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4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43篇
林业   13篇
农学   48篇
基础科学   37篇
  201篇
综合类   297篇
农作物   29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29篇
园艺   35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91.
施氮量对植烟土壤不同土层无机氮质量含量的调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研究不同施氮量对土壤各层次和烤烟各生长期土壤中无机氮质量含量的影响,大田试验中设置5个氮肥施用量并分配在基肥、苗肥和追肥时期施用,烟苗移栽后第5周开始分7次钻取3个土层样,样品冷藏贮存并用流动注射分析仪测定硝态氮和铵态氮质量含量。结果表明:各施氮处理在移栽后第6周前0~20 cm土壤中硝态氮质量含量大于铵态氮,施用氮肥越多,土壤中无机氮质量含量提高幅度越大,施氮肥对0~20 cm土壤中无机氮质量含量的影响在烟株生育前期要远大于对20~40 cm土壤中无机氮质量含量的影响,同一时期不同深度比较,0~20 cm土层中硝态氮质量含量略大于20~40 cm和40~60 cm土层的硝态氮质量含量;烟株移栽7周后,0~20 cm土层中硝态氮被极大耗竭。各施氮量在各土层铵态氮质量含量变化幅度远大于硝态氮,铵态氮质量含量从第6周即开始上下波动,并在50 mg/kg附近上下变动,第8周土壤各层铵态氮质量含量有一个上升峰,而硝态氮质量含量在第7周停止快速下降后进入0~100 mg/kg范围的较平稳波动阶段。认为:不同施氮量对于生育前期和0~20 cm土层硝态氮质量含量影响深刻,但促进烤烟打顶前足量吸收并形成健壮烟株的合适施氮量还需结合烟草产量与品质而定;铵态氮调控是调节后期氮供应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2.
不同浸提剂以及保存方法对土壤矿质氮测定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明影响土壤矿质氮测定的因素,从棕壤、潮土和黄棕壤3种类型土壤中各采集10个经不同施肥处理的土样,用连续流动注射分析仪测定经不同浸提剂以及不同保存方法处理后土样的NO3-N和NH4-N含量。结果表明:不论是棕壤、潮土还是黄棕壤,2 mol.L?1 KCl提取硝态氮的数量与0.01 mol.L?1 CaCl2提取的数量相关性均达到P<0.01水平;3种土壤各个土样硝态氮含量的测定值多表现为新鲜土<冷冻土<风干土;将鲜样浸提后作短时间的冷冻处理,其效果与鲜样24 h内的测定结果较接近;土样不同保存方式以及浸提液的保存时间对3种土壤NH4-N测定结果的影响规律不及NO3-N明显。  相似文献   
193.
施肥与植被覆盖对坡地铵态氮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丽赵梅 《南方农业学报》2012,43(12):1986-1990
[目的]明确黄土高原地区施用氮肥及不同植被覆盖对坡地土壤NH4+-N流失的影响.[方法]在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利用室内可调节坡度的铁皮冲刷槽,研究降雨径流过程中坡面NH4+-N流失特征,以及坡度、植被覆盖、施用氮素肥料对坡面表层土壤NH4+-N流失的影响.[结果]施用到土壤中的NH4+-N会随径流流失,且主要随着泥沙流失而流失,极少部分NH4+-N入渗到土壤深层;施用NH4NO3会增加土壤自身的NH4+-N流失;植被覆盖减少了坡面土壤自身NH4+-N随泥沙流失的数量,但是加剧了添加氮肥中随径流流失的NH4+-N的数量.[结论]在坡地施用氮肥和种植植被,都会加剧坡地土壤自身中的NH4+-N流失,从而对生态环境产生危害.  相似文献   
194.
