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34篇
  免费   222篇
  国内免费   248篇
林业   610篇
农学   117篇
基础科学   399篇
  1888篇
综合类   1838篇
农作物   26篇
水产渔业   327篇
畜牧兽医   361篇
园艺   91篇
植物保护   447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206篇
  2022年   163篇
  2021年   192篇
  2020年   161篇
  2019年   187篇
  2018年   126篇
  2017年   202篇
  2016年   199篇
  2015年   218篇
  2014年   296篇
  2013年   299篇
  2012年   399篇
  2011年   446篇
  2010年   410篇
  2009年   393篇
  2008年   364篇
  2007年   290篇
  2006年   253篇
  2005年   238篇
  2004年   172篇
  2003年   128篇
  2002年   108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11.
黄清华  杨永国  陈玉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232-5234,5277
水文过程要素是流域水文物理机制的反映,能够为流域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提供重要依据。以黑河山区流域为研究区域,采用SWAT-GIS集成模型平台进行水文模拟,阐述SWAT模型水文过程要素的计算方法,基于GIS技术,并利用1990~2000年共11年的径流模拟结果数据,对研究区的水文过程要素进行分析,计算分析流域内降水、径流、入渗、蒸散发、融雪等要素的时空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912.
巢湖流域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现状与环境管理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彭军  司友斌  张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14-316,471
[目的]调查巢湖流域的畜禽养殖业现状及其污染情况,提出应对措施。[方法]通过对巢湖市畜牧局的统计资料调查及对部分养殖小区的污染状况调查,分析了巢湖流域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的污染现状,提出了相应的环境管理和防治对策。[结果]目前巢湖流域畜禽养殖业产生的各类污染物数量巨大。将调查所得巢湖流域各类畜禽的粪便均换算为猪粪当量,并根据畜禽日排泄量,推算出该流域全年畜禽粪便共达2515.35万t,BOD为102.46万t、COD为85.64万t,产生的氨氮达11.70万t。巢湖流域规模化养殖场数目较多(居巢区为133个)、养殖种类多、过于分散、规模化程度较小(以猪为倒,平均为176头)。[结论]针对该流域畜禽养殖场污染问题提出几争适合巢湖流域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的环境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913.
军塘河流域上游山区融雪期土壤湿度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融雪期土壤湿度特征.[方法]以天山北坡军塘河流域为研究区,采用定点连续观测方法,利用2006、2007年两年融雪期观测的土壤湿度、土壤温度及气温资料,对比分析土壤湿度在融雪期内各层深度的变化情况以及与土壤湿度和气温之间的关系.[结果]近地面气温与土壤湿度存在较高相关关系, 土壤湿度的时间变化均表现出减湿过程缓慢,增湿过程迅速特征,土壤湿度日变化表现为单峰单谷型波动.[结论]近地面气温与土壤湿度具有明显的影响作用,该结论将有助于为军塘河流域春季融雪洪水的预警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914.
《茶世界》2010,(4)
绿色蒲江,天府茗门。一阳来复,三月茶成。素手翻飞,嫩芽绿韵。田园都市,雀舌衔春。公元前4世纪,秦王朝灭巴蜀,在蒲水流域,设置蒲阳县,几经变迁,至公元601年,隋文帝时正式更名为蒲江。历史上,蒲江先后归入邛州、眉山专  相似文献   
915.
环青海湖区沙漠化土地景观格局自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环青海湖区1.49 x 104 km2为研究区,选取轨道号为132/34,133/34,133/35,134/34的1987年和2006年2个时期的Landsat-5 TM影像,并以全球数字高程模型(GDEM)为数据源,结合1:50 000地形图、植被类型图等数据,获取了该区14种土地利用/覆盖类型,遥感解译的总体分类精度为81.81%和79.37%,Kappa系数为0.80和0.78.再根据青海湖区各地风沙活动的强度,参考已有的划分标准,得到环湖区沙漠化土地景观结果;以不同时期各沙漠化土地景观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均值和坡向均值、高程均值等为区域观测值,计算了各种沙漠化土地景观类型之间空间自相关性Moran指数和NDVI均值与坡度、坡向、高程均值、出现频率最高的高程值之间的多变量自相关指数,分析了在20年间的动态变化特征.最后,基于各沙漠化土地景观的空间集聚分布特点及其生态意义,得出研究区景观结构稳定性分级图,提出了相应的生态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916.
