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86篇
  免费   182篇
  国内免费   323篇
林业   337篇
农学   506篇
基础科学   64篇
  142篇
综合类   3801篇
农作物   374篇
水产渔业   66篇
畜牧兽医   445篇
园艺   1436篇
植物保护   1320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11篇
  2022年   140篇
  2021年   180篇
  2020年   157篇
  2019年   139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160篇
  2016年   229篇
  2015年   262篇
  2014年   379篇
  2013年   383篇
  2012年   530篇
  2011年   638篇
  2010年   518篇
  2009年   536篇
  2008年   575篇
  2007年   501篇
  2006年   447篇
  2005年   433篇
  2004年   259篇
  2003年   193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169篇
  2000年   118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113篇
  1997年   115篇
  1996年   115篇
  1995年   97篇
  1994年   93篇
  1993年   94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95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75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4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7篇
  1955年   7篇
  195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81.
9种除草剂对花生白绢病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了氟乐灵、乙草胺、异丙甲草胺、异恶草酮、乳氟禾草灵、乙氧氟草醚、三氟羧草醚、恶草酮、二甲戊乐灵等9种除草剂对花生白绢病菌Sclerotium rolfsi Sacc.的影响.结果表明:9种除草剂对花生白绢病病菌的毒力有较大差异,三氟羧草醚和乙氧氟草醚的毒力较高,IC50分别为7.88mg·L-1和18.91mg·L-1;9种除草剂对菌丝干重均有抑制作用,且随剂量的升高而升高,乙氧氟草醚和三氟羧草醚抑制作用最明显,在100mg·L-1和50mg·L-1时抑制率均达90%以上;除乙草胺和异丙甲草胺部分剂量外,其他除草剂对菌核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三氟羧草醚作用最为明显,在供试剂量下抑制率均达96%以上;除乙草胺、氟乐灵在供试剂量下对菌核单重有抑制作用外,其他除草剂在多数剂量下对菌核单重均有刺激作用,三氟羧草醚在50mg·L-1时,是对照菌核单重的8.34倍;而各种除草剂在供试剂量下,对菌核萌发均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82.
草酸青霉菌果胶酶诱导黄瓜抗黑星病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就草酸青霉菌(Penicillium oxalicum)的固态发酵提取产物--果胶酶粗酶液诱导黄瓜对黑星病(Cladosporium cucumerinum)的抗性进行了研究。以果胶酶粗酶液喷雾处理4个感黑星病黄瓜品种的黄化苗,48 h后挑战接种黑星病菌孢子悬液,其中"中农5号"黄瓜品种表现的诱导抗病效果最好,诱抗效果达62.51%。不同浓度果胶酶诱导处理黄瓜,发现果胶酶浓度在20 U/mL时,可导致黄瓜发病略高于对照;在40~200 U/mL浓度范围内,诱导效果较为明显。通过研究果胶酶诱导抗病的时效性,表明诱导处理前接种病菌或诱导处理后0、6 h接种的各处理病情指数与对照间没有差别,而诱导处理12~72 h后接种病菌的,果胶酶的诱导抗病效果均很明显,诱抗效果达29.64%~60.02%。实验还表明,随着挑战接种压力的增大,果胶酶的诱导抗病效果降低。果胶酶不能抑制黑星病菌孢子萌发,相反可以促进孢子萌发和芽管生长。  相似文献   
83.
红掌细菌性疫病的病原菌初步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云南西双版纳的红掌上发现一种由细菌侵染引起的病害,从叶片的病组织上分离到具有致病性的杆状细菌,将分离的病原菌接种于健康的红掌上,表现出与田间一致的症状。感病初期在叶缘或叶脉间出现水渍状小点,后期病斑多呈棕褐色至黑色坏死,病健交界处多呈黄色。从接种发病的病斑与田间标样上分离的病原菌菌落形态完全相同。通过菌株的培养性状、常规生理生化特性及透射电镜下菌体形态观察结果,将病原菌初步鉴定为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BIOLOG鉴定和致病性测定结果进一步鉴定病原菌为地毯草黄单胞菌花叶万年青致病变种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 dieffenbachiae(Xad)(McCulloch & Pirone) Vauterin et al.  相似文献   
84.
