要磷素营养。三明38、三明67、三明48、三明58四个家系生长比较理想,在0g磷处理下,1年生平均苗高13.0—15.99cm,平均地径0.23—0.27cm,这4个家系具有更大的生长潜力,20个家系间对磷素营养要求方面不存在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43.
选择立地坏境条件相同的杉木连栽与头栽林地,进行土壤微生物,酶活性及理化性质的分析。研究表明,杉木连栽林地土壤微生物总数下降23.35%,其中细菌、放线菌分别下降24.79%和34.04%,真菌增加10.39%微生物主要生理类群氨化细菌、纤维素分解菌、好气固氮菌、微嗜氮菌分别下降36.60%、14.24%、56.56%和25.81%,厌气固氮菌增加46.15%.连栽林地土壤的脲酶、转化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明显低于头栽土壤、多酚氧化酶则相反。在0-40cm土层中.同于连栽引起土壤容重增加2.59%、毛管孔隙、毛管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和自然含水量分别下降8.46%、11.04%、11.78%和7.08%,土壤有机质、N、P全量分别下降16.61%、12.75%和21.49%.N、P、K速效养分含量分别下降20.08%、8.78%和24.85%.因而提出营造混交林,发展林下植被,停止或减少炼山和全垦以及增加肥料投入等技术对策。以防止连栽引起的地力衰退。  相似文献   
44.
杉木[Cunninghama lanceolata(Lamb)Hook.]种子富含蛋白质,其含量约占种重的20%左右。蛋白质是贮藏物质之一,氨基酸又是组成蛋白质的前体。因此,贮藏蛋白质水解形成各种氨基酸的速度快慢及量的多少,必将影响新的蛋白合成,从而进一步影响胚的发育和幼苗生长。为此,我们进行了杉木种子萌发期间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变化与种子活力关系的研究。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45.
对10年生和7年生的两块杉木无性系试验林历年生长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结果;从第2年起无性系高,么董长量的F值、方差分量、重复力明显增大,并开始趋于稳定,无性系重复力较高,介于0.65-0.90之间居多。从3-4年生起,各年龄树高、胸径与近期对应性状的相关系数,以及与近期材积的相关系数增大,至趋于稳定。3-4年生后各年龄树高、胸径相关信息量亦表出与相关系数同样的趋势。遗传相关系数大于秩次,表型、环境相关系数,表明年龄间生和匠相关主要受遗传控制,无性系早期选择是有效的。早期选择最佳年龄、随主伐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介于3-4a之间,选择效率D早-V晚高于H早-V晚,前者出现最大选择效率的年龄早于或等于后者,所以选择指标倾向胸径。  相似文献   
46.
杉木第二代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测定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洋口林场杉木第二代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试验林树高、胸径和材积等生长性状研究结果表明 :杉木第二代种子园子代生长在家系间存在着显著差异 ,家系内个体间的遗传分化剧烈。从群体中选出的优良家系及家系内优良的单株造林 ,增产效果显著 ;杉木在树高、胸径和材积等生长性状间有较高的表型和遗传相关性。  相似文献   
47.
通过模拟氮沉降试验(设置2种氮形态5种施氮水平(N0、N1、N2、N3、N4分别代表0、20、40、60、80 kg·hm-2·a-1,共10个处理)研究杉木林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变化。结果表明:沉降第1年,高氮处理对微生物数量的影响较显著,氮处理时微生物数量的变化波动较大;沉降1年后,各处理的变化规律稳定,波动较小。12月份各处理间微生物数量和细菌数量变化幅度较小、氮处理对其影响不显著,故不宜在12月采集土样。氮沉降量影响微生物总量,总体而言低氮处理促进微生物生长,最高氮处理抑制微生物生长,NH4+-N2或N3和NO3--N3处理微生物总量最多。不同微生物类群对氮沉降形态和沉降量的响应不同,土壤细菌的变化规律和微生物数量的变化规律一致,低氮处理时,硝态氮处理对细菌数量生长的影响大于铵态氮处理,2种形态氮的N2或N3处理细菌数量最大。铵态氮比硝态氮更易影响真菌的生长,且NH4+-N1和NO3--N3处理真菌数量最多。不同氮沉降形态对放线菌数量影响显著,沉降1年后高氮沉降量对放线菌生长略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8.
不同因素对农杆菌介导的杉木转化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杉木试管苗靠近茎尖的茎段为受体材料,研究6个影响杉木遗传转化效果的因素,初步确定杉木茎段较为合适的转化体系为:预培养1~3 d,OD600 nm为0.1~0.4的菌液浸染10~15 min,共培养3~5 d,共培养基附加乙酰丁香酮(AS)80 μmol·L-1,共培养后延迟3 d筛选.在初次筛选培养基上共得到186个卡那霉素(Km)抗性芽,在二次筛选培养基上获得39个Km抗性芽.PCR检测有2个Km抗性芽呈稳定阳性,初步证明外源天麻抗真菌蛋白(GAFP)基因已整合到这2个Km抗性芽的基因组DNA中.  相似文献   
49.
以位于粤北山区天井山林场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中的受损杉木为研究对象,研究了2008年初冰雪灾害后1年内受损杉木的恢复和更新情况。采用标准地调查法,选取4种不同类型受损杉木的标准木(类型Ⅰ:断干高在原树高的1/3内;类型Ⅱ:断干高在原树高的1/3~2/3处;类型Ⅲ:断干高在原树高的2/3以上;类型Ⅳ:倒伏),监测其自2008年11月—2009年11月期间的萌条高和基径的月生长动态。结果表明:冰雪灾害后的一年内,受损杉木萌条高生长的旺盛期为5—9月份,而基径生长总体呈现初期生长增加明显,后期增速逐渐缓慢的特点。林分密度与受损杉木萌条的生长关系密切,需在灾后杉木人工林重建时给予重点关注。受损Ⅲ型和受损Ⅳ型杉木萌条生长较好,但综合考虑生长和成材效果,建议保留受损Ⅲ型,伐掉受损杉木Ⅰ型、Ⅱ型和Ⅳ型。  相似文献   
50.
从5年生台湾杉木幼林中选择优良单株,利用树冠中上部枝条进行扦插试验。结果表明:台湾杉木扦插生根与愈伤组织的形成关系不大,属皮部生根型;用不具顶芽的1年生二级侧枝作插穗,穗长8cm,去除插穗下部2/3的针叶,用100×10 ̄(-6)ABT_1生根粉处理4小时,插于粘性黄心土上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