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4篇
林业   8篇
农学   61篇
基础科学   1篇
  23篇
综合类   68篇
农作物   40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31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挖掘甜瓜抗镉种质资源,以野生、薄皮和厚皮甜瓜为试材,幼苗三叶一心时用不同质量浓度(0~100 mg·L~(-1))的镉溶液培养3 d后取第2片真叶制片,透射电镜观察叶绿体超微结构;培养7 d后测定光合色素质量分数。结果表明,正常生长条件下,叶绿体紧贴细胞内壁,呈梭形。而随着Cd~(2+)质量浓度增加,叶绿体逐渐呈离壁不规则形状,叶绿体膜部分缺失,淀粉粒体积明显变大。Cd~(2+)质量浓度最大时,薄皮和厚皮甜瓜叶绿体超微结构受损较重,片层结构排列无序、疏松,叶绿体膜部分裂解;野生甜瓜叶绿体结构相对稳定,淀粉粒体积明显增大,片层结构疏松解体。同等Cd~(2+)质量浓度对野生甜瓜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最小,厚皮甜瓜叶绿体超微结构损伤最严重。Cd~(2+)质量浓度为25 mg·L~(-1)时,薄皮甜瓜叶片各色素质量分数均高于对照,Cd~(2+)质量浓度50 mg·L~(-1)时,光合色素质量分数低于对照;野生甜瓜和厚皮甜瓜各光合色素质量分数均逐步递减,且厚皮甜瓜降幅最大,野生甜瓜降幅最小。高浓度镉胁迫降低了甜瓜叶片光合色素质量分数,损坏了叶绿体结构,进而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供试的野生甜瓜幼苗抗镉性最强,厚皮甜瓜幼苗受镉胁迫最重。  相似文献   
102.
除草剂抗性基因bar导人烟草叶绿体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张中林  钱凯先 《作物学报》1999,25(5):574-578
将编码Phosphinothricin acetyltrans ferase的bar基因与水稻叶绿体psbA基因的启动子和终止子构建成表达盒,连同烟草叶绿体基因组同源片段rpl2-trnH-psbA和trnK-ORF509A以及选择标记基因aadA一起构建成烟草叶绿体转化载体pTZBA。基因枪法转化烟草叶片,经壮观霉素筛选获得转化再生植株。分别以1.0 kb的叶绿体同源片段trnK-OR  相似文献   
103.
苹果链格孢菌侵染对感病苹果品种叶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Alternaria mali分生孢子接种在苹果元帅品种叶片的下表皮,保湿培养3~24h,观察细胞超微结构,接种后3h,表皮及叶肉细胞的质膜发生内陷,出现囊泡,暗染色颗粒及管状结构,叶绿体膜结构解体,电子致密物质沉积,基粒排列混乱松散,外膜破裂等。接种后24h,叶片表面出现病斑,细胞质浓缩,细胞壁出现颗粒物,细胞变形,病健组织交界处,叶绿体基浓缩,出现脂质球,同时还观察到,距离病斑2mm处,许多叶肉细胞中出现密度均匀、形状不规则的物质,小叶脉木质部中出现电子致密物质沉积。  相似文献   
104.
以多叶苜蓿、普通三叶型苜蓿(Medicago sativa)为研究对象,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和透射电镜考察2类苜蓿叶片光合参数及叶绿体超微结构,比较分析苜蓿不同复叶类型的光合特性差异,探讨多叶型苜蓿的光合特性和在育种实践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多叶型苜蓿的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胞间CO_2浓度(C_i)、蒸腾速率(T_r)平均高于三叶型苜蓿,而气孔限制值(L_s)和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平均低于三叶型苜蓿.多叶苜蓿的P_n平均在25.79μmol·m~(-2)·s~(-1)左有,光合效率显著大于普通三叶型苜蓿。不同复叶叶型的苜蓿净光合效率的排列顺序是5叶型4叶型3叶型6叶型7叶型8叶型9叶型。5叶型复叶叶肉中每细胞的叶绿体数目最多,叶绿体中基粒多,基质浓厚,基粒片层堆积致密,嗜锇体数目较少、体积小,每叶绿体中的淀粉粒数目多而饱满。以5为基数叶片数目再增加时,叶绿体个数减少,基粒数日减少、基粒片层结构排列松散,嗜锇体的数目增加、体积变大,淀粉粒数目减小,体积变小。多叶苜蓿的光合效率显著大于普通三叶型苜蓿,多叶型复叶小叶数为5时,净光合效率最大。  相似文献   
105.
