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1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67篇
林业   223篇
农学   26篇
基础科学   21篇
  239篇
综合类   374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45篇
园艺   24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931.
粉煤灰改良栗钙土物理性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粉煤灰改良栗钙土物理性质进行了系列实验研究。将粉煤灰以不同比例加入该包头市准备绿化荒山的栗钙土后,对其孔隙结构、饱和含水量、持水性能及饱和导水率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粉煤灰可以在以上几方面明显地改善栗钙土的物理性质,可以作为添加剂用于种草植树。  相似文献   
932.
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张辉  李维炯  倪永珍 《土壤通报》2006,37(2):273-277
进行了化肥、传统有机肥、生物有机肥、有机无机复合肥和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的田间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⑴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可以提高冬小麦产量,比其它处理高11.73%~105.80%,差异极显著。⑵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可降低土壤pH值和土壤容重,提高土壤总孔隙度。⑶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可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与不施肥处理比较,土壤细菌增加了165.38%,真菌增加了189.47%,放线菌增加了48.72%,总量增加了104.07%,其增加量高于其它处理。土壤蔗糖酶、脲酶、磷酸酶活性也都有明显提高,促进了土壤有机质的分解转化和速效养分的释放。⑷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可不同程度地提高土壤全量养分和速效养分,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933.
施肥结构对旱地红壤有机质和物理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研究了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旱地红壤有机质和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虽然部分年份各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存在某些程度的波动,但总体上随施肥年限的延长呈增加趋势;与对照处理相比,有机肥能够显著地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本田还田是该地区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最佳方法。有机肥施用均可显著地降低红壤旱地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但不同的种类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即秸秆和本田还田的效果优于厩肥和绿肥的。与化肥处理相比,施用有机肥显著地促进了土壤中>1mm和1~0.5mm水稳性团聚体的形成,厩肥和绿肥处理中>1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也显著高于秸秆及本田还田处理的。各种有机肥之间及其与对照相比0.5~0.2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有机肥的施用不仅显著地提高了0.25~0.05mm微团聚体含量,而且显著地降低了0.05~0.002mm微团聚体含量。除本田还田处理外,其它处理的<0.002mm微团聚体含量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934.
采用野外实地观测和室内测定相结合的方法,以兰州市南北两山4种典型灌丛(红花锦鸡儿、柽柳、红砂、千头柏)0~80 cm土壤层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灌丛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规律,为该地区今后灌丛营造中树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1)红花锦鸡儿灌丛的土壤容重、持水量、孔隙度、渗透速率均好于其他灌丛类型;各灌丛的土壤pH在7.63~8.19之间;红花锦鸡儿灌丛的土壤有机质、全氮、无机氮含量均大于其他灌丛,柽柳次之;各灌丛土壤磷素和钾素变化各不相同。2)在0~80 cm土壤层,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容重逐渐增加,土壤持水量、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渗透速率、土壤有机质、全氮、无机氮、全磷、速效磷、速效钾逐渐降低;土壤pH和全钾在土壤层之间差异不显著。3)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分析发现,土壤有机质与土壤全氮、持水量、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容重呈极显著负相关;土壤容重与持水量、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呈极显著负相关。本研究结果表明红花锦鸡儿灌丛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加土壤持水量和渗透能力等方面有更好的效果。因此该区域在今后的灌丛营造中考虑以红花锦鸡儿为主,能更好地发挥其保持水土的作用。  相似文献   
935.
土壤调节剂对土壤物理性质的改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HAO Bing-Zi  XU Fu-An 《土壤圈》1995,5(4):363-370
Effects of non-ionic polyacrylamide(PAM),anionic polyacrylamide(PHP),cationic polyacrylamide(PCAM),non-ionic polyvinylalcohol(PVA),anionic hydrolyzed polyacrylonitrile(HPAN)and polyethleneoxide(PEO)on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ree different soil stpes were studied.content of water-stable aggregates larger than 0.25mm increased to varying extents for different soils and soil conditioners,Among the six kinds of condiftioners,non-ionic polyacrylamide(PAM) was the most effective for red soil while polyethyleneoxide(PEO)the least effective for Chao soil,red soil and yellow-brown soil.Water-stable aggregates with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PEO within a certain range.Only evaporation rate of Chao soil decreased after aplication of PAM and HPAN to Chao soil and red soil.  相似文献   
936.
