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1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50篇
林业   26篇
农学   44篇
基础科学   20篇
  316篇
综合类   326篇
农作物   28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123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71.
选择刚离乳的雄性KM小鼠 4 0只 ,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10只 ,饲养 2 8d。在Ⅰ、Ⅱ、Ⅲ、Ⅳ各组小鼠的每千克饲粮中分别添加 0、2、10、5 0mg的吡啶羧酸铬 ,研究铬对小鼠的总蛋白、球蛋白、白蛋白、葡萄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尿素 7种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 :添加 5 0mg吡啶羧酸铬的第Ⅳ组小鼠血清总蛋白、球蛋白、白蛋白显著低于第Ⅰ、Ⅱ、Ⅲ组 (P <0 0 5 ) ;葡萄糖、甘油三酯显著高于其他三组 (P <0 0 5 ) ;胆固醇、尿素无显著差异。在第Ⅰ、Ⅱ、Ⅲ组中 ,添加 0、2、10mg的吡啶羧酸铬后降低了血清中尿素的含量 (P <0 0 5 ) ,对其他血清生化指标方面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72.
采用盆栽土培法,在不同施磷量条件下,测定柠条生物量、根冠比、吸磷量变化对石灰性土壤pH值、EC值、土壤有效磷及碱性磷酸酶的影响,筛选出能显著提高柠条产量和饲料磷标准的施磷量。研究结果表明,(1)施P2O5100mg/(kg土),可以提高柠条产量18 5%;(2)施P2O5100mg/(kg土),可以提高柠条含磷量到0 57%,达到饲料标准。(3)柠条还可以使石灰性土壤中碱性磷酸酶活性提高到43 4μg酚/100g土,达显著水平。因此,施P2O5100mg/(kg土)是最佳施肥量。  相似文献   
873.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supplemental organic chromium (Cr) to ifnishing lambs on growth performance, carcass characteristics, and meat quality. Eighteen Suffolk lambs (age (4.5±0.2)...  相似文献   
874.
为了探索新的铬渣解毒技术,利用浸提交换法对铬渣中Cr(Ⅵ)在NaCl、NaOH、Na3PO4、NaNO3、Na2CO3和Na2SO4溶液中的浸出规律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NaCl、NaOH、Na3PO4和NaNO3溶液中,Cr(Ⅵ)的浸出率无明显提高,而Na2SO4溶液和Na2CO3溶液对Cr(Ⅵ)的浸出则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当Na2SO4和Na2CO3溶液浓度为0.25 mol/L时,Cr(Ⅵ)浸出率分别为56%和77%,并且Cr(Ⅵ)的浸出率随阴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浸出率曲线符合Langmuir吸附公式,表明Na2SO4和Na2CO3对铬渣中Cr(Ⅵ)的浸出机理为离子交换;吸附平衡常数的拟合值表明,Na2SO4溶液对Cr(Ⅵ)的浸出能力大于Na2SO4溶液。  相似文献   
875.
以芽孢杆菌属磷细菌菌株为对象,以培养液作为基质,初步研究了不同有效磷丰度对磷细菌生长和解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环境有效磷的缺乏将明显延长磷细菌的迟滞期,而对菌体总量基本无影响。(2)环境有效磷含量过高将导致磷细菌解磷能力的下降。(3)磷细菌的解磷过程可能存在底物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876.
重金属铬对体外培养猪精子活力及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究铬元素在猪精子体外获能培养过程中,对猪精子活力、蛋白磷酸化信号通路的影响,研究采取八头杜洛克猪新鲜精液,分别在体外获能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6价铬离子(0、0.1、0.5、1、2、10、100μmol/mL)以及双丁酰环腺苷酸(dbcAMP)、异丁基黄嘌呤(IBMX)、PKA抑制剂(H-89)等cAMP-PKAs信号通路调节因子进行调控培养2h。利用精子活力计算机检测(CASA)、蛋白质免疫印迹(WB)技术,分析测定猪精子体外铬暴露获能培养过程中精子活力、蛋白磷酸化水平,并用相应试剂盒检测细胞中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活性、腺苷-3′,5′-环化一磷酸(cAMP)及ATP水平。结果表明:铬离子对猪精子活力、蛋白磷酸化水平有抑制作用,且随铬离子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增强。当铬浓度达到2μmol/mL时精子活力MOT(58.4%)显著低于获能培养组(73.6%)(P0.05);10μmol/mL铬处理明显抑制蛋白磷酸化水平,且细胞内GAPDH活性、cAMP及ATP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10μmol/mL铬处理中分别添加葡萄糖(5.0μmol/mL)及dbcAMP(1.0 mmol/L)和IBMX(0.1 mmol/L),能缓解铬对蛋白酪氨酸磷酸化(PTP)、蛋白丝氨酸/苏氨酸磷酸化(P-PKAs)及GAPDH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提示铬可能是通过干扰糖代谢及cAMP/PKA信号通路影响猪精子活力及蛋白磷酸化水平。本研究首次探究了体外培养过程中铬离子对家畜精子活力的影响,并初步探究了其作用机理,为进一步研究铬离子引起繁殖毒性的分子机制及家畜繁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77.
