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19篇
  免费   313篇
  国内免费   628篇
林业   641篇
农学   1030篇
基础科学   522篇
  486篇
综合类   4775篇
农作物   841篇
水产渔业   247篇
畜牧兽医   1421篇
园艺   616篇
植物保护   281篇
  2024年   88篇
  2023年   260篇
  2022年   343篇
  2021年   346篇
  2020年   264篇
  2019年   315篇
  2018年   172篇
  2017年   298篇
  2016年   329篇
  2015年   358篇
  2014年   509篇
  2013年   457篇
  2012年   552篇
  2011年   568篇
  2010年   546篇
  2009年   546篇
  2008年   621篇
  2007年   472篇
  2006年   457篇
  2005年   509篇
  2004年   328篇
  2003年   328篇
  2002年   234篇
  2001年   279篇
  2000年   178篇
  1999年   178篇
  1998年   176篇
  1997年   137篇
  1996年   132篇
  1995年   127篇
  1994年   155篇
  1993年   112篇
  1992年   101篇
  1991年   90篇
  1990年   81篇
  1989年   66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9篇
  195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91.
水肥交互作用对问作玉米、大豆产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应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通用旋转组合方法 ,试验研究不同水肥用量对大田间作玉米、大豆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三因素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依次为水 >N >P ,对大豆产量的影响依次为水 >P >N ;水、肥互作效应中水的效应大于肥 ,且肥效随灌水量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892.
本文从间混作系统的整体出发,运用生态学原理论述了间混作研究中密度、施肥量、两种作物之间的比例关系、产量的表示方法和总产的计算问题,并运用粗密度、生态密度和标准化产量概念阐明了间混作实占面积与整体面积产量以及总产的计算问题,将行比与作物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能够更加完整地反映出间混作的空间排列和群体大小。  相似文献   
893.
覆盖免耕土壤棵间蒸发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文以翻耕、铁茬等常规耕作为对照,采用Micro-1ysimeter对覆盖免耕夏玉米田的土壤棵间蒸发进行了较为系统地研究。同翻耕、铁茬等相比,免耕有效地减少土壤棵间蒸发,免耕土壤日蒸发量最低,铁茬其次,翻耕最高;从阶段土壤棵间蒸发量变化看,翻耕的蒸发量较高,前期与免耕和铁茬差异较大,后期差异减小,免耕最低;从蒸发占蒸散的比例看,翻耕蒸发比例高,免耕比例最低。免耕可以有效地减少土壤蒸发量,增加作物蒸腾耗水。  相似文献   
894.
在农田生态环境中分别测量了作物的棵间蒸发量和叶面蒸腾量,为提高水分利用率,减少非生产性水分消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95.
硼胁迫对植物的影响及硼与其它元素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刘鹏 《农业环境保护》2002,21(4):372-374
从硼的缺乏和中毒对植物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植物生理特性的影响等方面,综述了植物必需微量元素硼在胁迫条件下对植物的影响及硼在植物体中与其它元素的相互作用,为植物硼营养的研究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896.
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坡面土壤侵蚀及预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细沟间侵蚀是指坡面上细沟未形成之前或细沟形成之后细沟间的土壤侵蚀过程。细沟间侵蚀量预报是整个坡面水土流失预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土壤侵蚀为背景,以野外及室内试验资料为基础,论述了降雨动能、土壤抗剪强度、坡度、植被、表土结皮对细沟间土壤侵蚀的影响,提出了坡面一次降雨细沟间侵蚀总量的预报模型。本模型与径流及细沟侵蚀量预报模型结合,可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坡面水蚀总量预报模型。  相似文献   
897.
