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02篇
  免费   288篇
  国内免费   675篇
林业   422篇
农学   507篇
基础科学   771篇
  996篇
综合类   3111篇
农作物   378篇
水产渔业   621篇
畜牧兽医   864篇
园艺   170篇
植物保护   225篇
  2024年   73篇
  2023年   255篇
  2022年   258篇
  2021年   293篇
  2020年   285篇
  2019年   315篇
  2018年   184篇
  2017年   288篇
  2016年   308篇
  2015年   279篇
  2014年   328篇
  2013年   366篇
  2012年   424篇
  2011年   428篇
  2010年   424篇
  2009年   421篇
  2008年   449篇
  2007年   359篇
  2006年   281篇
  2005年   251篇
  2004年   237篇
  2003年   190篇
  2002年   158篇
  2001年   152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117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93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3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探究冬小麦科学施肥技术,明确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对冬小麦产量、养分积累转运与利用的影响,于2018—2019年分别在河南省鹤壁市和新乡市以冬小麦(鹤壁、新乡试验品种分别为‘郑麦7698’和‘郑麦366’)为试验材料,设置7个处理[农民习惯施肥(FP)、当地推荐施肥(ST)、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NE)、在NE基础上配施缓控释氮肥(RNE)、在NE基础上不施氮肥(NE-N)、在NE基础上不施磷肥(NE-P)、在NE基础上不施钾肥(NE-K)],探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冬小麦氮、磷、钾养分转运分配规律和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小麦氮、磷、钾施肥量NE较FP处理分别降低16.2%、43.3%、-13.2%(鹤壁)和19.5%、48.0%、-57.9%(新乡);冬小麦产量NE与FP处理无显著性差异,RNE与FP处理存在显著性差异;NE、RNE较FP处理分别增产4.7%~6.6%、5.5%~9.6%(P0.05)。进一步研究表明,NE、RNE处理可显著增加地上部植株养分含量和积累量(P0.05),其花后干物质积累量较FP处理增加9.2%~14.0%、11.9%~18.6%;花前氮、磷素转运量和钾素转运对籽粒钾素积累贡献率均有提高,基于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的氮、磷、钾肥平均利用效率分别为42.1%、19.2%、46.6%,平均农学效率分别为11.5kg·kg~(-1)、13.2 kg·kg~(-1)、13.3 kg·kg~(-1)。综上可知,小麦养分专家系统指导优化了氮、磷、钾肥的施用量和施用方法,促进了小麦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利用,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具有良好的增产效果,可以在河南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2.
淮北地区氮肥群体最高生产力水稻钾素吸收利用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淮北地区有代表性的34个中熟中粳品种为试材,设置7个氮肥水平(0、150.0、187.5、225.0、262.5、300.0、337.5 kg hm~(–2)),得出各品种的最高产量,将该最高产量定义为氮肥群体最高生产力。在此基础上,明确处于顶层水平(≥10.50 t hm~(–2))、高层水平(9.75~10.50 t hm~(–2))、中层水平(9.00~9.75 t hm~(–2))和底层水平(≤9.00 t hm~(–2))水稻品种的钾素积累、分配及转运特征。结果表明,4个生产力等级水稻品种地上部植株、茎鞘和叶片的含钾率在拔节期最高;抽穗期顶层水平品种的这3个参数高于其他3个等级的品种;穗部含钾率差异不显著。随着氮肥群体生产力等级的提高,钾素总积累量增多;拔节前底层水平钾素积累量最多,两年平均为120.56 kg hm~(–2),比例占50.56%,顶层水平为最少,两年平均为108.02 kg hm~(–2),比例占35.99%;拔节至抽穗期和抽穗至成熟期顶层水平钾素阶段积累量及比例显著高于其他3个等级。移栽至拔节期,钾素积累速率为中层底层高层顶层水平,拔节后则为顶层高层中层底层水平。叶片的钾素转运量及转运率明显高于茎鞘;顶层水平叶片的钾素转运量高于其他3个等级,高层水平叶片的转运率最高;穗部增加量随生产力等级的递增而变大;抽穗到成熟期,茎鞘、叶片对穗的钾素转运贡献率表现为底层最高,中层次之,顶层最低。4个等级水稻品种籽粒生产率和百千克籽粒吸钾量差异不显著;钾素偏生产力和钾收获指数均表现为顶层高层中层底层水平。总之,氮肥群体最高生产力越高,水稻中后期植株钾素积累量及器官对钾素的吸收利用效率越显著。抽穗后保持较高的钾素吸收利用及转运效率是高产水稻品种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03.
