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8篇
农学   5篇
  3篇
综合类   53篇
水产渔业   70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青苔是一种丝状绿藻,常见于鱼苗池中,青苔繁殖速度很快,于春季水温回升后在鱼池浅水处或岸边开始萌发,长成绿色细丝矗立水中,形如棉絮团状乱丝,大量繁殖时很难根除,能使水质急剧变瘦,影响饵料生物的繁殖,减少鱼类活动空间,一旦幼鱼游入其中,往往被缠住致死。一些冬水田也有生长。  相似文献   
82.
香榧绿藻的发生及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诸暨市香榧产区绿藻发生情况进行了典型调查,并开展了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香榧主产区绿藻的发生率达51% ~ 64%;采用晶体石硫合剂800倍液喷施,除治效果达85.7%.结合营林措施,加强抚育管理,能有效地控制香榧绿藻的发生.  相似文献   
83.
开展不同时间、不同浓度的石硫合剂防治香榧绿藻试验,结果表明:在夏季使用0.1°Bé~0.5°Bé石硫合剂液喷施,绿藻的防治率达到18.1%~87.7%;在冬季使用0.1°Bé~0.3°Bé石硫合剂液喷施对绿藻没有防治效果,0.4°Bé~1.5° Bé液喷施,绿藻的防治率达到11.7%~84.4%;试验所用浓度石硫合剂液在相应的使用期间没发现发生药害。  相似文献   
84.
<正>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是一种大型绿藻,为绿藻门石莼目浒苔属的藻类植物,又称苔条、青海苔等。我国浒苔资源丰富,多为野生藻种,山东、江苏、浙江、福建等沿海海域均有分布,自然繁殖能力特别强,产量巨大。近4年来山东省近岸海域连续暴发浒苔绿潮,2008年青岛及邻近海域更呈现了罕见的大面积浒苔漂浮聚集态势,浒苔总生物量估计约百万吨,已经影响了海洋渔  相似文献   
85.
浒苔亦称“苔条”、“苔菜”,绿藻纲,石莼科。藻体鲜绿色,由单层细胞组成,围成管状或粘连为带状。单条或分支,丛生,主枝明显,分枝细长,高可达1 r m,,基部由假根丝组成盘状固着器附着在岩石上,生长在中潮带滩涂。无性或有性生殖,配子可营养性生殖,生活史为孢子体和配子体同形世代交替。浒苔植物体非常纤细,肉眼看去呈绿色细丝状,由多细胞构成,外形与海边常见的孔石莼幼体相似,不同的是浒苔具有许多分枝,而孔石莼的幼苗呈条带状,在解剖镜下观察可发现,浒苔藻体内带有许多气囊。  相似文献   
86.
绿藻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微藻,属于绿球藻,可引起人类和动物广泛地感染,其中的左氏无绿藻与一种严重的牛乳腺炎有关。该研究采集江苏部分地区患乳房炎奶牛奶样,用绵羊血琼脂培养、分离,用革兰氏染色镜检及PCR方法确定得到4株左氏无绿藻(P.zopfii)。这是首次在江苏地区发现奶牛源左氏无绿藻。  相似文献   
87.
《中国农村科技》2014,(8):13-13
科技部网站消息,人类生活地球星罗棋布的湖泊、水库、池塘等公共水域,正日益承受“富营养化”蓝绿藻(Blue—Green Algae)泛滥的袭扰。蓝绿藻繁殖大量消耗其他动植物所需的水中氧气,导致水质恶化和排放难闻气味,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尽管世界各国采取各种方法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88.
张洋 《安徽农学通报》2018,24(10):11-13
该文研究了从太平洋沿岸、浙江沿海地区的天然绿藻中提取硫酸化多糖的高效方法。通过对比盐酸处理法、酶处理法、高温加热酶处理法提取硫酸鼠李糖的得率,高温加热酶处理法最为高效。其次该种硫酸化多糖对各种生物酶的活性抑制实验表明,硫酸鼠李糖对透明质酸酶和弹性蛋白酶的活性抑制能力较强,对胶原蛋白酶活性无抑制作用,对络氨酸酶活性有一定抑制作用。证明绿藻中提取的硫酸鼠李糖对于人体的保湿性能、抗黑色素生成性能以及维持肌肤弹性方面均有作用,为其今后在护肤品行业和健康保健食品方面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9.
以氧化锌纳米颗粒(ZnO NPs)和二氧化钛纳米颗粒(TiO_2 NPs)为研究对象,考察了ZnO NPs和TiO_2 NPs对两种淡水绿藻(斜生栅藻和蛋白核小球藻)的单一及联合毒性。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暴露时间下,ZnO NPs对淡水绿藻的生长抑制毒性均明显高于TiO_2 NPs,且溶解释放的Zn~(2+)在ZnO NPs对斜生栅藻毒性效应中的贡献高于其在ZnO NPs对蛋白核小球藻毒性效应中的贡献。ZnO NPs和TiO_2 NPs对斜生栅藻的联合毒性大于其对蛋白核小球藻的联合毒性,且ZnO NPs的毒性在二元混合物毒性中占主要贡献。ZnO NPs与TiO_2 NPs对斜生栅藻的联合毒性作用方式在混合暴露浓度小于1 mg·L~(-1)时表现为加和,而在混合暴露浓度大于1mg·L~(-1)时表现为拮抗;二元混合物对蛋白核小球藻在24 h的联合毒性作用方式表现为协同,而在48 h和72 h的联合毒性作用方式表现为拮抗。不同的暴露时间下独立作用模型对二元混合物毒性的预测能力均强于浓度加和模型,另外ZnO NPs和TiO_2 NPs对淡水绿藻的联合毒性机制与纳米颗粒诱导活性氧物种生成,引起藻细胞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90.
近年来,蓝绿藻暴发问题在我国水体中频频出现,各地已经出现了针对该事件的应急响应预案。澳大利亚及美国在蓝绿藻暴发事件的应急响应方面具有多年丰富的经验。以澳大利亚Coliban地区、美国弗吉尼亚州、无锡太湖、安徽巢湖的蓝绿藻暴发应急响应预案为例,分析了国内外应急响应预案的差异,并得到完善我国蓝绿藻应急响应预案的几点启示。并提出在编制蓝绿藻暴发应急响应预案时,要完善相关应急预案的内容、重视公众信息的发布、设立专项法规、加强相关科研成果在应急预案中的应用及加强应急预案的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