生物炭对冻融黑土中铵态氮和硝态氮淋失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深入研究冻融条件下生物质炭对东北黑土中铵态氮和硝态氮淋失的影响效果,为解决冻融作用下黑土中无机氮素的淋失问题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室内模拟土柱淋溶实验方法研究了生物质炭对经过不同冻融循环次数处理土壤中铵态氮和硝态氮淋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冻融会增加土壤氮素的淋失,且淋失量与冻融次数有关,施加生物质炭可以有效降低土壤因冻融作用引起的氮素淋失;玉米秸秆炭对无机氮素淋失降低率在76.15%~85.79%之间,树枝炭在55.26%~68.09%之间,可以看出玉米秸秆炭持氮效果较树枝炭更好;在冻融次数分别为3和1时,玉米秸秆炭和树枝炭持氮能力最强;两种生物质炭对铵态氮的固持能力均优于硝态氮。  相似文献   
195.
通过室内模拟滴灌施肥,研究不同氮肥及磷肥混合施用对土壤氮素水平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在水平方向上呈线性减缓分布,不同种类氮肥单施与配施对土壤含水量影响不大;氮磷肥配施较氮肥单施可加速土壤硝态氮随着水分的迁移速度;土壤铵态氮在滴头处浓度最大,在水平方向上的最大迁移距离为7.5cm。  相似文献   
196.
研究氮磷和有机肥施用对稻田土壤硝态氮、铵态氮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农田氮肥的种类、施氮量是影响施氮效果及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水稻田的施氮量过低,不利土壤肥力和产量的保持,而过多会导致水稻减产和环境及水体氮素污染。从减少土壤残留铵态氮、硝态氮的角度建议青紫泥稻田较为理想的施尿素水平为纯N 80~225 kg.hm-2,磷水平为小于P2O5 40.5 kg.hm-2,猪粪水平为小于纯N 142.1 kg.hm-2。  相似文献   
197.
稻草覆盖措施对红壤氮素矿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室内模拟覆盖和好气培养的方式,测定不同培养时间土壤中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含量,研究不同土壤条件下稻草覆盖对红壤氮素矿化的影响.在不同水分和不同施氮条件下,20和30℃时稻草覆盖均使土壤中氮素净矿化量减少;40℃时短期覆盖使土壤中氮素净矿化量低于不覆盖,长期覆盖后土壤中氮素净矿化量大于不覆盖.随着温度的升高,覆盖处理氮素...  相似文献   
198.
铵态氮与硝态氮配比对落叶松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兴安落叶松幼苗为研究材料,采用水培试验方法,研究不同NH+4-N与NO-3-N配比对落叶松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落叶松幼苗在以NH+4-N为主的营养液中生长较好.营养液中NO-3-N比增加,则幼苗生长下降,过量的NO-3-N可抑制幼苗根系生长,降低幼苗的地下部与地上部干质量比.营养液中NH+4-N的比例增加,植株...  相似文献   
199.
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的石漠化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揭示土壤养分变化规律对该区域生态系统适应性修复具有重要意义。以贵州省荔波县和普定县为研究区,通过野外采样和实验室分析,对西南喀斯特地区典型石漠化阶段土壤的铵态氮、硝态氮变异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非石漠化的黑色石灰土中铵态氮、硝态氮的含量分别高达11.61和38.01mg·kg^-1.随着石漠化程度的加深,土壤中氮素含量逐渐减少。统计表明非石漠化土壤与轻度石漠化土壤铵态氮含量呈显著差异,硝态氮含量呈极显著差异。(2)土壤铵态氮含量表现为表土层高于心土层,而硝态氮在剖面中分布规律不一致。(3)土壤氮素含量随时间有明显变化。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均在7月达到峰值,然后呈现出下降趋势,至11月或翌年1月又逐渐增加。(4)土壤有机质与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呈一元二次线性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671和0.9493,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也呈极显著的线性相关,相关系数为0.7743。喀斯特地区通过封山育林等措施增加有机质积累可提高土壤氮素含量,对防治石漠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0.
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配施对夏玉米土壤无机氮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模拟田间生态环境,研究了不同比例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配施对夏玉米整个生育期土壤NH4^+-N和NO3^--N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旱作夏玉米栽培条件下应用控释尿素,土壤中NH4^+-N含量保持在较稳定水平,可有效降低NO3^--N淋失损失,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基于成本等综合考虑,推荐普通尿素和控释尿素混施作基肥,比例为普通尿素55%、控释尿素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