不同肥源、施氮量对土壤-作物系统中铬、镉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源有害重金属是造成土壤-作物系统污染的重要渠道,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 研究了不同施肥条件下土壤和作物中重金属镉、铬的含量状况, 分析了土壤-植物系统中重金属镉、铬的富集特征。结果表明, 施肥易造成表层土壤中重金属的累积, 重金属镉富集效果明显。化肥处理下, 土壤镉的生物有效性提高, 显著增加白菜对镉的吸收富集, 与对照相比, 过量施肥(N1)、常规施肥(N2)、减量施肥(N3)处理下白菜中镉含量分别提高59.7%、41.1%和40.3%(P<0.05), 过量施肥(N1)处理下, 白菜中镉含量接近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限量要求(0.2 mg·kg-1)。施用有机肥可以显著降低白菜对镉的吸收(P<0.05), 单施有机肥(N6)处理效果更为显著, 镉含量比对照降低了36.3%(P<0.05), 比有机肥配施磷钾肥(N4)和有机-无机肥混施(N5)处理也显著降低了41.9%和38.8%(P<0.05)。施肥同样造成表层土壤重金属铬的富集, 随着化肥施用量的增加, 白菜对铬的吸收富集也显著增加, 同样, 过量施肥(N1)处理下, 白菜中铬含量接近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限量要求(0.5 mg·kg-1)。有机肥的施用可以调节土壤pH值, 抑制白菜对重金属的吸收, 对镉的抑制效果要好于铬。有机肥、化肥具有不同的供肥特征和理化性质, 根据需求合理配施, 方可达到合理供肥和保护环境的双重效益。  相似文献   
878.
通过对宁夏农村25个有代表性的涉及种植、养殖、旅游、生态等类型村庄的土壤调查监测,以《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为评价依据,评价土壤环境质量。在125个土壤监测点中,镉、汞、砷、铅、铬5个项目全部达到二级标准,综合污染指数均小于0.7,土壤污染等级为Ⅰ级,属清洁安全级别,含量与该元素的背景值相当,说明宁夏农村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良好,未受到重金属污染,农村土壤环境质量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879.
用环保型高效样品消化器消解树仔菜样品,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GFAAS)测定样品中的铅、铬、镉元素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消解测定的试验空白值比常规消解方法低,精密度较高;消解时间为0.5~1.0 h,大大提高了分析效率;试验过程可回收35%~75%的硝酸,减少硝酸挥发物质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应用该方法对国家标准物质(圆白菜和芹菜)的分析结果均落在标准值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10.0%,分析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880.
控释肥对稻草覆盖红壤花生产量及土壤有效氮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稻草覆盖等量施肥条件下,配施控释肥(controlled release fertilizer,CRF)20%(MF20)、40%(MF40)、60%(MF60)、传统一次施肥(MF0)、不施肥(CK1)以及无覆盖分次施肥(CK2)对花生产量、氮素吸收利用及土壤有效氮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次性施肥条件下,配施20%控释肥(MF20)处理,花生产量最佳,达到分次施肥产量水平,过多配施控释肥将影响产量;氮素表观利用率随控释肥配施比例的增大先增加后降低,MF20处理氮肥表观利用率最高(57.39%),分别较MF0和CK2处理增加20.94%和3.84%。MF20处理氮肥农学利用率、偏生产力、氮素吸收效率以及花生吸氮量均最高,但随着控释肥配施比例的增加均呈降低趋势,而氮素表观损失率的变化趋势相反。土壤氮盈余则随着控释肥比例增大而明显增加。综合有效氮平衡,本试验的土壤条件下,减氮施肥技术对挖掘花生自身固氮潜力、提高肥料利用率、保证红壤区花生高产稳产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