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3篇
农学   11篇
  19篇
综合类   67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研究以环境友好的新型螯合剂GLDA作为增强剂,对Cd污染土壤开展电动修复实验。与对照组相比,三个处理组土壤pH均显著降低,土壤EC均显著增加。增强组体系电流高于常规组,两组体系电渗流、柠檬酸消耗量及电耗均与修复时长成正相关关系,其中增强组电渗流拟合速度接近常规组的3倍,柠檬酸消耗拟合速度也高于常规组,但两者电耗并无显著差异。电动修复过程中产生的废液,经加碱、破络、混沉等工艺处置后,可达标排放。本研究结果表明,Cd污染土壤强化电动修复技术可行,GLDA强化可将土壤Cd去除率由75.92%提升至95.29%,修复后土壤Cd含量远低于我国GB 36600-2018规定的第一类用地管制值,且不会大幅增加治理成本,在场地修复中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72.
我国大部分工业能源以燃煤为主,燃煤产生的SO2、NOX和颗粒物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随着大气污染排放标准的提高,需要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燃煤烟气脱硫脱硝新技术。本文主要概括了我国大气污染现状及主要的控制方法,介绍了亚铁氨羧螯合剂法烟气同时脱硫脱氮技术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3.
试验研究了pH值、Ca2+、温度和螯合剂对羊乳酒精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H在6.4~7.2时,随着pH值的升高,羊乳酒精稳定性增强;Ca2+在0.0025mol/L~0.02mol/L时,随着Ca2+浓度的增大,羊乳的酒精稳定性降低;温度在30℃~80℃时,随着温度的升高,羊乳的酒精稳定性降低。同时,在羊乳中添加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三聚磷酸钠、焦磷酸钠、柠檬酸钠和EDTA钠都能够增强羊乳的酒精稳定性。  相似文献   
74.
丁香假单胞菌产生的荧光色素是一种具有毒性功能的致病性因子,也是细菌鉴定和分类的重要依据。测定了基本培养基不同组分的浓度对丁香假单胞菌荧光色素产生能力的影响,并比较了几种金属离子螯合剂对恢复丁香假单胞菌荧光物质合成能力以及细菌生长能力的影响,旨在找到恢复丁香假单胞菌在常规培养基上合成荧光色素的方法。结果如下:①丁香假单胞菌荧光色素的合成能力主要受培养基中铁离子浓度的影响,而与眎蛋白胨,以及K2HPO4、MgSO4的浓度均无关;② 0.05 g/L的螯合剂8-羟基喹啉可使丧失荧光物质合成能力的丁香假单胞菌恢复产生荧光,恢复的荧光物质合成可以被铁盐(FeCl3)逆转;但同时8-羟基喹啉对细菌生长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③其他金属离子螯合剂,如柠檬酸(C6H8O7·H2O)、酒石酸钠(Na2C4H4O6)、磷酸三钠(Na3PO4)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Na2),均不能恢复丁香假单胞菌产荧光色素。该结果表明在KB培养基中添加螯合剂8-羟基喹啉(0.05 g/L)可以使丁香假单胞菌恢复荧光物质的合成能力。  相似文献   
75.
螯合剂和鼠李糖脂联合淋洗污染土壤中Cd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pH为4.31的土壤,制备3种Cd浓度水平的模拟污染土壤,研究了螯合剂和鼠李糖脂对土壤中Cd的淋洗特征,探讨了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和鼠李糖脂联合淋洗土壤中Cd的形态变化。结果表明,在淋洗剂浓度为0.025 mol·L~(-1)、初始pH为7时,EDTA、乙二胺二琥珀酸(EDDS)和柠檬酸(CIT)淋洗分别在220、140、60 min达到平衡,EDTA的淋洗效果最好,其对0.38、0.69、0.93 mg·kg~(-1)Cd污染土壤的最大淋洗率分别达到93.16%、93.62%和94.09%;淋洗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淋洗速率常数表现为0.38 mg·kg~(-1)Cd污染土壤0.69 mg·kg~(-1)Cd污染土壤0.93 mg·kg~(-1)Cd污染土壤。当EDTA和鼠李糖脂(浓度均为0.025 mol·L~(-1))的体积比为1.5∶1时,3种土壤中Cd的淋溶率分别为85.45%、89.25%和93.88%,淋洗平衡时间为50 min。EDTA和鼠李糖脂联用能够有效淋洗污染土壤中的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和有机结合态Cd,可能的作用机制是EDTA的螯合作用和鼠李糖脂的胶束增溶作用产生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76.
