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40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10篇
  119篇
综合类   266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119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MAPGIS)和EXCEL建立了河南省1:20万土壤数据库,根据土壤质量演变规律与持续利用“973”项目提出的土壤肥力质量指标体系(pH值)和全国土壤养分分级标准(有机质、全氮、速效钾)编制出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和速效钾土壤表层属性专题分异图并分析其分布特征:利用SPSS对不同土壤类型和成土母质间的多种土壤表层属性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土壤类型和成土母质对表层土壤属性都有影响,特别对有机质和pH值影响尤其显著。在1:20万尺度范围内。土壤类型对有机质、pH值、全氮和阳离子交换量起到主导作用,成土母质对有机质和pH值起主导作用。土壤类型对土壤各属性的影响程度要大于成土母质。  相似文献   
122.
选取了典型苏打碱化土壤剖面,分析了200cm深度内阳离子交换量CEC以及交换性Ca、Mg、Na、K在土壤剖面中的垂直分布规律。对各交换性阳离子之间、交换性阳离子与土壤可溶性阴阳离子以及交换性阳离子与土壤碱化度(ESP)、钠吸附比(SAR)、pH和总碱度等碱化参数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土样CEC全剖面均呈高水平,交换性Na与各碱化参数之间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20~100cm土层是交换性Na的集中分布层,该层既是苏打盐渍土研究的重点,也是土壤改良需要着重考虑的对象。  相似文献   
123.
根据植物对钾的吸收主要通过钾的专性通道和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NSCCs)2种途径的钾吸收转运机制,利用钾专性通道抑制剂,研究3个耐盐能力不同的小麦品种在盐胁迫下通过NSCCs转移钾的贡献.结果表明:3个小麦品种根系通过NSCCs的钾转移均受到Na~+的影响,耐盐性最强的小麦品种.其通过NSCCs的钾吸收作用受到的影响较小,对盐最敏感的小麦品种受影响最大,其NSCCs对K~+的吸收受到明显抑制,吸钾贡献率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124.
CTMAB-膨润土对水溶液中4种农药的吸附特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 制得改性膨润土, 研究了CTMAB-膨润土吸附水中甲萘威、甲基对硫磷、克百威、多菌灵的性能和适宜条件。结果表明: CTMAB-膨润土对水溶液中4 种农药有较强的吸附能力, 且与CTMAB 在膨润土上的实际交换量有关, 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但CTMAB 浓度≥4% 时, 实际发生吸附的农药就不再随着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大。4 种农药的吸附等温线呈线性, 表明分配模式是主要的吸附形式。有机膨润土对4 种农药的吸附很快, 大部分农药在10 m in 内被吸附。pH 值变化对吸附有不同的影响, 并与农药性质有关: 低pH 值会降低有机农药的吸附量, 4 种农药在pH4~ 10 时吸附量较稳定,高pH 值导致多菌灵的吸附量增加, 而甲萘威、甲基对硫磷和克百威有分解现象。  相似文献   
125.
阳离子松香施胶剂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阳离子松香施胶剂的研究对我国造纸和松香行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中通过概述施胶剂的发展,对比说明了阳离子松香施胶剂的优点,还简单介绍了美国和加拿大的几个专利,并综述了目前国内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126.
外源镧的吸附对红壤阳离子交换量和溶液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不同用量外源锋土镧,研究其在红壤上的吸附及对红壤阳离子交换量和溶液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壤对La^3+具有较大的吸附容量和具有较高的可解吸性。当外源La^3+浓度小于400gm/kg时,被吸附的La^3+具有较高的非交换性。阳离子交换量受外源镧的影响不显著;当外源镧浓度大于300mg/kg时,土壤盐基饱和度与有效阳离子交换量显著降低,而交换性酸和交换性铝显著增加。浸出液中的盐基离子浓度随外源  相似文献   
127.
采用田间试验对不同灌水处理灌水后玉米地(天津滨海盐碱地)0~60 cm土层土壤K+/Na+、Ca2+/Na+及玉米干物质累积量进行研究,共设计4个处理,分别为LI10(常规滴灌,灌水10 mm)、LI20(常规滴灌,灌水20 mm)、FI10(膜下滴灌,灌水10 mm)和FI20(膜下滴灌,灌水20 mm)。结果表明:灌水后不同灌水方式下灌水量较大的处理0~60 cm各土层K+/Na+均大于灌水量较小的处理,且均表现出0~20 cm土层K+/Na+较大,40~60 cm土层K+/Na+较小;相同灌水量下膜下滴灌处理0~60 cm各土层Ca2+/Na+均较大,灌水后不同灌水处理0~60 cm各土层Ca2+/Na+差异较小,变化范围为0.10~0.22;FI20处理0~20 cm土层K+/Na+和Ca2+/Na+大于其他处理,分别达到0.78和0.22;随着灌水次数的增多,LI20和FI10处理0~20 cm土层K+/Na+和Ca2+/Na+均逐渐增大,LI10处理则均逐渐减小;灌水后各处理之间0~60 cm各土层K+/Na+和Ca2+/Na+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全生育期干物质累积量与其对应的0~20 cm土层(K+/Na+)/Ca2+二次拟合相关系数均达0.90以上,相同(K+/Na+)/Ca2+下,FI20处理干物质累积量始终最大,LI10处理始终最小;(K+/Na+)/Ca2+>1.72时,各处理干物质累积量均随(K+/Na+)/Ca2+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28.
