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88篇
  免费   183篇
  国内免费   498篇
林业   54篇
农学   1068篇
基础科学   340篇
  368篇
综合类   7863篇
农作物   1478篇
水产渔业   156篇
畜牧兽医   277篇
园艺   86篇
植物保护   1179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221篇
  2022年   231篇
  2021年   355篇
  2020年   310篇
  2019年   343篇
  2018年   190篇
  2017年   222篇
  2016年   377篇
  2015年   305篇
  2014年   572篇
  2013年   584篇
  2012年   718篇
  2011年   725篇
  2010年   699篇
  2009年   783篇
  2008年   847篇
  2007年   696篇
  2006年   553篇
  2005年   523篇
  2004年   388篇
  2003年   355篇
  2002年   312篇
  2001年   301篇
  2000年   269篇
  1999年   215篇
  1998年   196篇
  1997年   186篇
  1996年   162篇
  1995年   165篇
  1994年   152篇
  1993年   121篇
  1992年   153篇
  1991年   131篇
  1990年   115篇
  1989年   199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6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11篇
  1956年   8篇
  1955年   4篇
  1953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综述了我国水稻白叶枯病菌致病力分化及其致病基因和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查明稻白叶枯病菌致病力分化状况是进行水稻抗白叶枯病育种及其抗性品种利用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2.
稻水象甲传播途径研究(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悦  陈洪存 《植物检疫》1997,11(1):38-40
1988年6月,首次在我国河北省唐海县爆发了水稻重要害虫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oryzophilusKuschel,立即引起国务院、农业部、国家科委领导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了稻水象甲研究课题组,对稻水象甲的检疫检验技术、发生规律、防治和处理方法开展了专题研究。通过田间调查、对寄主植物及其产品的跟踪调查、室内饲养、成虫飞翔期交通工具携虫可能性等多方面的实验研究。本文分四部分重点论述稻水象甲的人为传播途径,为查明它的传播规律、行进方向和路线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3.
稻水象甲传播途径研究(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悦  高宝柱 《植物检疫》1997,11(2):103-104
稻水象甲传播途径研究(二)蔡悦1高宝柱2陈洪存2王新1宋福4刘寿山3(1农业部植物检疫实验所2河北省唐海县农林局3唐山市植保站4河北省植保总站)2稻水象甲成虫可以随稻草传播2.1田间调查开展本项调查的目的是弄清在水稻收获季节,稻田是否仍然有虫源存在?...  相似文献   
104.
稻水象甲传播途径研究(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悦  陈洪存 《植物检疫》1997,11(3):164-166
稻水象甲传播途径研究(三)蔡悦1陈洪存2王新1宋福4刘寿山3高宝柱2(1农业部植物检疫实验所2河北省唐海县农林局3唐山市植保站4河北省植保站)3成虫可以随稻谷(种)及其加工下脚料传播3.1打谷场调查田间调查表明,在水稻收获季节,田间仍然有一定数量的成...  相似文献   
105.
辽宁省稻水象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赫农  栗建富 《植物检疫》1997,11(A00):30-37
  相似文献   
106.
107.
108.
作者采用室内外结合的方法,根据台湾稻螟幼虫、蛹、卵的形态特征,制定了台湾稻螟分龄分级标准,并按所测定的相应虫态历期,采用分龄分级法进行了3年的发生期预测验证,平均准确率达96.7%,用于指导大田防治1.93万hm~2,平均防治效果达85.8%。  相似文献   
109.
试验结果表明:在17~31℃恒温范围内,稻茎毛眼水蝇的发育速率随温度上升呈逻辑斯蒂曲线趋势。幼虫、蛹存活率、成虫产卵量、种群增长指数随温度的上升呈抛物线趋势。卵孵化率在20~31℃范围内无显著差异,均在92%以上。在17℃和35℃时,孵化率下降至86.67%和76.36%。在35℃时,幼虫不能存活,成虫不产卵。  相似文献   
110.
高空捕虫网在稻白背飞虱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1996年应用高空捕虫网、灯光诱测和田间系统调查3种测报方法对北京地区稻白背飞虱监测比较表明,高空捕虫网可及时反映白背飞虱迁入动态,1995年高空网与灯光诱测在同日发现白背飞虱迁入,较田间系统调查早2d;1996年高空网较田间系统调查早3d;对迁入高峰期3种方法监测结果基本吻合。试验表明应用高空网监测北京地区稻白背飞虱迁入动态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