分别从铜离子在细菌、酵母、拟南芥、单子叶植物中的转运等方面简述了铜离子在不同生物中转运的研究进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4.
切丝后物料含水率是卷烟制丝环节的一项重要工艺指标,切丝后含水率的符合性及稳定性对烘丝工序的过程控制稳定性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烘丝过程的不稳定必然会导致产品质量的波动。文章通过对切后批次间物料含水率波动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找寻主要影响因素,并制定相应解决措施继而提高切后同牌名批次间水分稳定性,优化提高制丝过程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105.
小城镇工业用地基准地价评估是基准地价工作的难点,尤以西部地区更为典型.通过分析西部卫星型小城镇工业测算中遇到的问题,在利用住宅地价模型测算工业地价的思路指导下,借助级差系数法和比例系数法进行该地区工业地价模型比对.结果表明:当前基准地价测算方法并不完全适应于西部卫星型小城镇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模型调整法,并通过皋...  相似文献   
106.
针对中低压配电网普遍存在的设备利用效率不均衡问题,研究中压线路与挂接配变的协调配合。分析不同接线模式对中压线路供电能力影响,根据用户行业用电特性研究基于行业需用系数的配变最大负荷估算方法,考虑中压线路供电能力与挂接配变最大负荷水平协调配合,提出中低压配电网协调规划流程。  相似文献   
107.
梁琪 《福建林业科技》2017,44(3):106-111
以G1京哈高速京秦段k250+800-k259中北戴河互通区和路侧边坡的油松、红叶李、高杆金叶榆、连翘、迎春5种植物为研究对象,利用当地气象数据,运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参照作物蒸散量;分别测定土壤剖面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和径流量,运用公式计算植物系数,探讨植物的需水量。结果表明:(1)整个生长期,参照作物蒸散量由低到高,再到低,呈单峰型变化,6月达到峰值,为187.9 mm,而10月达到最低值,仅为55.6 mm。(2)5种植物平均植物系数大小排序为红叶李>连翘>高杆金叶榆>迎春>油松,植物需水能力反之。红叶李、连翘、迎春和油松在路侧边坡的植物系数均低于互通区,说明这4种植物对外界土壤含水量有较高的敏感度;高杆金叶榆在2个区域的植物系数无差别,说明敏感度低,对外界土壤含水量的变化适应能力也更强。  相似文献   
108.
为了探索适宜于北京春茬露地生菜的灌溉方式,以生菜品种"雷达"为研究对象,设置3个灌溉处理,以常规灌溉为对照,研究不同灌溉方式对生菜生长、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常规灌溉处理的株高和叶片数显著低于微喷带和边缝式滴灌带处理;边缝式滴灌带处理的单方水产出最高,且其植株硝酸盐显著低于微喷带处理,维生素C含量要显著高于微喷带处理和常规灌溉处理,果实营养价值和安全性相对较高。综合考虑植株生长、品质、产量和单方水产出率等要素,边缝式滴灌带相对适宜春茬露地生菜的生产,其产量667m~2达到了2 797kg,单方水产出率达到31.3kg·m~(-3),单方水产出率比微喷带处理和常规处理分别高20.8%和233.0%。试验还得出了春茬露地生菜各生育时期的作物系数,能够为实现春茬露地生菜的高效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9.
研究了一类具有常利率及相依结构的Sparre Andersen模型, 模型中假设理赔间隔时间决定下一次理赔额的分布情况. 对一般分布情形, 利用推广后的调节系数方程与递归更新技巧, 得到了此模型的最终破产概率上界的估计. 最后以理赔额和理赔间隔时间都服从指数分布的情况下的实例分析来说明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0.
以5种混播草坪为试材,通过水量平衡法研究了5种混播草坪的蒸散量,比较了蒸腾耗水规律及节水潜力,并计算了5种混播草坪的坪草系数。结果表明:充分灌水条件下的蒸散量为混播Ⅴ(456.20mm)混播Ⅲ(412.04mm)混播Ⅰ(397.38mm)混播Ⅱ(378.95mm)混播Ⅳ(363.17mm),限制灌水时的蒸散量为混播Ⅳ(347.87mm)混播Ⅴ(329.99mm)混播Ⅱ(316.23mm)混播Ⅰ(310.97mm)混播Ⅲ(279.26mm);5种混播草坪节水潜力从大到小依次为混播III(132.78mm)混播V(126.21mm)混播I(86.41mm)混播II(62.72mm)混播IV(15.30mm);5种混播草坪的坪草系数介于0.93~1.52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