Two primers,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Arabidoposis thaliana Toc33 sequence, were used to amplify the full coding region of the Toc33 cDNAs in leaves of a chlorophyll-reduced (Cr) mutant Cr3529 and its wild type 3529, Brassica napus,by RT-PCR technique. The RT-PCR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ragment homologous to Toc33 was expressed in Cr3529 as well as 3529 seedlings. PCR fragments were inserted into the pMD18-T vector and transferred into E. coli, then two cDNA clones, BnToc33-c and BnToc33, were obtained. Sequenc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two sequences were 894 bp and the nucleotide and the deduced amino acid sequences were highly homologous to those of A. thaliana. There were three diverged nucleotides between the Cr3529 and the 3529 Toc33 cDNAs, i.e., GGT/AGT, TTG/TTT, AGG/AGT, all of which belonged to missense mutation. The amino acid replacement ((Leu/Phe) caused by TTG/TTT mutation located in the membrane anchor domain may result in chlorophyll-reduced character in Cr3529.  相似文献   
106.
[目的]为今后CO2条件下植物生长发育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在高浓度和正常浓度CO2条件下,对拟南芥叶绿体超微结构和叶绿素含量等指标进行了对照研究.[结果]在高浓度CO2条件下,短期内叶绿体数量增加,体积变大,淀粉粒和脂质球增多,基粒片层和类囊体膨大,叶绿素含量、相对含水量均高于对照.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这些促进作用均减弱甚至出现胁迫状况.[结论]高浓度CO2在短期内会对叶绿体光合作用和植株生长总体起到促进作用,但延长时间,这种促进作用逐渐消失甚至有迹象会表现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7.
利用湖南农业大学烟草工程与技术中心技术平台,本文采用分光光度计、高效液相色谱等现代分析技术手段,研究了全国主栽优良烤烟品种K326成熟期中部叶片叶绿体密度及叶绿体色素和蛋白质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烤烟成熟期随成熟度的推进,叶片叶绿体密度、叶绿体化学成分含量都呈下降趋势,但不同时间段下降幅度不同。  相似文献   
108.
应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不同浓度Na2SO3溶液浸泡处理下的吊兰和天竺葵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叶绿素a/b比值及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的比值在不同处理时间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随处理浓度增大、处理时间的延长,吊兰的各项指标均高于天竺葵,且随处理浓度增大和处理时间延长呈上升的变化趋势;而天竺葵则和下降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09.
叶色是与作物的光合速率及产量紧密相关的重要性状,利用叶色突变体研究叶绿体的发育过程及调控网络,有助于揭示叶色形成的机制。本研究在农杆菌介导的大麦幼胚遗传转化过程中,获得一个具有条纹叶片的突变体(msal),该突变株具有条纹白化的叶片、茎秆,叶鞘、幼穗及幼种,其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下降。叶绿体超微结构观察显示条纹叶片突变体细胞的叶绿体数量变少,呈狭长型,结构不完整。转录组分析表明在突变体中有1004个差异基因,其中388个表达量下调,609个表达量上调。GO富集分析显示细胞组份"叶绿体"的富集频率最高,为23.0%,P值为5.74e-07,表明"叶绿体"在转录水平上发生了改变。62个与叶绿体发育相关的差异基因在突变体中表达量均为上调,而与类胡萝卜素合成相关的差异基因表达量下调。我们推测该突变体抑制了类胡萝卜素的合成,影响了叶绿体发育,而作为补偿机制激活了叶绿体相关发育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0.
对野生一粒麦(T.boeoticum)和普通小麦品种品七(T.aestivum.cv.Pin7)开花期不同绿色器官光合速率(Pn) 、 色素含量、 PSII活性及叶绿体超微结构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野生一粒麦各器官(旗叶叶片、叶鞘、穗下节间、 穗)的光合速率均明显高于栽培品种品七,这与各器官具有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和较多的叶绿体基粒片层数目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