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65篇
  免费   931篇
  国内免费   1669篇
林业   1198篇
农学   2684篇
基础科学   319篇
  1623篇
综合类   10252篇
农作物   1694篇
水产渔业   416篇
畜牧兽医   1827篇
园艺   1697篇
植物保护   755篇
  2024年   349篇
  2023年   1067篇
  2022年   1042篇
  2021年   1200篇
  2020年   1068篇
  2019年   1227篇
  2018年   630篇
  2017年   996篇
  2016年   1067篇
  2015年   990篇
  2014年   1127篇
  2013年   1087篇
  2012年   1342篇
  2011年   1236篇
  2010年   1286篇
  2009年   1171篇
  2008年   1130篇
  2007年   835篇
  2006年   677篇
  2005年   504篇
  2004年   384篇
  2003年   303篇
  2002年   248篇
  2001年   259篇
  2000年   194篇
  1999年   162篇
  1998年   163篇
  1997年   122篇
  1996年   114篇
  1995年   127篇
  1994年   101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8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刘晨旭  刘彧  刘杰  高越瑶  周蕴薇 《草业科学》2018,35(6):1400-1408
CBF是一类植物特异性、具有多种功能的转录因子。本研究将从甘菊(Chrysanthemum lavandulifolium)中分离的ClCBF1基因构建到植物表达载体pBI121上,并采用农杆菌介导的花序浸染法对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进行遗传转化,共获得4个转基因株系经过抗性筛选和RT-PCR验证,对其中表达量较高的3个转基因株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150mmol·L~(-1)甘露醇培养基中转基因拟南芥的种子萌发率和根长平均为野生型的2.0倍和1.2倍,在150mmol·L~(-1) NaCl培养基中转基因拟南芥种子萌发率和根长平均为野生型的1.1倍和1.4倍;在干旱和盐胁迫条件下,转基因拟南芥幼苗的成活率高于野生型,并且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P0.05),丙二醛(MDA)含量及相对电导率显著低于野生型植株(P0.05)。说明ClCBF1基因在拟南芥受到干旱和盐胁迫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2.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幼苗在不同盐浓度胁迫下生物量、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对硅的响应。结果显示,随盐浓度增加高羊茅生物量逐渐降低,而盐浓度小于50 mmol·L~(-1)或大于250mmol·L~(-1)时,硅对高羊茅生物量没有明显影响,盐浓度介于50到250mmol·L~(-1),硅显著提高了高羊茅生物量(P0.05)。随着盐浓度增加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上升趋势,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添加硅虽然提高了POD、SOD和CAT活性,但不同酶显著增加时盐浓度存在一定的差异。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丙二醛含量呈上升趋势,盐浓度为200和250mmol·L~(-1)时,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达到峰值,添加硅均降低了高羊茅体内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含量。上述结果表明,硅对高羊茅适应盐胁迫能力的影响在盐浓度间存在分异,过低或过高盐浓度时,硅对高羊茅适应性没有显著影响,中盐浓度时,硅能通过增强高羊茅体内的抗氧化酶活性、改善渗透调节过程和降低膜质氧化来增强其对盐胁迫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83.
利用聚乙二醇(PEG)试剂室内模拟不同干旱(0、-0.10、-0.20、-0.40、-0.80、-1.60 MPa)和温度(10、15、20、25、30℃)环境条件,对西藏班戈县野生型赖草(Leymus secalinus)种子萌发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赖草种子在恒温10~30℃和变温10~30℃均能萌发.恒温25℃处理下,种子萌发达到了最佳响应;恒温15℃和变温20/30℃处理对赖草种子发芽率具有显著影响(P0.05),而恒温10和30℃对赖草种子发芽率具有极显著影响(P0.05);随着PEG渗透势的增加,赖草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胚芽长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现象,而胚根则表现为先升后降的变化现象。25℃和蒸馏水处理下,野生赖草种子萌发效果最佳;而在25℃和-0.10~0 MPa渗透势处理下,赖草种子胚根优于胚芽生长。  相似文献   
84.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常年降水较多,易形成农田渍害。为探究渍害胁迫对甜高粱(Sorghum dochna)产量性状和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设计了平作和垄作两个处理,在甜高粱三叶期对其进行渍水处理,测定并比较各处理的抗氧化酶系统活性和产量性状。结果表明,苗期遭受渍害胁迫,垄作处理下甜高粱的茎粗、单株干重、叶数、叶面积指数均显著高于平作(P0.05)。株高和茎叶比在两个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与平作处理相比,渍害胁迫下甜高粱叶片的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更强。研究表明,垄作耕作方式能够提高甜高粱耐受渍害胁迫的能力,获得更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85.
