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88篇
  免费   280篇
  国内免费   474篇
林业   457篇
农学   468篇
基础科学   703篇
  1293篇
综合类   6570篇
农作物   141篇
水产渔业   349篇
畜牧兽医   864篇
园艺   372篇
植物保护   225篇
  2024年   72篇
  2023年   273篇
  2022年   294篇
  2021年   269篇
  2020年   275篇
  2019年   324篇
  2018年   162篇
  2017年   280篇
  2016年   348篇
  2015年   410篇
  2014年   675篇
  2013年   673篇
  2012年   833篇
  2011年   789篇
  2010年   791篇
  2009年   752篇
  2008年   834篇
  2007年   689篇
  2006年   688篇
  2005年   627篇
  2004年   344篇
  2003年   211篇
  2002年   136篇
  2001年   156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7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4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7篇
  195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浅析开江县耕地撂荒的原因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近年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但由于农村劳动力快速转移、种粮比较效益低下等多种原因,部分偏远乡镇季节性撂荒现象日益凸显。笔者通过多年的实地调查和走访,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浅析了开江县耕地撂荒的原因,并提出了对策建议。1耕地撂荒现状据调查,2013年开江县耕地撂荒面积达116.67 hm2,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0.48%,涉及农户数约1 270户,占全县农户数的0.89%。其中长年性撂荒(撂荒  相似文献   
92.
确保粮食安全不仅是实现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基础,而且是保证国家经济安全的关键。阐述粮食安全的内涵,对当前我国粮食安全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相应解决对策,以期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3.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陈锡文日前就耕地质量如何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如何保障、农村土地改革涉及哪些法律修改、进城农民如何留得下等三农热点问题,给予了解答。  相似文献   
94.
邓贻金 《中国林业》2011,(13):20-21
黔南州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工程区过去的陡坡耕地、荒山秃岭,如今变得郁郁葱葱,林草植被恢复较快,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林种结构和林地分布更趋合理。得益于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黔南州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全州森林覆盖率增加5个百分点,同时对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稳产增产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5.
刘芯榕  周德全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10022-10024
以天柱县为例,估算2020年耕地生产潜力,并进行了耕地人口承载力的分析。结果表明,天柱县的粮食增产潜力在理论上较大,在未来10年内,耕地资源数量将延续持续减少伴随着未来人口增加是不可逆转的,这两者的矛盾尖锐,未来耕地承载力面临的形势还很严峻。  相似文献   
96.
耕地边际化是耕地利用净收益从多到少的过程,而撂荒则是耕地边际化的极端表现。以河南省孟津县为例,从耕地利用的自然适宜、耕作条件与机会成本等方面,对耕地边际化的风险进行多维度评价,并运用遥感影像数据对评价结果进行验证,识别出现阶段影响耕地边际化的主导因素。结果表明:就耕地的自然适宜评价结果而言,处于高度适宜、中度适宜、低度适宜的面积分别为189. 00、141. 64、88. 81 km~2,自然适宜性是影响耕地边际化利用的基础条件,将自然适宜性差的耕地调整恢复成林地,有助于区域脆弱生态的修复;就耕地的耕作便利度来说,处于高度便利、中度便利、低度便利的面积分别为:103. 69、214. 05、101. 71 km~2,对自然适宜度高而耕作不便利的耕地进行综合整治是提高耕地利用效率、延缓耕地边际化利用的重要途径;根据机会成本的耕地边际化风险评价结果,处于高机会成本、中机会成本、低机会成本的面积分别为119. 32、164. 57、135. 56 km~2。由于孟津县高机会成本区的耕地利用能够维持较高的利润,因此耕地弃耕的情况较少发生。通过对土地变更数据库内耕地和遥感影像的叠置分析,发现现阶段孟津县耕地边际化受自然适宜与耕作条件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7.
9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果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人们更讲究吃水果对身体的保健作用。尤其是葡萄,它除了含有糖、有机酸和矿物质以及各种维生素外,还含有一种抗氧化物质,对心脑血管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因此人们对葡萄的需求量逐渐增多。然而,要想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选择品种尤为重要。现就葡萄嫁接改良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9.
为加强对吴江市有限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根据吴江市耕地资源的特点,对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与资源合理配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
通过对现有耕地与农产品质量现状的调查,参照第二次土壤普查(1982年)相关资料,结果表明:耕地质量、土壤肥力水平总体上升,但存在耕作层物理性状变差、土壤环境趋于恶化的趋势;肥料投入不合理、大量农药残留与"三废"、生活垃圾等污染物残留直接带来了农产品的品质的下降。农产品质量是否安全,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而耕地质量与农产品质量密切相关,只有良好的耕地质量,农产品质量才能有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