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8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12篇
  18篇
综合类   150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17篇
畜牧兽医   30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71.
罗氏沼虾幼体质量对育苗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氏沼虾引进我国的30多年来,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据统计,2009年全国养殖面积约60万亩,养殖产量约为20万吨,约有200多家罗氏沼虾育苗场,罗氏沼虾的年育苗量在400亿尾左右。2010年长三角地区的育苗遭遇重大的挫折,导致全国的罗氏沼虾闹苗荒,苗  相似文献   
27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蔬菜的营养、口感、安全性也有了新的要求,芽苗菜作为一种新型蔬菜,以丰富的营养成分,绿色无污染的生产环境,清香独特的风味逐渐走进市民生活,成为餐桌上的新宠。在长三角区域,芽苗菜销售市场广阔。对芽苗菜周年生产条件及生产技术进行阐述与分析,为芽苗菜种植者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和实践技术,以便于进一步探讨和推进长三角地区芽苗菜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273.
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平台,以MODIS EVI影像为数据源,结合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Mann-Kendall显著性分析、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分析等方法,对2001-2020年长三角地区植被覆盖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对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响应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01-2020年,研究区植被覆盖度在时序上呈上升趋势(从0.433增至0.474),整体增长速率约为0.16%·a-1。在空间上呈现“西高东低、南北高中部低”的分布特征,高值区均值0.486,低值区均值0.374。2)植被覆盖动态变化以改善(76.29%)和稳定(8.0%)为主,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南部;退化区域(22.71%)主要集中在城市扩张地区。3)人类活动因素对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的驱动力(投影重要性>1)大于气候因素(投影重要性<0.5)。降水为主要的气候驱动因素。城镇化快速发展导致土地利用变化较大,总体上对植被覆盖起到了显著的正向影响,但也导致景观破碎度增加。研究长三角植被覆盖变化及驱动因素,对区域生态环境监测、保护和建设具有重...  相似文献   
274.
王云 《安徽农学通报》2023,(14):172-174+178
本文对近年来宣城市农业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宣城农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阐明了未来发展的资源优势,同时在强主体、活市场、重科技、优生态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促进宣城农业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75.
基于最新可获取的2017年及2012年投入产出表,从动态的视角分析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关系。研究表明: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均有增长,且增长幅度显著,但发展不均衡,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上海服务业的决定性支撑力量;生产性服务业对其他产业的依赖性较强,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关系较广;生产性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还比较弱,对国民经济其他产业部门的影响和辐射能力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276.
乡村多功能是乡村地域系统发展的重要特征,有效识别其时空格局特征与驱动机制,是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依据。该研究以长三角作为典型研究案例区,在界定乡村多功能内涵特征基础上,构建出乡村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定量测度2000-2020年长三角乡村多功能水平;综合GIS空间分析、空间自相关模型及地理探测器模型等对研究期间长三角乡村多功能时空演化及驱动机制进行初探。结果表明:1)2000年以来长三角乡村多功能水平呈现提升态势,并表现出"南高北低"区域差异特征;分项功能水平差异表现为乡村生产功能>乡村生活功能>乡村生态功能。2)研究期间长三角乡村多功能全局上表现出显著的正自相关;局部上,长三角乡村生产功能H(High)-H(High)型主要集聚在皖北地区,乡村生活功能H-H型主要集聚在苏南地区,而乡村生态功能H-H型主要分布在浙西南地区。3)长三角乡村多功能形成和演化受到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因素综合影响,其中地区经济实力、城镇化水平及固定资产投资是影响长三角乡村多功能演化的主导因子,且与其他因子交互驱动力强于单因子作用,交互作用能够增强对长三角乡村多功能时空演化的解释。4)从乡村地域主导功能视角出发,结合各地域类型功能现状、资源环境特征及区域发展背景,因地制宜采取差异化的长三角乡村地域功能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277.
《江西农业学报》2022,(2):138-140
通过深入的调查,就长三角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有关部门制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政策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78.
晏琳  张炜 《农电管理》2021,(4):30-33
"洁能+储能+智能"是未来能源互联网的发展方向。嘉兴市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国家发展战略与能源互联网战略落地实践的核心区,具有建设发展储能项目的良好基础与显著优势。当前平湖市供电有限公司正在大力打造"高弹性电网发展指数最优"的县域电网,并将储能电站的规划建设作为打造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平台提质、数字赋智、生态增能、服务创优"的重要实践行动之一,着力构建源网荷储友好互动的"标杆区"。  相似文献   
279.
科学探索城市碳排放绩效与土地利用的协调发展特征,是在基础层面推动碳中和目标实现的必经之路。该研究在分析碳排放绩效与土地利用强度协调发展机理的基础上,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利用超效率slacks-based measure(SBM)模型测度2003—2018年各市碳排放绩效,基于连续土地利用数据评估各市土地利用强度,并分析其时空演变格局;借助协调度模型揭示碳排放绩效与土地利用强度的协调发展特征与动态演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长三角城市群碳排放绩效在时空上均呈现两阶段变化,2003-2013年区域碳排放绩效均值由0.63逐渐上升至0.77,高值区集中在浙江、江苏沿海地区,低值区零散分布在淮安、连云港,淮南等地。2013-2018年区域碳排放绩效均值小幅下降至0.68,高值区城市数量有所减少。2)区域土地利用强度均值由349.74逐渐上升至356.63,低值区主要集中在研究区南部的浙江部分城市,高值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北部,以江苏徐州、安徽淮北、毫州为代表。3)碳排放绩效与土地利用强度的协调度在16 a间波动上升,低值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南部的浙江、安徽部分城市,高值区集中在江苏沿海城市如盐城...  相似文献   
280.
黄成 《长江蔬菜》2023,(19):1-3
导读:本文阐述了绍兴市柯桥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坚持生态优先的宗旨、强固技术支撑、建好二类基地、强化蔬菜质量监管、大力推进蔬菜线上销售等5条对策建议。绍兴市柯桥区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适宜多种蔬菜生长。柯桥区地处长三角都市圈,内外交通发达,物流便捷,蔬菜外销市场巨大。21世纪以来,柯桥区委区政府带领全区上下围绕丰富品种、增加供给、提升效益的目标,采取政策调动、科技推动、市场驱动、龙头带动“四轮联动”战略,稳步发展蔬菜生产,将柯桥区创建为浙江省蔬菜强县(区)。今后,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蔬菜质量安全、品质与营养的新要求,面对蔬菜基地负载量日益加大的新形势,柯桥区蔬菜产业该如何进一步发展呢?本文在阐述柯桥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