【目的】了解覆盖对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土壤物理性质及养分含量的影响,为毛竹笋用林覆盖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湖北省咸宁市毛竹林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覆盖措施连续覆盖3 a,分析比较不同土壤层次间物理性质及养分含量的差异。【结果】覆盖可改善表层(0~10 cm)土壤的物理性质,使该层土壤容重显著降低,毛管孔隙度、毛管持水量和最大持水量等显著提高(P<0.05)。覆盖对土壤全钾、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有显著影响,覆盖能显著提高表层土壤全氮、全磷、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及较深层(10~20 cm和20~40 cm)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总体来说,随着土壤层次的加深,覆盖对土壤养分的影响程度逐渐减小。毛竹林覆盖后,不同土层间土壤物理性质及养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主要表现为随着土壤层次的加深,土壤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等显著降低,土壤容重则表现出相反的趋势;除全钾外,其他土壤养分含量均在0~10 cm层最高。【结论】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以稻草20 cm+谷壳10 cm方式覆盖对毛竹林土壤物理性质及养分含量的影响较好。  相似文献   
937.
用精制提纯的蒎烷过氧化氢(PHP)为原料,研究了PHP主要物理性质如密度、折光率及粘度与含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还研究了温度对PHP物性变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HP的密度和折光率在0~60%的宽含量范围内与以质量分数表示的PHP含量(c,%)之间存在十分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变化关系满足一级线性回归方程式:折光率n=0.0004c+1.4612、密度ρ=0.0025c+0.8507。粘度与含量之间不满足一级线性关系。温度对密度和折光率具有明显的影响,但影响系数是基本恒定的,温度影响满足一级线性回归方程:折光率n=-4.01×10-4t+n0、密度ρ=-7.25×10-4t+ρ0。这些关系经过修正以后将可以在合成PHP的实际生产过程中进行应用,也就是说,有可能通过在线测定反应液的密度或者折光率来获得体系中PHP的实时含量信息。  相似文献   
938.
毛竹物理性质对刨切表面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合理制订竹材切削工艺,提高竹材切削质量,该文经刨切实验,利用触针式表面粗糙度测量仪,测量并分析了毛竹不同切面、密度、含水率等物理性质对刨切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竹材不同切面切削质量有明显区别,纵向刨切表面质量优于横向刨切; 竹材密度及含水率对刨切表面质量影响较为明显。密度越大,刨切表面质量越高;含水率与刨切表面粗糙度呈良好的二次曲线关系。   相似文献   
939.
湿法超微粉碎对大豆膳食纤维素微粒结构及物性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研究了湿法超微粉碎对非水溶性成分质量分数分别为70%和90%的大豆膳食纤维素微粒结构和物理性质(持水力、膨胀力、黏度等)的影响。结果显示:采用胶体磨对大豆膳食纤维素进行超微粉碎可获得粒度为4~20μm的细小颗粒。物料在湿状态下呈硬脆特性,在外力作用下一般发生刚性断裂。非水溶性成分质量分数为70%的大豆膳食纤维素的持水力在磨齿间隙大于15μm时随纤维素粒度减小逐渐上升,而在磨齿间隙为15~5μm时随纤维素粒度减小呈下降趋势,但膨胀力和黏度则随纤维素粒度减小显著增大;非水溶性成分质量分数为90%的大豆膳食纤维素粒度减小后持水力和黏度都降低,但膨胀力增加。超微粉碎使二者的结构都发生整体性破坏,但聚合物的结晶状态未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940.
秦娟 《北京农业》2005,(7):37-37
在生产中,为了使肥料更好地发挥作用,并节约施肥劳力,常将各种肥料混合施用.但并不是所有的肥料都可任意混合施用,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考虑肥料能否混合时,一般应注意以下3点:①肥料混合后,不能使其中任何一种养分的有效性降低或引起养分的损失;②肥料混合后,能使肥料的物理性质得到改善,至少不会产生不良的物理性状,便于贮藏和施用;③混合后肥料中的养分和比例要适合作物营养的需要.根据肥料混合适当与否,一般可分为3种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