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2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20篇
林业   212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598篇
  130篇
综合类   472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17篇
畜牧兽医   112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1.
62.
前置多元催化技术是作用于发动机进气燃烧系统,对燃烧室的燃烧过程起催化燃烧作用的一个前沿技术。以空气为载体,用一个简单可靠的系统模式,把前置多元催化器内的催化元素有效地输送到发动机的燃烧室,并形成一个理想的催化燃烧环境,拓宽了燃烧极限,促进了燃烧过程,特别是促进了靠近燃烧室周边和缝隙区的混合气体的燃烧过程,提高了燃料的利用率,从而达到改善提升发动机性能(节能、减排、提升动力)的目的。是催化燃烧技术在汽车上的又一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63.
二冲程发动机的燃料和润滑油同时燃烧是造成燃烧室堆积现象严重的主要原因,其中润滑油中的不同成分对燃烧室堆积物的影响程度不同,本文依据静态模拟实验,重点研究润滑油中的各成份对燃烧室堆积物生成的影响,从而给改善燃烧堆积物的堆积状况带来可靠的理论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64.
65.
氢气的爆炸极限为4.0%~75.6%,下限很低,范围宽,遇火极易爆炸。氢气对空气的相对密度很小,为0.07;扩散系数很大,为0.634cm2/s。一旦大量泄漏,便可逸散在空中迅速大范围扩散,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且遇火爆炸燃烧后的火焰容易顺风迅速蔓延。1致使氢气燃烧和爆炸的因素1.1直接火源包括可燃物燃烧的明火和电源线虚接的电打火等。  相似文献   
66.
关于燃烧的条件,教材中在探究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时,所做实验如下:  相似文献   
67.
秸秆燃料价值综合利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及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未充分开发和推广,农民大量焚烧秸秆。对秸秆燃料价值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以期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8.
发动机活塞烧顶大多发生在活塞顶部和第一、二道活塞环槽处,损坏形式主要有顶面熔洞、穿孔、麻坑和顶部周围处键槽Υ缺口、塌陷。活塞烧顶将导致高温燃气窜入曲轴箱,加速润滑油的氧化变质;汽缸密封性变差,压缩比下降,燃油燃烧过程恶化,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下降;严重时活塞开裂破碎,损坏缸套、连杆、曲轴和机体等零部件。  相似文献   
69.
柴油机正常运转时,从排气管排出的废气烟色应该是一种无色或浅灰色的气体。但是,由于机器的磨损、调整不当、工作环境的影响、喷油量和供油时间不合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柴油机会出现排气冒黑烟、冒白烟或冒蓝烟的现象。柴油机排气烟色直接表明柴油燃烧的质量,反映出了柴油机在使用过程中各有关系统、机构及其零部件的技术状态的变化。弄清楚柴油机排气烟色与故障的关系,可以及时发现柴油机的故障并予以排除。  相似文献   
70.
本文通过目前国内外几种低氮分级燃烧系统的介绍,分析比较了ROFA与OFA、SOFA在取风方式,喷口安装高度,抽取风量及喷射速度的区别及造成对锅炉稳定燃烧、氮氧化物排放、SNCR、SCR等的影响。分析比较得出,ROFA技术在煤粉锅炉低氮分级燃烧系统中的引入,不仅对锅炉的稳定燃烧,消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安全隐患大有好处,而且还是只需通过物理手段就能够控制炉内氮氧化物初始浓度排放的解决方案,为国内外燃烧工程公司、研究院所、工程公司、锅炉制造厂商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