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3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119篇
林业   24篇
农学   48篇
基础科学   37篇
  382篇
综合类   681篇
农作物   32篇
水产渔业   87篇
畜牧兽医   66篇
园艺   54篇
植物保护   4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稻田土壤的硝化一反硝化作用可以发生在:(1)土壤表面的氧化层和土表以下的还原层;(2)水稻根际的氧化层和其外的还原层。前者已有很多研究资料,而后者则还缺乏直接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2.
一种测定土壤反硝化酶的改进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新的测定土壤反硝化酶的装置,使土壤反硝化酶(硝酸还原酶、亚硝酸还原酶)的测定更加简便、灵敏、准确。对3种不同质地的土壤从影响土壤反硝化酶活性的3种关键因素:培养时间、称样量和真空度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反硝化酶的最佳培养时间为24-27h,称样量与真空度因酶而异。  相似文献   
103.
不同水分含量对潮土和火山灰土硝化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试验室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水分含量对取自中国的潮土和日本的火山灰土硝化动态的影响。潮土在土壤硝化过程中的土壤水分含量以田间持水量的60%~90%较为适宜,低于田间持水量的60%引起土壤硝化力降低。火山灰土在土壤硝化中的土壤水分含量以田间持水量的75%~90%较为适宜,低于田间持水量的75%引起土壤硝化力降低。潮土在硝化培养中有亚硝酸盐出现,火山灰土没有亚硝酸盐被检出。土壤亚硝酸盐含量在低水分含量下峰值低,持续时间较长,在高水分含量下峰值高,持续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104.
续勇波  蔡祖聪 《土壤》2015,47(1):63-67
本文就亚热带土壤亚铁参与反硝化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厌氧还原条件下加入KNO3的处理中,Fe2+浓度随培养时间延长而下降,且Fe2+浓度的降低和NO3–-N浓度的降低呈显著正相关。预培养结束后的亚铁浓度(In-Fe2+)和厌氧培养期间Fe2+浓度降低速率与反硝化势表征指标k、b、v7,以及与无定形铁氧化物(活性铁)含量的显著正相关性初步证明,活性铁通过不同价态铁离子(Fe2+和Fe3+)之间的转化,参与了反硝化的电子传递过程。当有机碳等电子供体受限时,Fe2+可作为电子供体参与反硝化还原NO3–-N。这一结果表明,NO3–-N作为电子受体参与厌氧条件下Fe2+氧化成Fe3+的反应可能在铁氧化物含量丰富的亚热带土壤中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105.
杠柳根皮粗提液对菜青虫生物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试验研究杠柳根皮粗提液对菜青虫生物活性的影响测定结果表明,杠柳根皮乙醇提取液对菜青虫的生物活性影响高于杠柳根皮氯仿提取液和石油醚提取液,杠柳根皮乙醇提取液对菜青虫幼虫有较强的拒食作用和生长抑制作用,胃毒作用一般。用100倍液杠柳根皮乙醇提取液浸叶饲喂3龄、4龄、5龄菜青虫幼虫后24h其拒食率分别为94.9%、87.8%和92.7%,拒食后幼虫的化蛹率和蛹重均比对照显著降低。100倍液杠柳根皮乙醇提取液浸叶饲喂4龄菜青虫幼虫后24h和72h其生长抑制率分别为96.6%和82.5%。杠柳根皮乙醇提取液对菜青虫成虫产卵具有明显忌避作用,用50~100倍液杠柳根皮乙醇提取液喷雾处理油菜苗后2~4d其产卵忌避率达89.5%以上。  相似文献   
106.
研究表明 ,设施栽培土壤N2O释放通量比露地栽培土壤高 1.39倍 ;灌水处理N2O释放较未灌水处理高 1.17倍。随着氮肥的增加 ,N2O释放量急剧上升 ,其回归方程 y =256.96 +1.47x,r=0.9951** 。 2种肥料施入土壤的5d内 ,施有机肥 (酵素菌肥 )的土壤N2O的释放量高于施化肥的处理。通过检测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数量的变化发现 ,施尿素处理的硝化和反硝化细菌数量比对照低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反硝化细菌数量又有上升的趋势 ;施用有机肥 (酵素菌肥 )处理的硝化细菌数量低于施用尿素处理 ,但反硝化细菌数量则明显高于尿素处理。  相似文献   
107.
