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4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32篇
林业   74篇
农学   119篇
基础科学   7篇
  46篇
综合类   919篇
农作物   105篇
畜牧兽医   60篇
园艺   255篇
植物保护   20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4 毫秒
951.
抗青枯病花生新品种‘泉花27’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满足生产需求,选育高产抗青枯病花生新品种,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采用杂交育种方法,以育种中间材料‘626-2-1’为母本,‘泉花327’为父本,育出花生新品种‘泉花27’。2010—2011年参加江西省花生区域试验,平均荚果产量5173.95 kg/hm~2,比对照‘汕油523’增产10.10%;籽仁产量3588.75 kg/hm~2,比对照增产7.64%。2010—2011年同时参加广西花生区域试验,平均荚果产量4082.4 kg/hm~2,比对照‘桂花21’增产12.17%;籽仁产量2582.25 kg/hm~2,比对照增产4.71%。2014—2015年参加福建省花生区域试验,平均荚果产量3901.5 kg/km~2,比对照‘泉花7号’增产9.3%;籽仁产量2779.5 kg/km~2,比对照增产13.1%。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鉴定‘泉花27’高抗青枯病。‘泉花27’高产高抗青枯病,于2012年通过广西和江西品种审(认)定,适合在广西、江西和福建等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52.
2007年,从广东引进4个抗青枯病桑品种,其中:1个为抗青10号扦插苗,3个为抗病杂交组合(桑籽)。抗青10号在桐庐县经过7年田间种植和嫁接强桑1号种植试验,证明对桑萎蔫病和桑青枯病具有较强抗性;3个杂交组合品作为砧木,分别嫁接浙江省现行推广桑品种强桑1号、强桑2号和金10,经过1年4点培苗试验和3年4点种植试验,证明具有一定的抗性。综合试验结果,浙江省桑萎蔫病和桑青枯病病区可选用抗病组合抗青10号(砧木)与强桑1号或金10(接穗),嫁接方法可采用贴芽接法。  相似文献   
953.
<正>1猝倒病和立枯病猝倒病俗称倒苗、霉根,立枯病又称死苗,这两种病害在田间有时单独发生,有时混合发生,发生最多的主要是早春茄果类和瓜类。发病规律:温度低(10~16℃)、湿度大、光照弱、播种过密易发猝倒病;温度高(20~24℃)、土壤水分多、播种过密、施用未腐熟肥料、徒长等均易诱发立枯病,一般情况是前期为猝倒病,后期易发立枯病。  相似文献   
954.
番茄在种植的过种中,病虫害在所难免会发生,所以在管理的时候,一定要密切观察番茄的生长变化,针对病虫害要早发现早防治,有针对性的采取有效的措施,以确保稳产、高产、保丰收、好收益。  相似文献   
955.
我国青枯病发生及研究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运峰  张淑红  范永山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5):17128-17129,17136
[目的]探究我国青枯病寄主范围变化。[方法]对国内各省区工作者研究的青枯病寄主范围进行了总结,并通过大量检索对新出现但尚未进行研究的青枯病寄主进行了概述。[结果]青枯病在我国所有省份均有发生,且已由热带、亚热带蔓延至温带和寒带;我国对青枯病的研究开展较少,与青枯病的传播速度和危害程度差距较大,表现为青枯病新寄主的研究缺失以及内蒙古、青海等多个地区尚无关于青枯病的研究报道。[结论]为我国青枯病发生规律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56.
综合防治大棚蔬菜重茬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棚蔬菜生产的发展,给菜农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但是大棚使用多年后,病害尤其是土传病害也日趋严重.已成了棚菜生产中必须解决的问题.防治重茬病最好采用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957.
一、主要病害 1、玉米青枯病 玉米青枯病主要发生在灌浆末期,是一种暴发性、毁灭性病害,易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 (1)症状.玉米灌浆末期常表现为突然青枯萎蔫,整株叶片呈水烫状干枯褪色;果穗下垂,苞叶枯死;茎基部初为水浸状,后逐渐变为淡褐色,手握有空心感,常导致倒伏. (2)发病规律.由镰刀菌、腐霉菌侵染引起.灌浆至乳熟期的大雨,对病害的发生有重要影响;土壤含水量高是青枯病发生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958.
一、玉米青枯病:玉米青枯病是典型的土传根病。始发期在玉米灌浆末期至乳熟期,发病高峰在乳熟后期至蜡熟期。病菌主要侵染玉米根系及茎基1—3节变褐色,变软,后期病株茎基髓部中空,极易折倒,剖开维管束间隙常见白色菌丝或红色霉状物,果穗下垂。防治方法:由于青枯病是在玉米生长后期发病,药剂防治较为困难,而且目前尚未找到有效的农药,所以应实行农业防治措施为主的综合防治方法。1、实行轮作。一般可与花生、大豆、红薯、木薯等作物轮作,重病地块应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制度。2、选用抗病品种。目前可供选用的抗病品种有桂顶3号、辐三1号、桂三2号、桂三4号等杂交种。3、合理施肥,增施锌肥。每亩用硫酸锌1.5公斤作基肥,及时追肥,早追早管。施用锌肥防治玉米青枯病,防治效果可达89%以上。同时结合中耕培土,注意排水,防止积  相似文献   
959.
经调查,海南省万宁市广藿香连作地青枯病发病率为33.06%,病情指数为15.77;非连作地青枯病发病率为16.64.%,病情指数为7.40。调查结果表明,连作地广藿香青枯病发病偏重,所以在海南种植广藿香,应该尽量避免连作。  相似文献   
960.
张兆辉 《现代园艺》2012,(21):73-74
<正>土传病害种类很多,危害蔬菜比较严重的有枯萎病、黄萎病、疫病、根腐病、青枯病等。土传病害一般危害植物的根和茎,作物生长前期一旦发病,幼苗根腐烂或茎腐烂猝倒,很快死亡,造成缺蔸减产。作物生长后期发病,一般年份减产20%~30%,严重年份减产50%~60%,甚至绝收。土传病害发病后,比较难以防治,病菌藏在土壤中越冬,很难被杀死,来年继续侵害作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