【目的】研究塔里木河上游棉区不同类型盐土CEC的分布状况及影响因素。 了解不同类型盐土土壤特性及肥力状况,为新疆南疆干旱区盐土改良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阿拉尔绿洲草甸盐土(MeS)、沼泽盐土(MaS)、残余盐土(ReS)、洪积盐土(PrS)、棕漠林盐土(DeS)5种典型盐土为对象,研究该流域不同类型盐土阳离子交换量(CEC)的剖面分布规律,分析盐土CEC的影响因素,并利用灰色关联法对盐土CEC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量化。【结果】该区盐土CEC在2.02~25.54 cmol/kg,平均值为12.39 cmol/kg,CEC随剖面深度的变化规律各类型盐土有所不同,不同类型盐土CEC大小依次为MeS> ReS > DeS > PrS > MaS。粘粒是干旱区盐土CEC的主要来源;pH、CaCO3、盐基总量(TEB)和碱化度(BSP)与盐土CEC呈极显著正相关,是盐土CEC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CaCO3对盐土CEC的贡献不容忽视;盐土有机质(SOM)含量极低,对盐土CEC未表现出显著性影响;交换性钙饱和度(CaSP)、交换性镁饱和度(MgSP)及交换性钾饱和度(KSP)对盐土CEC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塔里木河上游棉区不同类型盐土CEC有显著差异,不同类型盐土保肥、供肥及缓冲性能不同。pH、CaCO3、TEB和ESP是CEC主要贡献因子,SOM对盐土CEC无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9.
有机肥和生物炭对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有机肥和生物炭施入对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肥力和修复植物生长的影响,采用田间定位试验的方法,以山西忻州金矿周边重金属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检测施用有机肥、生物炭之后,不同修复植物根际土壤的pH值、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交换量及酶活性等的变化。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和生物炭后,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交换量、全氮及全磷含量、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土壤pH值、全钾含量均有下降。与对照相比,施用生物炭之后,黑麦草根际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全氮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提高了12.40%、7.35%、16.21%,施用有机肥后,苜蓿根系的有机质含量显著增加了73.81%。施用有机肥和生物炭可以提升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肥力,有助于修复植物的生物量积累和修复效果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0.
为指导大田蔬菜合理施肥,设置7个不同的养分施用处理(习惯施肥、不施化学氮肥、优化施肥、纯施化肥、缓控氮肥、缓控氮肥减氮25%、有机替代25%氮肥)研究不同施肥对蔬菜经济产量及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纯施化肥处理2季蔬菜经济产量均最高,分别为196.03、14.10 t/hm~2,优化施肥处理白菜季总生物量及经济产量均较低,马铃薯季总生物量最低,但经济产量并不低,反而高于习惯施肥处理及有机替代25%氮肥处理。白菜收获指数显著高于马铃薯,不同施肥模式下白菜的收获指数差异不大,不施氮肥处理马铃薯收获指数高达59.46%,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氮肥施用量最高的习惯施肥处理的马铃薯收获指数仅为45.26%,显著低于其他处理。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性质的影响不同,2季收获后,不施氮肥处理的pH值均最高,氮肥施用量最高的处理pH值均最低。种植蔬菜后,除有机肥替代25%氮肥处理外,其他各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均有所下降,且不施氮肥处理有机质含量下降要甚于纯施化肥处理。综上所述,化肥尤其是氮肥对菜田经济产量及土壤性质的影响显著;叶菜类蔬菜在一定施氮范围内可提升经济产量,而根茎类蔬菜,施氮尤其是过量施氮反而不利于产量的提升;氮肥对土壤有一定的酸化作用,但适量施用氮肥有利于土壤有机质得以保留;增施有机肥可缓解土壤有机质的损耗,提升土壤交换性能,有利于土壤质量的改善,故合理施用氮肥并配施有机肥对提高蔬菜经济产量、改善土壤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