本文对加入硝化抑制剂和硫磺的尿素肥料在我国三种水稻土旱作条件下的氮肥硝化作用过程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尿素中单加硝化抑制剂对三种供试水稻土旱作条件下的氮肥硝化作用均有抑制,但抑制的强度与土壤类型有较大关系;而尿素中同时加入硝化抑制剂与硫磺在pH为5. 16的红壤和pH 6. 05黄泥土上都表现出对氮肥硝化过程的抑制作用;硫磺对pH为7. 06的乌珊土上的硝化过程无抑制作用。本试验研究可为硝化抑制剂肥料和硫包尿素肥料的设计与使用提供一定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08.
DMPP对菜地土壤氮素淋失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采用小粉土和青紫泥原状土柱种植青菜,研究了尿素添加DMPP(3.4-二甲基吡啶磷酸盐)硝化抑制剂对土壤氮素淋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0天内,与常规尿素相比,小粉土和青紫泥DMPP处理硝态氮的累积淋失量分别降低66.8%和69.4%,氨氮淋失量提高9.7%和6.7%,无机氮降低59.1%和63.0%;蔬菜收获后,土壤0~15cm层无机氮增高34.1%和28.2%,土壤中氮素纵向迁移降低。可见,DMPP抑制剂施入土壤具有显著的氨氧化抑制作用,延缓蔬菜地土壤氨氮向硝态氮的转化,减轻氮素向水体迁移的风险。使用硝化抑制剂DMPP,由于土壤对氨氮的强吸附特性.迁移总量低,不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9.
介绍了测定土壤反硝化作用的乙炔抑制 -静态土柱培养法 ,并就其应用中的一些条件进行了说明 ,内容包括土柱的取样深度、土柱取样量、土柱培养方式及基本操作程序等。最后阐述了这一方法在北京郊区土壤上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10.
【目的】中国是最大的水稻生产和消费国,氮肥是保证水稻高产的关键,水稻种植中氮素利用率偏低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包膜、添加硝化抑制剂和菌剂等为其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手段。本文以新型尿素为研究对象,进行四季水稻的连续试验,从作物生长、产量构成和氮素利用方面做出综合评价,为其在水稻种植上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2和2013年在湖北荆州(江汉平原代表站点),进行两年大田试验设置了五种氮肥处理:常规尿素(CK)、树脂包膜控释尿素(CRU)、碧晶尿素(NU)(含氯甲基吡啶)、硝化抑制剂DMPP(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有效微生物菌剂(EM),跟踪观测不同尿素对双季稻生长性状(株高、茎蘖数、穗数、叶绿素)、产量要素(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秸秆产量、籽粒产量)以及氮素利用率(吸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生理利用率)的影响,分析新型氮肥的增产效益及氮素利用率。【结果】新型氮肥能促进水稻植株的增高、叶绿素含量的提升,增加茎蘖数、成穗数和穗粒数,并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最终促进秸秆和籽粒产量的增长。CRU处理增产最为明显和稳定,早晚稻相比CK处理平均增产达18%(P0.05),而DMPP、NU和EM处理早稻增产不明显,晚稻增产14%(P0.05),晚稻增产效益优于早稻。新型氮肥能有效提高氮素吸收利用率,以CRU最高,两年平均氮素利用率为53%,NU次之(为47%),CK最低(仅为35%);随着菌剂不断施入,EM处理氮素利用率逐季增高,在2013年晚稻为55%,与CK达到极显著差异(P0.01)。新型氮肥处理的农学利用率不同程度高于CK,其中CRU处理最高,在2013年达到差异极显著(P0.01)。新型氮肥处理的生理利用率2012年均低于CK,2013年仅DMPP处理高于CK,但差异不显著。【结论】与普通尿素相比,控释尿素、稳定尿素和配施微生物菌剂均能促进植株生长、提高氮素利用率,其效果以包膜控释尿素最好也最稳定,添加硝化抑制剂的稳定肥料次之,与菌剂配施作用需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