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38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9篇
  49篇
综合类   53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青神县位于川西平原西南边缘,属眉山市管辖,北以鸿化山口为前门,南以平羌三峡作后户,东倚龙泉山脉,西抵金牛河岸.常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土地肥沃,土质中性居多,碱性、酸性兼备,宜种性强.全县辐员面积386.8km2,辖7镇3乡,总人口20万,其中农业人口17.3万.  相似文献   
152.
紧急受命 1954年,山西省在文水县南安乡谢家寨村建起了山西省碱地改良站,前苏联专家在视察该改良站土地后提出:对留茬的玉米地,必须先用拖拉机进行深耕(耕深22cm),等过了冬季,才能检验出防治盐碱的效果.在当时,前苏联专家的建议就是最权威的命令,山西省农业厅的领导不敢怠慢,赶紧组织人手、分配任务,由于条件有限,整个晋中地区只有榆次县张庆乡有几台拖拉机,在汾河岸以西还没有一台农业机械.  相似文献   
153.
工程小清河济南城区段主河槽治理为例,研究水库型河道在确定主河槽河岸设计高程应考虑的影响因素,这些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防洪、除涝、通航要求、景观布置、水生态保护等.提出时于既有景观功能又有防洪要求的河道,主河槽河岸设计高程应分汛期与非汛期进行考虑,综合其防洪要求及景观效果确定所需高程.  相似文献   
154.
在塔里木河下游选取不同频次和持续时间的漫溢样地进行地表植被和表层土壤调查,以分析漫溢干扰的频次和持续时间差异对于植物群落特征和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漫溢干扰使得一年生草本和多年生草本在植物群落中的重要值有所增加,其中多年生草本在2个漫溢频次样地和3个漫溢持续时间样地中占据优势,说明漫溢干扰后多年生草本逐渐替代乔灌木成为主要的群落组成物种。2)漫溢频次样地中以“多年多次”漫溢样地的多样性指数值最大,其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Margalef指数与对照样地相比均具有极显著差异,指数值分别为:0.523,0.979和1.023。3)漫溢持续时间样地中以“10~20 d”和“20~30 d”两个漫溢样地具有最大多样性指数,其中“20~30 d”漫溢样地的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及“10~20 d”漫溢样地的Margalef指数与对照样地之间的差异均为极显著,指数值分别为0.451,0.777和0.863。4)漫溢干扰使得表层土壤电导率极显著减小,最小值出现在“一年1~2次”漫溢样地(1.148 ms/cm)和“10~20 d”漫溢样地(1.155 ms/cm)。“多年多次”漫溢样地和“5~10 d”漫溢样地的表层土壤有机质明显增加,有机质含量分别为11.577和8.770 g/kg;其余漫溢样地的表层土壤有机质均小于对照样地。综合分析认为,频次为多年多次且持续时间在10~30 d的漫溢干扰对塔里木河下游植被恢复最为有利。  相似文献   
155.
荒漠河岸林建群植物的水分利用过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荒漠河岸林植物是干旱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干旱区荒漠河岸林建群植物水分利用过程,对制定生态保育恢复对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西北干旱区塔里木河和黑河下游荒漠河岸林植物水分来源、根系水力提升过程的观察和对比分析,解析了不同胁迫环境下胡杨、柽柳等荒漠河岸林主要建群种的水分利用过程。研究结果显示:在塔里木河和黑河下游不同地下水埋深和干旱胁迫环境下,荒漠河岸林植物的水分利用方式和生存策略有较大差别。在水分来源上,胡杨和柽柳主要利用深层土壤水和地下水,但塔里木河下游的植物根系对水资源的利用较黑河下游更加多元化;在水分分配方面,塔里木河下游的胡杨表现出更强的水力提升能力和更显著的水分再分配效应,地下水埋深是造成植物水分利用策略差异的主要原因,地下水位越深(7 m以内),胡杨受干旱胁迫越大,胡杨根系的水力提升能力亦越强。目前黑河下游的生态已处于平衡维持和发展阶段,而塔里木河下游广大地区的荒漠河岸林植物仍处于严重的干旱胁迫中。  相似文献   
156.