芒果叶片生化特性与炭疽病发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芒果叶片生化特性与炭疽病发生之间的关系。田间自然发病调查和室内人工接种鉴定结果均表明,随着芒果叶片由最初的古铜色向淡绿色和深绿色叶片的逐渐成熟老化,抗病性逐渐增强。对芒果叶片表面蜡质层和叶内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总酚含量及细胞膜相对透性的测定结果表明,与淡绿色叶片和老叶相比较,古铜色叶片含有较少的表面蜡质、叶内可溶性糖和总酚含量及较多的游离氨基酸,推断古铜色叶片对病害的易感性可能与其叶面蜡质和叶内总酚含量较少、叶内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的比值(C/N比)较低有关。  相似文献   
85.
贮藏红地球葡萄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贮藏红地球葡萄过程中,普遍发生果梗干缩、果粒腐烂及果粒被漂白的现象。分析结果表明,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单位面积产量超过2000kg,果实膨大后期重施氮肥,采收前停止浇水的时间超过30天,采收过早或采收时天气不良,采后预冷时间过长,入贮期间温、湿度控制不当,以及泡沫箱包装和单箱装量太大。通过调整生产措施等,把每666.7m^2产量控制在2000kg左右,重视有机肥和磷钾肥的使用,严格控制预冷时间和库温,正确实施采收技术,即可防止干梗等问题的出现。  相似文献   
86.
菌核净、代森锰锌及其混剂对烟草赤星病菌毒力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Horsfall毒力试验设计方案和孢子萌发抑制法分别测定菌核净、代森锰锌及其混剂对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 alteranta)的毒力,并分别用Wadley方法、Gowing方法、Abbott方法和孙云沛方法等多种评价方法评价所配混剂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当它们按EC50剂量7:3的比例混配时所得混剂表现明显的增效作用.4种增效作用评价方法所得结果一致,田间防治结果也证明该混剂可有效防治赤星病。  相似文献   
87.
影响鲜食枣贮藏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鲜食枣具有独特的采后生理特点,极不耐贮藏。枣果采摘后,在常温下只有几天的鲜脆状态,很快就会失水萎蔫或腐烂。在低温贮藏条件下,如果没有完善的措施,烂果率也很高。因此,了解鲜食枣贮藏的影响因素,把握好贮藏条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8.
苜蓿根和根颈腐烂病病原及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孟嫣  李敏权 《草业科学》2005,22(5):89-92
综述了国内外苜蓿Medicago sativa根和根颈腐烂病的病原研究、品种抗病性鉴定及其防治方法的研究进展,为该病害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9.
初步测试3种植物提取物对黑粉病的抑制作用,测定植物提取物处理后对黑粉病菌分泌毒素量的影响并用电导率仪测定植物提取物对薏苡黑粉病菌菌丝细胞膜的影响。结果表明:花椒、蒲公英和射干提取物在浓度为0.500 mg/m L时,萌发率分别为46.13%、40.42%、43.44%,抑制率分别为69.62%、68.14%、72.42%;当提取物浓度为0.250 mg/m L时,其萌发率分别为47.18%、46.43%、41.43%,抑制率分别为73.78%、64.75%、75.16%。花椒提取物在浓度为0.125 mg/m L时,菌落直径为8.3 mm,抑制率为67.06%;花椒、射干和蒲公英提取物都能明显降低病菌分泌毒素的量,且对黑粉病菌菌丝的细胞膜具有很强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90.
大蒜是大众喜爱的健康食品,常被用作调味品。大蒜中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C,有一定的营养和保健作用。大蒜富含大蒜素,具有抑制细菌和消毒的作用。而且,大蒜除了具有人们早已熟知的抗微生物作用外,在抗高血压、抗血栓、抗癌、抗衰老等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以下介绍几种大蒜保鲜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