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8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41篇
林业   356篇
农学   69篇
基础科学   55篇
  78篇
综合类   556篇
农作物   30篇
水产渔业   63篇
畜牧兽医   653篇
园艺   114篇
植物保护   4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蜂针前后肢体血流图变化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蜂针治疗疾病已有很多临床报道,实践证明,蜂针对治疗类风湿、痛证等有良好的疗效〔1,2〕。我们选择门诊类风湿病人,进行蜂针前后的肢体血流图观察,并且进行自身左右对照。以观察病人对蜂针治疗前后的血流供应情况。1材料与方法本实验选择门诊接受蜂针治疗的类风湿...  相似文献   
62.
穿刺放气法是抢救牛羊瘤胃臌气症常用的有效方法,但是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方法,常常会因方法不当而使放气失败,笔者经过多年总结得出了高效穿刺放气的操作要点,现介绍如下,共同行借  相似文献   
63.
初级生产者为生态系统的主要环节,初级生产者生物量的研究,为整个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提供最基本的数据,并为确定适宜载畜量和合理利用草地提供重要依据。长芒针茅(Stipabungeana)群落在黄土区主要分布在森林草原地带,这里由于大面积土地被开垦,...  相似文献   
64.
黑龙江省亚布力林业局地处长白山山脉、张广才岭西麓。气候温和湿润,适宜阔叶树生长。森林类型分为针阔混交林、阔叶混交林及杨桦林三大类。发挥优势,加大阔叶树培育力度,利用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方式增加阔叶树面积是一项省钱、省力、效果好的途径之  相似文献   
65.
养好五针松盆景,要了解它的习性,掌握它对光照、土壤、水分、肥料等的要求。  相似文献   
66.
预防油松幼树冬季兔害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冀北山区近几年为营造针阔混交林,在飞播区、封山育林区见缝插针补植油松容器苗,每年补植量达到600多万株,当年栽植成活率达85%~95%。但是,在漫长的冬季新植油松幼树常常遭受野兔的啃食,被害幼树近地面处呈平齐“剪口状”,啃掉部分丢在树盘里。失去顶芽的幼树难于成材且造成干枯死亡,使补植区保存率低下,有的保存率只有20%~30%,严重的保存率为零,每年因兔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令人触目惊心。  相似文献   
67.
我所研究出双蜂针圈形、十字形刺法对患者疗效显著。双针圈形刺法是用二只蜜蜂同时相继刺在一个位置上。蜂针成多个圈字形状。园圈围刺直径随病损范围的变化而逐步缩小:由5寸、4寸、3寸、2寸、1寸、0 .5寸逐渐缩小,次数一般根据病情好转快慢而定,1 0 -1 5次为一疗程。每一疗程用圈字形状一个,直到病灶祛除。例如,张某,男,63岁,患风湿性紫癜,全身出现紫黑色斑点。两腿比较严重,小腿肌肉涨痒,病程6年,经多家医治无效。于2 0 0 2年8月接受蜂疗。按以上方法3 -4疗程治愈,随访一年未复发。曹某,男,81岁,患慢性湿疹2 3年,病发四肢关节及胸部,发病…  相似文献   
68.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薇菜(Rhizoma osmundae)种植的生态环境、种苗培育、栽培措施、采摘方法等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我省林区薇菜的栽培质量管理。 2生态环境 2.1栽培区域:我省山区半阴半阳坡中下腹、稀疏的针阔混交林下、林缘或林中空地。2.2土壤:壤土和沙质壤土,土层厚度≥15cm,疏松湿润肥沃。  相似文献   
69.
70.
五针松的嫁接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