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3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122篇
林业   707篇
农学   81篇
基础科学   51篇
  937篇
综合类   588篇
农作物   100篇
水产渔业   55篇
畜牧兽医   98篇
园艺   113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191篇
  2011年   285篇
  2010年   192篇
  2009年   216篇
  2008年   165篇
  2007年   187篇
  2006年   132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We have analyzed the influence of the stage of ripeness on L-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 (PAL) gene expression, accumulation of anthocyanins and total phenolics, and on antioxidant activity in the skin of table grapes treated with 20% CO2 + 20% O2 + 60 % N2 for 3 or 6 d at low temperature (0 °C). The residual effect of high CO2 treatment after transfer to air was also studied. In early harvested grapes, neither the anthocyanin content nor the accumulation of VcPAL mRNA was affected by any of the CO2 treatments applied. However, in late harvested grapes, the duration of high CO2 treatment determined its effect and a 6 d treatment with CO2 sustained higher levels of total phenolics and anthocyanin accumulation, and VcPAL expression than observed in untreated late harvested grapes. The increased antioxidant capacity was correlated with the total amount of phenolics and anthocyanins. Conversely, in grapes treated for 3 d with CO2 the phenylpropanoid pathway did not appear to be induced and a relationship between antioxidant activity and anthocyanins was not observed. Thus, further studies are needed to identify the most important antioxidants in these treated fruit.  相似文献   
42.
中国正在不断推进农村绿色经济转型与乡村振兴战略,田园综合体等各种以生态环境为导向的农业开发模式是乡村振兴建设的新途径,驱动农业固碳减排的同时,也带动着传统农业不断向现代农业发展的转变。以EOD(Ecology-Oriented-Development,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的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郊野村庄田园综合体为研究对象,在现场调研与数据统计的基础上,分析了园区内的碳输入和碳输出以及碳在园内各区域间的流动和储积;同时,根据碳源和碳汇清单和估算结果,分析了田园综合体各区的碳平衡特点。结果显示,上海市金山区郊野村庄田园综合体2021年碳平衡表现为净碳汇区,净碳汇量为152.09 tC,其中排放量为588.79 tC,碳固定量为740.88 tC。田园综合体内,作物种植区通过低碳有机种植模式成为净碳汇量最大的区域,净碳汇量185.76 tC;水产养殖区通过高效的水草多级循环利用模式净碳汇量达62.20 tC;高空间利用率的立体农业区因农肥的碳排放量大表现为碳源区,净碳汇量为-10.81 tC;生产生活区是最大的碳源区,净碳汇量达-85.05 tC,人类文旅活动是其中最大的碳排放源。分析结合该田园综合体的碳流动,提出了发展高物质循环利用率、高空间利用率、低碳有机种植模式和农业科学管理四个农业降碳增汇的方向。  相似文献   
43.
介绍一种集成嵌入式GIS、GPS和PDA的森林资源三类调查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对系统的总体框架、功能设计以及软件开发实现中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阐述.该系统克服了传统手工采集方法的诸多弊端.实现了三类调查的自动化和无纸化.应用结果表明,采用该系统可以大幅度地提高三类调查的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44.
以菌丝体生物量为指标,对香魏菇液体培养基中碳氮营养源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香魏菇菌株能利用多种碳源、氮源,其中碳源以葡萄糖较好;有机氮源优于无机氮源,牛肉膏为较佳氮源。  相似文献   
45.
邵梓桐  秦彧 《草地学报》2022,30(5):1086-1094
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是青藏高原的关键种,其干扰导致高寒草地下垫面形成植被和裸地斑块镶嵌共存的景观格局,加剧了植被生产力和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异质性分布,改变了生态系统碳交换过程。为了增进对高原鼠兔干扰在高寒草地碳循环中作用的认识,本文综述了高原鼠兔干扰对高寒草地生态系统有机碳储量和碳交换的作用过程和影响机制。总结出采食、堆土和挖掘是高原鼠兔直接影响高寒草地的主要方式,同时堆土和挖掘也是高寒草地秃斑化的潜在诱因,秃斑侵蚀、扩张以及本身的热岛效应也会对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功能产生影响。尽管高原鼠兔挖掘活动促进了土壤养分循环有利于生态系统有机碳的累积,但是堆土以及与高原鼠兔干扰相关联的秃斑化也会引起潜在的有机碳流失。高原鼠兔挖掘洞穴打破了生态系统原有的碳交换平衡,加速了CO2通过鼠兔洞道扩散排出,而堆土和秃斑化后植被物种组成改变,地上、地下生物量分配格局的变化以及土壤暖干化是生态系统碳交换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基于现有研究进展,未来的研究需要重点关注大尺度高原鼠兔干扰对生态系统有机碳储量的量化评估,以及耦合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收支的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46.
为了解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土壤碳(Carbon,C)、氮(Nitrogen,N)、磷(Phosphorus,P)化学计量特征对氮、磷添加的响应,提高养分管理水平及草地生态系统的养分平衡。本研究严格筛选出21篇文章(612项数据)进行Meta分析,通过亚组分析分析了不同施肥方式(氮添加、磷添加、氮磷添加)、不同施肥强度(轻度、中度、重度)对青藏高原草地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养分添加显著增加了青藏高原草地土壤C,N,P含量;氮添加对土壤的增加效应随施肥强度增加而增加,磷轻度施肥(20g·m-2以下)处理、氮磷添加轻度施肥处理下的土壤C,N,P含量及化学计量比增加效果最好。本研究结果总体反映出氮、磷添加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土壤产生积极影响,研究结果可为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7.
为了探讨黄河源区季节性湖泊湿地退化对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的影响以及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能力与不同环境因子的关系,本试验在黄河源区退化季节性湖泊湿地研究不同退化阶段植被特征、土壤养分变化和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状况。结果表明:在季节性湖泊湿地退化过程中,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其对酯类碳源的相对利用率最高,对单糖/糖苷/聚合物类碳源的相对利用率随退化加重呈现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土壤微生物对单糖/糖苷/聚合物类碳源和醇类碳源的相对利用率改变是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随季节性湖泊湿地退化而变化的主要原因;土壤全氮含量和植被盖度对微生物单糖/糖苷/聚合物类碳源的相对利用率和土壤微生物活性均有影响。该结果为黄河源区的季节性湖泊湿地退化监测和近自然修复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8.
TM卫星影像图在剑河县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贵州省 1999年第一次利用TM卫星影像图对剑河县进行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详细介绍了调查方法、步骤 ,并进行了判读精度分析 ,对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49.
CO2作为一种主要温室气体,其固存与排放对全球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本文以复合农林业系统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农林复合类型中林木、农作物、凋落物、土壤碳贮量的估算方法,并指出目前碳贮量研究方面的问题和发展方向,为碳循环研究提供部分基础研究数据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0.
在结合参考1990年以来三明全市名木古树调查、各自然保护区植被调查的基础上,对1999年至2001年全市各县区珍稀野生植物资源调查资料进行市级汇总,得出52个目的物种资源调查结果,并通过分析评价其资源现状,提出结论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