水肥对高产无性系油茶果实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肥料氮(N)、磷(P)、钾(K)不同施用量和灌溉水量(H2O)为试验因子,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水肥对油茶鲜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P、K和H2O的用量对油茶鲜果产量均存在显著的影响,且N与K、K与H2O对油茶鲜果产量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试验因子间的交互作用使油茶鲜果产量明显提高,达到最大值时4个因子的编码值分别为:N为1.03、P为0.62、K为1.19、H2O为0.92,即全年每株油茶施有效养分N 181.8 g、P2O5 48.6 g、K2O 287.1 g,灌水29.2 kg,相当于每hm2施用N 795 kg、P2O5 80 kg、K2O 474 kg,灌水48 m3。采用该方案,油茶鲜果产量可达到最大为5 131 kg hm2。  相似文献   
898.
种植密度氮肥互作对棉花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种植密度和氮肥投入是棉花生产中重要的管理措施,为提高棉花产量与氮素利用效率,于2013-2014年以转Bt+Cp TI品种中棉所79为材料,在河南省安阳市中棉所试验农场设置了3个种植密度(分别为3.00,5.25,7.50株/m~2),4个氮肥用量(分别为0,112.5、225.0、337.5 kg/hm~2,以N计),探讨种植密度与氮肥对棉花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的叶面积指数、生物量与氮吸收量随种植密度和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而收获指数随种植密度和氮肥用量的增加而下降,中密中氮处理(种植密度5.25株/m~2、施氮量225.0 kg/hm~2)单位面积成铃数较多,籽棉和皮棉产量、氮肥回收利用率优于其他处理,高密低氮处理(种植密度7.50株/m~2、施氮量112.5 kg/hm~2)氮肥农学利用效率、氮肥偏生产力、氮生理利用率高于其他处理,而籽棉、皮棉产量与中密中氮处理较接近,研究表明增密减氮可实现棉花的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899.
研究了稻–虾共作模式对涝渍稻田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虾共作模式的土壤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值)在0~50 cm土层均高于中稻单作模式,其中在25~50 cm土层中土壤AWCD值达到显著差异。0~25 cm土层,相对于中稻单作模式,稻–虾共作模式的土壤微生物群落Mc Intosh指数显著增加,且其微生物对胺类和酸类的利用率显著提高;而25~50 cm土层,稻–虾共作模式的土壤微生物群落Shannon指数和Mc Intosh指数均显著高于中稻单作模式,其土壤微生物对糖类、醇类和酸类的利用率较中稻单作模式显著提高;主成分分析表明对碳源利用主成分起分异作用的碳源为糖类和酸类。稻–虾共作模式的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在25~50 cm土层显著低于中稻单作模式,其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较中稻单作模式分别下降了41.8%和34.8%,0~25 cm土层不同模式的土壤养分无显著差异。由上可知稻–虾共作模式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的活性以及群落功能多样性,尤其对底层土壤的影响尤为显著,但降低了底层土壤的有机碳和全氮含量。  相似文献   
900.
[目的]寻求合理的膜间土壤盐分累积控制方法,为指导盐碱地田间调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覆秸秆,铺砂,喷施高分子化合物PAM,压实等方式对膜间裸地进行处理,对比分析各种处理措施的功效。[结果](1)各处理都能不同程度的减小膜间的水分蒸发量,起到保水作用。其中,在试验期间,覆秸秆的蒸发量为0.11cm,铺砂子蒸发量为0.34cm,喷施PAM为0.59cm,压实为1.55cm,而对照为2.32cm。(2)各处理都能提高膜间和覆膜窄行的土壤含水量。在覆膜窄行深度为10cm处,覆秸秆的土壤含水量相对降低率为47%,铺砂土的壤含水量为45%,施PAM的土壤含水量为56%,压实的土壤含水量为64%,对照为土壤含水量77%。(3)减小盐分在作物根层的积累。在覆膜窄行深度为10cm处,覆秸秆的相对脱盐率为3%,铺砂的相对脱盐率为2%,施用PAM的相对脱盐率为0%,压实的相对脱盐率为-16%,而对照的相对脱盐率为-28%。[结论]采用膜间处理能够减小水分散失和盐分在根层的积累,其中覆秸秆的功效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