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6篇
林业   13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9篇
  26篇
综合类   28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2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太阳灶就是利用太阳光热能烧水做饭的装置。太阳灶的种类很多,以下重点介绍一种反射聚光太阳灶的制作方法。这种太阳灶的特点在于,利用旋转抛物面的特殊几何形状来汇聚光线,它能把平行于主轴投射进来的光线汇聚于一点,其聚光焦点处的温度可达800℃~1000℃。我国北方地区由于太阳高度角较低,为了便于操作,普遍选用偏焦聚光灶。  相似文献   
12.
13.
农业大棚清洁供暖系统是由太阳能集热、蓄热、供热一体化系统和辅助能源--空气能系统共同构成,以实现农业大棚清洁供暖,这一系统在农业大棚中的创新应用,解决了北方冬季日光温室中菜、果、花等作物根区温度达不到适宜生长要求,作物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同时取代了煤炭、电、生物质等常规能源加温污染重、能耗大、热值低、升温慢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聚光集热苦咸水蒸馏装置中含吸光颗粒水体的光吸收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统太阳能蒸馏装置存在传热热阻大,传热换热环节多等缺陷,导致太阳能蒸馏装置热能利用效率低和淡水产量小,鉴于此,该文设计一种新型基于聚光集热的苦咸水蒸馏装置,利用抛物碟式聚光器将入射太阳光汇聚并直接在含有大量黑色多孔颗粒苦咸水体内完成光热转化,克服了传统太阳能蒸馏器光传输方向与热传输方向相反的缺点,减少了装置传热换热环节,使得聚光直接加热苦咸水蒸馏产水得以实现,该文对于装置中实现光热直接转化的水体光吸收特性展开试验测试和理论分析,借助光学积分箱对影响水体模拟受热温升阶段和沸腾蒸发阶段光吸收特性的吸光颗粒粒径、颗粒丰度及光程等因素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含较小粒径吸光颗粒的水体光吸收特性较好,在模拟受热温升过程中,含粒径为0.5 mm颗粒的水体最大光吸收比比含有粒径为1.0 mm颗粒的水体增加9.0%,模拟受热沸腾过程中,丰度为6.7 g/L水体光吸收比是丰度为0.75 g/L水体的4.94倍,且水体光吸收比随沸腾程度呈指数函数变化规律。该研究结果为太阳能苦咸水蒸馏技术的热能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不同太阳能干燥装置制备新疆杏干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选择一种适宜制备新疆杏干的太阳能干燥装置.[方法]采用新疆赛买提杏作为试验原料,以自然摊晒为对照,对比研究自主研发的太阳能单体干燥装置和温室集热干燥装置,两种太阳能干燥装置性能的日平均变化规律及杏在不同干燥装置中的水分、失重率、干燥速率及感官品质的变化情况.[结果]在每天14:00时,太阳辐照强度和日平均温度达最高,日平均湿度达最低,太阳能单体干燥装置的日平均温度为49℃,分别较温室干燥装置、自然摊晒高出3、12℃;杏在单体干燥装置中的水分变化最快,由起初的77.3;降至31.7;,失重率变化显著于温室干燥装置和自然摊晒,干燥速率是温室装置和自然摊晒的的1.3倍、1.5倍,干燥周期为8~10d,分别较温室干燥装置和自然摊晒提高了27;、30;,感官及卫生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结论]太阳能单体干燥装置干燥效果明显优于温室干燥装置和自然摊晒,干燥周期短,感官品质好,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真空集热管是槽式太阳能光热系统聚光集热器的关键部件,其热损失的大小直接影响系统的光-热效率。利用稳态平衡的方法测出了抛物槽式太阳能金属管内径、金属管外径以及玻璃管外径对热损的影响,为金属管性能试验提供了重要参数。试验结果表明,金属管内径越大,热损失越小,并且热损失减小的速率越快;金属管外径越大,热损失越大,但是热损失增大的速率减慢;玻璃管外径改变,热损失基本保持不变。根据试验结果,选取一组较优参数:金属管内径为62 mm,金属管外径为72 mm,玻璃管外径为120 mm时,此时热损失为12.95 W/m。试验参数可为真空集热管的设计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平板式太阳能空气集热器是太阳能利用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对传统平板式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的流道进行改进,从而设计出一种新型平板式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其流道形式为蛇形上、下双流道式。针对大庆市的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制作出两个模型,对其进行性能测试。通过Fluent软件进行模拟,将模拟所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对比结果基本吻合。结果表明,蛇形双流道平板式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的集热效率比传统集热器集热效率高21.74%。  相似文献   
18.
聚光回热式太阳能土壤灭虫除菌装置光热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针对传统设施农业土壤灭虫除菌过程使用化学消毒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农作物药物残留等问题,提出了新型聚光回热式太阳能土壤灭虫除菌装置,利用太阳能聚光集热技术加热空气进而对农业种植土壤进行高温消毒,同时将土壤所含有机物加热挥发,实现对农业种植土壤的修复,同时处理后的热土壤对进料空气进行预热,提高了装置的热能利用效率。该文介绍了聚光回热式太阳能土壤灭虫除菌装置的工作原理,利用光学仿真软件对装置中复合多曲面聚光器的光学效率进行了计算,基于光学计算结果,对聚光回热式太阳能土壤灭虫除菌装置的光热性能进行了室外试验,测试了装置的空气加热温度和集热效率。结果表明,用于土壤灭虫除菌的热空气在聚光比为3.6,流动速度为1.075 m/s时,装置的集热效率最高,加热后空气温度最高达到了88℃左右,集热效率为65%左右,能够满足农业土壤灭虫除菌所需的温度需求。  相似文献   
19.
《技术与市场》2010,(5):120-120
现行太阳能真空管均为单端开口形式,冷水进热水出都在真空管的同一端,不能组成有效的水循环系统,热量只能以自然对流和扩散的形式导入储水箱,严重影响真空管的集热效率。为了提高集热管的热效率,改善水循环动力,在结构上满足各种类型用户的需要,本成果采用内管贯通结构,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真空管的集热效率。  相似文献   
20.
全平面镜线反射太阳聚光器的光学设计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了降低太阳能聚光器的成本,在线聚光菲涅耳集热器中常使用平面镜作为反射镜的组成元素.根据菲涅耳线聚光理论,提出了使用全平面的窄条镜按一定角度布置于跟踪托架上构成不同焦距的初级反射镜单元,由多块跟踪镜单元组成初级反射镜场的设计方法,采用新的次级反射器设计思路,设计了双圆弧形二次反射聚光器.采用平板玻璃镀银镜为初级反射镜材料,设计制作了试验装置,从光线跟踪模拟和实际试验都具有很好的聚光效果.该反射镜单元的设计具有低成本、聚光效果好、可扩展集热器场宽度、跟踪稳定和抗风载等优点,小规模集热器可用于蒸汽生产,提供农产品干燥等所需的过程热,大规模的集热器可以用于热发电所需的预热蒸汽或直接用于热发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