以中山杉林、杨树林、中山杉—杨树林3种太湖人工林缓冲带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缓冲带宽度对富营养物质磷素的截留效果差异,为确定缓冲带适宜宽度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3种类型人工林缓冲带径流水中的磷酸根质量浓度没有特定的空间趋势,总磷、可溶性总磷随宽度增加质量浓度减少,研究区人工林缓冲带对径流水中总磷的最大去除率可达78.2%。土壤总磷质量分数随宽度的变化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回归分析得出径流水中的总磷去除率达80%时,最佳人工林缓冲带为43.64 m宽的杨树林带。  相似文献   
157.
山西沁河上游河岸植被缓冲带评价与恢复重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河岸带特性进行调查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北方河岸带的特点.提出了从植被结构完整性和河岸结构稳定性两方面的14个指标组成的河岸带植被结构和功能评价体系、对山西省沁河的一级支流赤石桥河和紫红河的河岸带植被进行了评价;同时进行河岸缓冲带恢复重建试验,研究了不同恢复措施下纯草、乱石滩、纯灌三种沁河上游河岸带典型地块的植被恢复效...  相似文献   
158.
重庆市长寿区桃花溪由于人为干扰部分河岸受损,河岸植被破坏严重,经过生态治理修复,植被恢复效果良好。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并结合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探讨了修复河岸初期各护坡模式下的植物多样性及其对土壤容重、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p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有效磷、速效钾和阳离子交换量等土壤理化性质指标的响应。结果表明:植被护岸与天然材料织物垫护岸生物多样性最丰富,其物种多样性指标稍高于人工扁袋护岸,相比原生态的半裸地有了极显著的改善。各护岸模式的大多数土壤理化特征因子差异性极为显著,其中半裸地的土壤质地与水肥状况最差,说明各护岸措施对土壤的改善效果明显。通过对各生物多样性指数和土壤特征因子的一般相关分析与逐步回归分析,各多样性指标均与土壤容重呈显著负相关;Margalef丰富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与毛管孔隙度、速效N、阳离子交换量(CEC)呈显著性正相关,与有机质呈极显著正相关;Shannon-Wiener多样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与毛管孔隙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其中,全K、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CEC三个土壤养分因子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159.
The dynamic environments in riparian zones support a variety of life-history strategies, which constitute a fundamental mechanism for development and maintenance of biodiversity in riparian forest ecosystems. To demonstrate the effect of life-history strategies on biodiversity, we investigated community-level diversity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environmental variability in the riparian Populus euphratica forests of the Ejina Oasis. Communities were divided into 14 associations on the basis of their species importance values. The Simpson’s index, Shannon-Wiener index, Pielou’s evenness index and the regional Whittaker’s index were applied to calculate community diversity. An ordination of the sample plots was carried out by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CA). Biodiversity was relatively low across the entire study area, but there was high community diversity (βw = 8.09) due to the spatial heterogeneity of habitats in different plots. In addition, we investig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iodiversity and several environmental factors, such as water availability, community components and soil conditions. We conclude that the heterogeneity of soil and water availability drives community diversity patterns in riparian zones and that community-level diversity favors the maintenance of species diversity in the P. euphratica forests in the Ejina Oasis.  相似文献   
160.
河岸植被过滤带可以有效地截留阻控农业非点源污染物向水体中迁移。选取辽河上游地区,构建杂草带T1(对照)、草木犀带(Melilotus suaveolens L.)T2和草木犀与枫杨(Pterocarya stenoptera C.DC.)混合带(T3林草带)3种类型人工河岸植被过滤带,通过野外试验区2年的实地观测,对寒冷地区不同类型及不同宽度植被过滤带截留地下渗流中氮磷的能力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各类型河岸植被过滤带对地下渗流中不同形态氮磷中的铵态氮(NH4+-N)截留效果最好,平均截留效率为18.03%~62.20%。13m宽的林草带对NH4+-N截留效率最高可达77.45%。13 m宽的林草带对总磷(TP)和可溶性磷(DP)的最高截留效率分别为62.15%和80.01%。总体上林草带对各形态氮磷截留效果最好,其次是草木犀带。植被过滤带各植物对氮磷的累积能力大小依次是枫杨草木犀杂草,对草木犀地上部分进行收割,单次可去除氮的含量范围为15.21~26.78g/m~2,磷的含量范围为0.72~1.27g/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