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5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5篇
林业   92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39篇
  366篇
综合类   190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37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71.
南方花岗岩普遍存在红壤颗粒粗、物理特性差、保水保肥能力弱、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为了探讨施用保水剂对花岗岩红壤坡面防治水土流失的作用,通过模拟降雨试验和室内分析试验,研究层施(K1)、沟施(K2)、混施(K3)保水剂和不施保水剂(CT)条件下坡面的侵蚀过程。结果表明:3种保水剂施用方式下,花岗岩红壤坡面初始产流时间较对照坡面延长1.09~1.61倍。坡面入渗率、含水量分别表现为K2K3K1CT和K3K1K2CT;在不同处理方式下,坡面减流率表现为K3K2K1,减沙率表现为K2K3K1。与对照坡面相比,混施保水剂处理下坡面累积产流量减少59%,累积产沙量减少66%,保水剂发挥了较好的减流减沙作用;不同保水剂处理方式下,花岗岩红壤坡面累积产流量和产沙量构成幂函数模型,相关系数0.990。研究结果为花岗岩红壤坡面土壤侵蚀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772.
日前,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蓝莓成熟上市,开启了遵义蓝莓自产销售的大门,由于果品稀奇,销售价格高达300~400元/kg,平均售价350元/kg,且供不应求。据了解,2011年,红花岗区首次将蓝莓从福建引种于金鼎镇,面积10hm2,部分植株今年开始挂果。据红花岗区农  相似文献   
773.
近些年来,由于矿山大规模开采,带来的水土流失问题日益突出,治理矿区水土流失,恢复和重建矿区生态,建设绿色矿山,是协调矿业发展和生态保护关系,实现矿业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探讨南方红壤花岗岩矿区水土流失治理对策,以德庆县花岗岩矿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矿区水土流失治理状况进行现场调查,查阅相关资料,分析矿区水土保持现状及存在的水土流失问题,提出花岗岩矿区水土流失治理需完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落实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科学合理选择植被恢复物种种类和加强水土保持监测的对策及举措,以期为南方红壤花岗岩矿区水土流失治理及生态保护修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74.
崩岗是中国南方红壤区最为严重的土壤侵蚀形式之一,不仅具有突发性且危害巨大,对其进行全方面的风险评价有利于崩岗综合整治。该研究引入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模型(driving force-pressure-state-impact-response, DPSIR),并结合自然灾害风险理论,根据崩岗侵蚀过程从易发性、脆弱性、暴露性和防灾减灾能力等方面构建了较为综合的崩岗侵蚀风险评价体系,然后对安溪县官桥镇2010、2015和2020年的崩岗侵蚀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基于DPSIR的崩岗侵蚀风险评价模型精度结果良好,ROC曲线下方的面积AUC(area under curve, AUC)均大于0.59;其中沟壑密度、土壤侵蚀强度和人口密度指标权重较大,分别为0.217、0.182 和 0.174。2)3个年份的官桥镇崩岗侵蚀风险主要为低风险等级(占总面积57.49%~62.90%),在空间上呈中部高、四周低的分布特征;风险变化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和东部地区,且中风险、高风险和极高风险主要向低一级的风险等级转变,但在2015—2020年该区域的空间变化速度放缓。3)与崩岗侵蚀易发性风险评价结果相比,二者的空间分布趋势大致相似,但综合性风险评价结果的空间变异性更大,即综合性崩岗侵蚀风险的描述更为全面,更能体现崩岗侵蚀风险体系中不同指标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不仅提供了一种综合的崩岗侵蚀风险评价思路和方法,并且可以为崩岗预警、防治与管理工作提供更为全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