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85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97篇
林业   411篇
农学   212篇
基础科学   109篇
  348篇
综合类   1831篇
农作物   91篇
水产渔业   158篇
畜牧兽医   2407篇
园艺   279篇
植物保护   129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48篇
  2022年   172篇
  2021年   173篇
  2020年   159篇
  2019年   175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173篇
  2015年   192篇
  2014年   316篇
  2013年   292篇
  2012年   337篇
  2011年   366篇
  2010年   355篇
  2009年   344篇
  2008年   367篇
  2007年   341篇
  2006年   233篇
  2005年   215篇
  2004年   148篇
  2003年   140篇
  2002年   149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1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作者根据在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调研的结果,提出了高寒山区林农间作的3组模式,分析了北方高寒山区林农间作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以及发展林农间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32.
33.
34.
美国青蛙学名沼泽绿蛙,原产北美洲。1987年从泰国引进我国。与古巴牛蛙相比,其优点是适应性广,抗寒力强,生长速度快,抗病性强,易饲养管理,是我国目前重点推广的肉用蛙良种。现将美国青蛙的特征、特性及湖南人工土池养殖的成功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5.
封育措施对退化与未退化矮嵩草草甸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连续5年的封育处理对退化与未退化矮嵩草草甸产生了影响。研究表明,除了退化矮嵩草草甸内的均匀度指数下降不显著外。封育使两种矮嵩草草甸样地内的丰富度指效、多样性指效和均匀度指效下降都达显著水平。两种矮嵩草草甸的上下层高度均增加。其中未退化矮嵩草草甸增加显著。退化矮嵩草草甸增加不显著。两种矮嵩草草甸的枯草盖度增加显著。绿草盖度减少显著。各种群特征发生了有规律的消长。未退化矮嵩草草甸的莎草和杂类草地上生物量减少显著。枯草生物量增加显著。禾草和优良牧草的生物量以及总地上生物量增加不显著。优良牧草比倒由0.57下降为0.48。退化矮嵩草草甸在封育条件下。枯草、禾草生物量增加显著。莎草、优良牧草的生物量及总生物量增加不显著。优良牧草比倒则由0.29上升为0.48。达到显著水平。未退化矮嵩草草甸的草地质量指效明显下降。退化矮嵩草草甸的草地质量指效则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36.
目前,那坡的渔业生产力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发展稻田养鱼是一条切实可行的山区渔业发展之路.坡荷乡地势相对高于全县的其他乡镇,年平均气温较低,具有高寒山区的气候特征,被当地人称为"小东北",全乡的农作物的生长期较短,稻田每年只能进行中稻生产,闲置的时间长.在坡荷乡果巴村,笔者发现有一种农民自创的"一稻一鱼"的冬闲稻田养鱼模式.该模式利用中稻收割后长达7~8个月闲置时间,将稻田改造成适合养鱼的季节性池塘,进行稻鱼轮作.为了探索提高稻田养鱼经济效益的途径,经过可行性分析,2005年,在坡荷乡果巴村汤达屯农民隆某的稻田进行鱼、鸭子的立体养殖试验,形成了"稻--鱼鸭"稻田生态养殖模式,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7.
西部高寒地区冬季长,春季气温低,农家肥冻层厚、发酵慢,菜农早春育瓜苗、菜苗或在瓜菜地使用基肥,没有腐熟的农家肥可用。笔者经过多年研究,总结出一套农家肥加温发酵快速沤制技术,解决了高寒地区农家肥早春不能自然发酵腐熟的问题。  相似文献   
38.
呼伦贝尔地区草甸原初级生产力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新龙 《中国草地》1994,(4):9-11,8
本文以呼伦贝尔草甸草原为研究对象,重点论述了种群的生态特性分布规律及其利用特点,经过5年的定位监测研究,找出了季节动态和年间动态的变化规律,牧草产量受着降水量、温度和土壤含水量等水热因子的制约而变化,运用回归分析方法找出草甸草原的初级税务动态与温度、降水量和土壤含水量等生态因子表出出显著相关性,笔者最后还提出了草甸草原生产利用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39.
青海高寒草甸草地退化原因及治理对策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寒草甸草地约占我省草地总面积的64%,其理论载畜量占全省天然草地理论载畜总量的80%。由于人为因素、啮齿动物活动和气候变化等原因的影响,导致部分高寒草甸草地严重退化,目前退化草地约532万hm~2。提出治理青海高寒草甸草地退化的对策,主要是建立完善的适应性利用制度,其次是对已退化草地进行培育。  相似文献   
40.
草甸草原六种牧草贮藏养分含量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呼伦贝尔盟草甸草原研究了六种牧草贮藏养分含量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牧草生长期内,总糖含量发生规律性变化:出现2-3个积累贮藏养分时期,2个消耗贮藏养分时期。根据这一变化规律,作者提出了合理利用草地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