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50篇
  免费   270篇
  国内免费   688篇
林业   425篇
农学   508篇
基础科学   772篇
  997篇
综合类   3130篇
农作物   382篇
水产渔业   625篇
畜牧兽医   865篇
园艺   176篇
植物保护   228篇
  2024年   75篇
  2023年   260篇
  2022年   272篇
  2021年   306篇
  2020年   287篇
  2019年   321篇
  2018年   184篇
  2017年   289篇
  2016年   308篇
  2015年   279篇
  2014年   328篇
  2013年   366篇
  2012年   424篇
  2011年   428篇
  2010年   424篇
  2009年   421篇
  2008年   449篇
  2007年   359篇
  2006年   281篇
  2005年   251篇
  2004年   237篇
  2003年   190篇
  2002年   158篇
  2001年   152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117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93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3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本试验以山东省不同时期主栽冬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从产量性状、形态性状和干物质转运分配等不同角度,对多个性状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1)随品种更新,形态性状趋于合理,株高降低并趋于稳定,冠层结构更加理想;(2)灌浆速率随着小麦的演进呈增加趋势,近代冬小麦品种的灌浆速率趋子平稳,受环境的影响较小;(3)小麦品种的产量结构性状更加利于生产力的提高,但随着品种的演进,结构性状的改良幅度越来越小,提高产量的难度逐渐加大。  相似文献   
92.
根据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22个代表站1960—2000年逐日平均气温、降雨量、相对湿度以及日照时数等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京、津、冀地区小麦赤霉病菌原体形成期各相关气象因子的年际、年代际变化及空间分布。结果表明,日平均气温≥12℃日数大部地区呈弱增加趋势,降雨量和雨日呈减少趋势,中部以南地区的日照条件向降低小麦抗病能力的方向转化;贴近度分析表明,塘沽一天津一保定以南地区秋季小麦赤霉病菌原体形成期的气候条件是最适宜或适宜小麦赤霉病发生。  相似文献   
93.
为探究镉胁迫对杞柳(Salix integra)生长生理及镉吸收转运的影响,进而明确杞柳应用于镉污染土壤修复的潜力。本研究以杞柳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镉胁迫(0、10、20、30、40 mg·L-1)下杞柳的生长、根系形态、根系和叶片抗氧化酶活性,以及杞柳对镉的吸收转运特性。结果表明,杞柳具有较强的耐镉性,吸收的镉主要集中于地上部,且以叶片含量最高,茎含量最低;转运系数随镉浓度升高而增加,但富集系数随镉浓度增加而逐渐下降;镉胁迫对杞柳根系构型具有一定的诱导作用,节点数与根尖数显著上升(P 0.05),而对根系生长的影响表现为"低促高抑",低浓度(10 mg·L-1)镉胁迫下杞柳根系总长度与地下部生物量显著上升(P 0.05),高浓度(40 mg·L-1)镉胁迫下杞柳根系生物量与根系生长指标均显著下降(P 0.05);镉胁迫诱导杞柳根系与叶片中产生的超氧阴离子活力单位与过氧化氢酶活性上升,显著抑制谷胱甘肽含量与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P 0.05),且抑制效果随镉浓度上升而逐渐增加。综上可知,杞柳具有较强的耐镉性和镉富集特性,且通过优化根系构型、激活抗氧化酶促系统缓解自身所受镉胁迫,具有较高的镉污染修复潜力。  相似文献   
94.
小肽转运载体1(PepT1)在动物肠道小肽的摄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试验旨在研究驴(Equus asinus)PepT1(ePepT1)基因的分子克隆、序列分析和组织表达。提取驴肠道组织总RNA,PCR克隆ePepT1基因片段,测序验证并进行序列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PCR)方法分别测定驴肾脏、脾脏、心脏、肝脏、肺脏、胃、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组织中ePepT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ePepT1开放阅读框为2 124 bp,共编码707个氨基酸残基。蛋白质理化性质预测显示,ePepT1蛋白分子质量为78.6 ku,等电点为7.52,具有11个跨膜区(TMD),且TMD 9和TMD 10之间有1个大的细胞外环;ePepT1蛋白有5个胞外N-糖基化位点,5个胞外蛋白激酶C(PKC)作用位点和3个蛋白激酶A(PKA)作用位点。组织分布研究发现,ePepT1基因在各组织均有表达,但在肠道(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中相对表达量最高。综上所述,本研究首次克隆了ePepT1基因,研究了其组织表达规律,为进一步研究驴肠道小肽吸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95.
高产棉花太阳辐射能利用率及干物质分配规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1988~1989年高产棉花栽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发现,棉花的太阳辐射利用率在叶面积系数小于2.0时随叶面积系数的增加而线性增加,大于2.0时增加变缓。从生育时间看,7月中旬前太阳辐射利用率指数上升,7月中旬至8月底相对稳定在1.2~1.4克/兆焦左右,9月以后又不同程度线性下降。生长季内子棉太阳辐射经济效率1988和1989年分别为0.14和0.15克/兆焦。收获指数与最大叶面积系数呈显著负相关;盛花期之前棉株各器官之间的同伸关系或明显,盛花期后器官的生长相互间无明显的确定性关系。如能调节密度与叶面积系数的关系,使得既提高5~6月的辐射能利用率,同时使7~8月叶面积系数维持在3.0~3.5的适宜范围内,9~10月群体又不早衰,则有利于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96.