大凌河流域缺水比较严重,对其进行初始水权分配能有效配置水资源,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为使各地分得的初始水权更加准确,以公平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原则为指导,建立了相应的指标体系,并分别运用模糊决策和层次分析法对大凌河流域初始水权进行分配,并对两种分配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力求各地权重趋于合理化,最终选择层次分析法做为大凌河流域初始水权分配的方法。  相似文献   
917.
选取1961~2007年青海湖流域附近刚察、茶卡、共和三个站的降水,气温,湿度和蒸发四项气象要素进行分析,以年平均值作为时间序列,建立灰色预测模型,考察其精度,讨论灰色模型在气候变化中的可行性。最后利用模型对流域内各气象要素作了预测。结果表明:在灰色模型的预测中,选用4-5个已知值作为预测序列预测比较理想;由于选用的时间序列短,模型对未来1-2个值预测较理想;由于温度没有相对误差,温度值并不适用该种模型来准确预测;综合考察共和站和刚察站,2008年流域年平均温度继续降低,流域年平均降水量仍持续降低。  相似文献   
918.
以内蒙古鄂尔多斯荒漠化草原鄂托克旗都思图河流域面积468km2为研究对象,对2006年和2007年流域内人工灌溉草场建设项目启动前后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流域内显性植被、隐性植被、玉米灌溉草场和苜蓿灌溉草场等资源斑块的景观特征,利用协调度进行牧区水利建设对整个流域生产力的影响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牧区水利建设前后的景观格局由原来的随机型向集群型发展,景观的多样性、异质性、关联性、易达度、连通性下降,而景观斑块的分散度、干扰度、隔离度和破碎度等指数上升;景观资源斑块数量的消长与排列格局改变,直接导致流域内水资源亏缺近364.421mm,生物量下降53807.3 kg/a.hm2;景观在人工草场建设前后的协调度表明,在人工草场水利建设前其协调度评价值为63,而建设后其评价值仅为43。由此建议:以集群格局进行草原牧区水利建设不利于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草原水利建设应考虑草原本底-流域廊道-草库仑斑块在水流作用下能流、物流耦合的生态过程前提下,实现草原流域景观要素的水资源利用与分配;草原生产力提高的瓶颈是保证地表环境如何把天然降水转化为草原生产力层生态水,以维系正常的草原生产力。  相似文献   
919.
汾河流域气温变化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汾河流域上、中、下游典型市区54年(1954-2007年)气温观测资料,运用气候统计分析法、累积距平和信噪比法对汾河流域气温变化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汾河流域54年来气候呈现暖干化趋势,年均气温整体呈现上升趋势,总降水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汾河流域气温变化呈上升趋势,10 a平均增幅为0.24℃;汾河流域进入21世纪初期气温上升幅度减小,且上、中、下游气温悬殊差距缩小;经气温变化的突变分析得出54年来汾河流域气温不存在突变年,1960年、1996年分别是汾河上游、汾河中、下游小的气温转折年,1993年是汾河流域大的气温转折年。  相似文献   
920.
基于GIS的石羊河流域玉米气候生产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石羊河流域种植玉米的光合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探索影响石羊河流域玉米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为当地的玉米生产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石羊河流域1980-2005年的气象数据,采用机制法分析该流域玉米的光合、光温和气候生产潜力,并结合ArcviewGIS软件分析其空间分布规律;利用FAO的CROPWAT模型,分析玉米生育期蒸发蒸腾量的变化规律,提出相应的灌溉建议,发掘作物生产潜力,提高流域玉米的产量。【结果】石羊河流域玉米光合、光温生产潜力分别为22 704.79~25 732.44和10 665.73~17 189.27kg/hm2,二者的空间分布规律大致为由北向南逐渐降低;气候生产潜力为360.97~3 947.91 kg/hm2,空间分布规律为由北至南递增;综合分析认为,石羊河流域玉米光合、光温生产潜力处于全国中等水平,而气候生产潜力处于较低水平;CROPWAT模型分析表明,玉米需水关键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下旬,即拔节-抽穗期,此时是玉米产量形成的关键期,应该保障该时期玉米的灌溉用水。【结论】石羊河流域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主要限制因素是水分条件,要充分发掘石羊河流域玉米的生产潜力,就应在玉米的关键需水期进行适时灌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