三种螯合剂对芥菜修复铀镉复合污染土壤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探讨螯合剂对植物修复的影响,采用模拟土壤铀镉复合污染的盆栽试验,研究3种可降解螯合剂乙二胺二琥珀酸(EDDS)、草酸(OA)和柠檬酸(CA)在不同浓度(0、2.5、5.0、7.5 mmol·kg~(-1))下对芥菜吸收、转运、富集铀和镉的影响。结果表明:芥菜生长受螯合剂种类及浓度的影响,其中EDDS对芥菜有较强的毒害效用,且与浓度呈正效应,而低浓度的(2.5 mmol·kg~(-1))CA、OA均促进芥菜的生长,高浓度(7.5 mmol·kg~(-1))出现抑制;螯合剂促进芥菜对铀和镉的吸收、转运,其中,在7.5 mmol·kg~(-1)CA处理时,芥菜地上部、单株铀含量均达到峰值,分别为9.71、20.63 mg·kg~(-1)DW,是对照的6.03、2.84倍。在5.0 mmol·kg~(-1)EDDS处理时,芥菜地上部、单株镉含量达到峰值,分别为382.2、328.2 mg·kg~(-1)DW,是对照的4.67、2.35倍。在7.5 mmol·kg~(-1)CA处理下,芥菜的铀转运系数最高为0.118,是对照组的2.93倍,而EDDS处理下镉的转运效果较佳。从单株铀、镉富集量来看,CA促进芥菜富集铀的效果最佳,而EDDS促进芥菜富集镉的效果最佳,同时,对铀也有一定效用;此外,CA、EDDS的添加分别增强了土壤中铀镉的有效态含量。综合而言,施加适宜浓度的螯合剂能够提升芥菜对铀镉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效率。  相似文献   
77.
了解螯合剂等肥料增效物质对不同磷源磷素释放效果的影响,可为全面认识螯合剂对磷素释放后在液相中的赋存形态提供依据。选取两种不同类型的土壤(酸性红壤和石灰性土壤)和五种磷酸盐矿物[磷酸氢二钙(DCP)、磷酸八钙(OCP)、羟基磷灰石(FA)、铝磷(Al-P)、铁磷(Fe-P)]作为磷源,通过实验室化学浸提试验,研究了螯合剂(EDTA-2Na)对不同磷源的磷素释放率和释放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1)螯合剂对不同磷源磷素的释放均具有促进作用,且不同磷源的磷素释放率均随螯合剂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2)随着螯合剂浓度的增加,酸性红壤和石灰性土壤浸提液中钼酸盐非反应磷占总磷的比值均显著下降,DCP、OCP、FA浸提液中钼酸盐非反应磷占总磷的比例则显著增加,而Al-P和Fe-P浸提液中钼酸盐非反应磷占总磷的比例变化不大;(3)浸提液中的磷只有极少量以游离态磷酸根的形态存在,3.00 g·L~(-1)的DETA-2Na处理下,DCP、Al-P和Fe-P浸提液中游离态的磷酸根占总磷含量的比例分别仅为0.43%、1.12%、0.63%;(4)螯合剂对不同磷源磷素释放后,溶液中总磷与相应金属离子的摩尔比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78.
螯合诱导植物修复技术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向土壤中施加螫合剂促进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是目前一项比较有发展前景的土壤修复技术.本文综合介绍了近年来EDTA等多种螯合剂在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应用,同时介绍了一种新型易降解的螯合剂EDDS的研究进展,最后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未来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9.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螯合剂诱导植物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植物修复作为一种生态友好型原位绿色修复技术成为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研究的热点。然而,目前最具有推广价值的超积累植物因生物量低、生长缓慢、对重金属的积累具有专一性等缺点,大大限制了植物修复技术在重金属污染尤其是复合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方面的推广应用。利用生长速度快、生物量大的普通植物借助其它技术辅助的联合植物修复便成了有效可行的替代途径和研究焦点。近年来,金属螯合剂诱导的化学-植物联合修复技术备受关注。本文综述了螯合剂诱导植物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修复机理和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该项技术的未来研究方向给予了展望。  相似文献   
80.
为研究植物激素和螯合剂EDTA复合处理对镉(Cd)胁迫下马齿苋发育和修复效果的影响,设置3个Cd胁迫下的植物激素和EDTA复合处理[FI:20 mg/L Cd+1.5 mg/L EDTA+100 mg/L IAA(生长素);FG:20 mg/L Cd+1.5 mg/L EDTA+500 mg/L GA(赤霉素);FS:20 mg/L Cd+1.5 mg/L EDTA+100 mg/L SA(水杨酸)],以蒸馏水为空白对照(CK)、以20 mg/L Cd处理为Cd胁迫对照(Cd),分别对马齿苋种子进行浸种,测定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幼苗苗高、主根长、鲜质量,以及幼苗各部分Cd积累量、转运系数。结果表明,与Cd胁迫对照相比,3个复合处理的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显著增高,其中,FG处理发芽势和发芽率增幅最大,分别增加19.24%、25.31%;苗高、主根长、鲜质量均显著增加,其中,FG处理幼苗苗高、鲜质量增幅最大,分别增加47.95%、35.91%;根部和地上部对Cd的积累量和转运系数显著增加,其中,FG处理马齿苋幼苗根部、地上部Cd积累量及转运系数均为最大,分别为Cd胁迫对照的2.31、2.9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