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7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30篇
林业   516篇
农学   133篇
基础科学   7篇
  23篇
综合类   1408篇
农作物   52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25篇
园艺   126篇
植物保护   4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164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王昌腾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0):9470-9470
对浙江省荚蒾属药用植物的分布及药用功效进行初步调查,并对其利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2.
蓟县九龙山拥有大量野生药用植物,依据药用植物标本采集、定名,统计结果表明,常用药用植物资源大约有75科300多种,现补充部分药用植物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63.
64.
湖北省药用植物资源分布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根据大量的调查和有关资料,对湖北药用植物资源分布及其开发利用进行了探讨,按山区、低山丘陵岗地、平原地区的区划进行了论述。并对在省内分布较广的主要药用植物分布作了综合介绍,提出了保护野生资源,积极引种栽培,大力开发地道药材,提高药用植物的研究、生产管理水平,纵深开发,进行必要的信息引导第一系列开发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65.
云南是兰科植物分布中心之一,约100属530种,其中西双版纳约39属400种。具有药用价值的约101种。其中附生兰居多,是开发食品,药品,保健品等绿色产品的宝贵资源。因此,药用兰科植物从观赏和产品开发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6.
67.
通过对循化县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分布、蕴藏量及药用价值的论述,提出草地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68.
苍耳等药用植物提取物对小菜蛾的拒食作用和产卵忌避效果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室内采用叶碟法,研究苍耳(Xanthium sibiricumPetril)等8种药用植物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的拒食和产卵忌避活性。结果表明,苍耳(果实)、雷公藤(根)和商陆(根)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4龄幼虫的取食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选择性拒食率分别为86.16%、49.06%和43.82%;非选择性拒食效果仍以苍耳(果实)提取物最好,达45.23%。选择性产卵忌避率以雷公藤(根)提取物为最高(69.52%),其次是苍耳(果实)和山苍树(枝叶)提取物,分别为62.50%和57.72%,雷公藤(根)、商陆(根)、窃衣(茎叶)和苍耳(果实)的非选择性产卵忌避作用均在77%以上。苍耳和雷公藤提取物在对小菜蛾的拒食和产卵忌避的各测试中,均表现较强活性。  相似文献   
69.
药用植物提取物对草莓灰霉病菌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用丙酮为溶剂提取7种药用植物材料粉末,得到提取物母液。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叶片离体接菌法测试提取物对草莓灰霉病菌的室内抑菌作用。在供试的7种植物材料中,五味子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最高,达到95.65%,其次为薏苡,抑菌率为91.30%,决明、酸浆的抑菌率均达到了85%以上。结合叶片离体接菌法的试验结果,认为五味子和酸浆可以作为重点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0.
穿山龙(Dioscorea nipponica Makino)又名穿龙薯蓣、穿地龙等,为薯蓣科薯蓣属缠绕藤本药用植物,主产于我国东北及华北地区。随着辽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和辽东山区生态建设的需要,大力开发山区资源优势,穿山龙人工栽面积越来越大,相应地,穿山龙病害问题也日益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