燕麦萌发耐盐性及指标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燕麦(Avena spp.)种子的耐盐萌发特性和盐胁迫下品种间的耐盐差异,本研究以国内推广面积较大的8个皮燕麦(Avena sativa)和2个裸燕麦(A.nuda)品种种子为研究对象,对不同NaCl浓度胁迫条件下种子的萌发指标进行测定并分析。结果表明,燕麦品种间耐盐胁迫差异显著(P0.05),皮燕麦耐盐性高于裸燕麦,皮燕麦以青海444和贝勒耐盐性最高,裸燕麦花早2号优于坝莜1号。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主成分1主要包括平均萌发时间、萌发指数、活力指数、根长和苗高,代表萌发速率综合指标(59.96%),主成分2主要包括发芽率和萌发整齐性指数,代表比率综合指标(18.27%),二者共同可解释盐胁下6个萌发指标的78.20%方差变异。因此,评价盐胁迫下燕麦萌发特征时,首选萌发速率综合指标。在高盐地区燕麦种植时,首选为皮燕麦种子,其次选择耐盐性强的裸燕麦品种。  相似文献   
86.
以相同基因型的蛇莓(Duchesnea indica)无性系为材料,选取长势均一的相连分株,以断开状态下分株为对照,对相连分株的姊株进行不同浓度(0、100、200、300mmol·L-1)NaCl的处理,在胁迫第14天时,测定异质盐胁迫下相连两分株的生物量、相对含水量、细胞膜透性和过氧化氢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在连接与断开状态下,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与胁迫时间的延长,受胁迫蛇莓姊株生长均受到抑制,相对含水量逐渐下降,细胞膜透性增大,过氧化氢含量上升。但整体上,匍匐茎相连的姊株比断开的姊株受到胁迫程度较轻。在姊株受胁迫的相连分株中,未受到NaCl处理的妹株与对照相比,其生物量、相对含水量与细胞膜透性并未受到显著影响;而妹株叶片中过氧化氢含量随姊株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87.
88.
姜瑛  周萌  吴越  苗玉红  汪强  韩燕来 《草业科学》2018,(12):2903-2914
在水培条件下,以加拿大引进燕麦(Avena sativa)品种加1(Tybor naked oat)、加8(Marion oat 2002)、加9(Nova oat 2003)和白燕6号为试验材料,从盐害外观症状、生理指标及离子吸收方面综合评价不同基因型燕麦对盐胁迫浓度和胁迫时间的生理适应性。结果表明,各燕麦品种不同盐浓度处理间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Na+、K+吸收及K+/Na+达到差异显著水平(P<0.05)。随着胁迫浓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4个品种盐害症状逐渐明显且有逐渐加重的趋势,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丙二醛含量不断增加,Na+含量增加而K+含量降低,整体K+/Na+呈现降低的趋势。加8的盐害指数最低、叶绿素含量降低较少、丙二醛积累相对较低,脯氨酸累积能力强且具有较高的K+/Na+,耐盐能力综合评价值最高;白燕6号在中高盐胁迫下盐害指数稍高于前者、叶绿素含量降低较少、丙二醛积累相对较低,在中高盐浓度下脯氨酸积累能力强,但K+/Na+较低,耐中高盐胁迫下能力次之;加1和加9在中高盐胁迫下盐害指数较高、叶绿素含量降低显著、丙二醛积累较高,脯氨酸积累能力相对弱,且降低较早,同时K+/Na+较低,对盐胁迫相对较敏感。研究表明,加8耐盐性高于其他品种的主要原因在于盐胁迫下有着较强的持K+能力,能够保持较高的K+/Na+,而白燕6号耐盐性强可能与其在Na+区隔化或脯氨酸渗透调节能力具有一定的优势有关。  相似文献   
89.
【目的】通过对水稻幼苗期耐碱性筛选,为水稻苗期耐盐碱筛选和耐盐碱育种工作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浓度为40 mmol/L Na2CO3+Na HCO3对121份水稻材料进行幼苗期耐碱能力的筛选。【结果】结果表明,水稻幼苗期相对抑制率根长根数芽长的趋势,但根长相对抑制率的绝对数值差异小于芽长与根数;强耐碱类型的79份材料中芽长有28份,根长有12份,根数有41份材料优于长白9号;其中13G028幼苗期耐碱能力最强,13G145次之,其次为13G031,其根长、根数、芽长相对抑制率均小于长白9号。【结论】自育品系13G028、13G031和13G145可作为耐碱亲本材料应用。  相似文献   
90.
为了检测漳州水仙花对铝胁迫环境的响应,采取水培漳州水仙花,设置了五个铝(Al)胁迫处理区(0 mg/L,25 mg/L,50 mg/L,100 mg/L,200 mg/L),分别于栽培后5天、10天、15天、30天采集植株,检测其根长、根数、株高、根干重、鳞茎干重和叶片干重。结果表明:Al胁迫处理严重抑制了漳州水仙花根的伸长和叶片的生长,由于养分的向上运输受阻,促使鳞茎膨大。试验说明了漳州水仙花至少不宜在Al3+浓度超过25 mg/L的环境中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