抗滑桩优化设计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传统剩余推力法,提出了新的抗滑桩优化方法。以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某县城南的滑坡体为例,说明了主要治理方法。采用剩余推力法和新的抗滑桩优化方对该滑坡体天然状态工况进行了稳定分析。结果显示,在设计安全系数为1.15的情况下,该滑坡处于临滑状态,因此,须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最后推荐了抗滑桩设计方案,已在凉山州某县城滑坡工程中成功实施。  相似文献   
97.
切碎玉米秸秆螺旋输送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水平螺旋输送试验装置上对切碎玉米秸秆的螺旋输送性能进行了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螺旋轴转速、填充系数和螺距对输送量和功率消耗的影响。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螺旋轴转速、填充系数和螺距对输送量和功率消耗的影响显著;且随着螺旋轴转速、填充系数和螺距的增大,输送量和功率消耗都呈上升趋势。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因素对输送量影响的主次顺序是螺距、填充系数、转速;因素对功率消耗影响的主次顺序是转速、螺距、填充系数。采用综合平衡法最终得到的较优水平组合是A1B1C3,即螺旋轴转速56r/min、填充系数0.3、螺距3 0 0 mm。本试验可为提高玉米秸秆螺旋输送综合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
The study was aimed to explore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sulforaphane (SFN) on the reproductive function of male mice with cadmium poisoning.40 healthy clean grade male Kunming mic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control group (H2O),cadmium chloride group (2.3 mg/kg CdCl2),sulforaphane group (10 mg/kg SFN),sulforaphane + cadmium chloride group (10 mg/kg SFN+2.3 mg/kg CdCl2),and continuous administration for 10 d,all mice were executed by dislocated cervical vertebra at 2 d after the last administration,and then the pathologic changes of testicular tissues,organ coefficient of testicle and epididymis,sperm quality and concentration of testosterone were tested.Additionally,the contents of GSH and MDA,and the activities of T-SOD in testis were also detected at the same time.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pathology damages were observed in cadmium chloride group,organ coefficient of testis and epididymis,sperm quality and levels of testosterone extremely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P<0.01),the activities of T-SOD and GSH content were extremely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P<0.01),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MDA was extremely significantly enhanced (P<0.01).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activity of T-SOD and concentration of GSH in sulforaphane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0.05),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MDA was not significant different between the control group and sulforaphane group (P>0.05).While compared with the cadmium chloride group,the sperm motility rate and sperm total count in sulforaphane and cadmium chloride group were extremely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0.01),the organ coefficient of testicle and epididymis w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P<0.05),the concentration of GSH and activity of T-SOD in testicular tissue were extremely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0.01),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MDA was extremely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P<0.01).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sulforaphane had the protection effect on reproduction function of male mice with cadmium poisoning.  相似文献   
99.
枝干病害葡萄溃疡病近年来严重限制了葡萄产业发展。研究表明葡萄蔗糖转运蛋白参与寄主植物和病原菌的互作过程。为解析蔗糖转运蛋白VvSUC12在葡萄免疫反应过程中的功能,本研究克隆了VvSUC12基因翻译起始位点上游1 500 bp的启动子区,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该区域包含4个Dof转录因子结合序列(A/TAAAG)及多种激素调节与防御相关的顺式元件。实时荧光定量分析显示,接种可可毛色二孢菌显著诱导VvSUC12和VvDof19基因的表达。通过酵母单杂交实验筛选得到与VvSUC12启动子互作的转录因子VvDof19。酵母双杂交实验证实VvDof19具有自激活活性;进一步通过烟草瞬时表达发现Dof19-GFP的相对GUS活性约为对照GFP的9倍,表明转录因子VvDof19能够激活VvSUC12基因的表达。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蔗糖转运蛋白在葡萄免疫反应中的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0.
为了筛选出对温室白粉虱高效的农药复配组合,本试验选择9种杀虫单剂对田间采集的温室白粉虱进行了毒力测定,并利用共毒因子和共毒系数对氟吡呋喃酮与8种杀虫剂复配组合的联合毒力进行评价,同时对筛选出的药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杀虫单剂毒力测定中,LC50最低的为鱼藤酮,最高的为螺虫乙酯,48 h LC50分别为0.43μg/mL和78.59μg/mL;毒力大小顺序为鱼藤酮>氟啶虫胺腈>除虫菊素>苦参·印楝素>d-柠檬烯>氟吡呋喃酮>啶虫脒>高效氯氰菊酯>螺虫乙酯。共毒系数大于120的复配组合为氟吡呋喃酮与d-柠檬烯5∶1、氟吡呋喃酮与苦参·印楝素1∶2和1∶5,共毒系数分别为268.31、247.80和241.46,LC50分别为5.76、4.51μg/mL和4.34μg/mL。氟吡呋喃酮与d-柠檬烯5∶1复配增效作用明显,为最佳配比。田间药效试验表明,10 d后,17%氟吡呋喃酮可溶液剂与1%苦参·印楝素乳油、5%d-柠檬烯可溶液剂复配对温室白粉虱的防效达到83.5%~8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